近年來大樓建案成交行情大漲,不管過去再怎麼滯銷的物件類型近年來都能以高價完銷,已知大樓建案的公設比越高是越有利於建商的獲利,但據小弟的觀察,近年來多數建商新推出多數大樓建案的公設比都還是在36%以下,為何建商們不聯合起來一起將新推出大樓建案的公設比提高至36%以上呢?歡迎討論
目前不少新推出公寓大廈建案的公設比雖然只有微幅上揚1%~3%左右,但是總戶數梯戶比卻是明顯上升的~不少人在買房時雖然會詢問銷售人員社區的梯戶比,但不少銷售人員回答的是「單層樓梯戶比」而非「總戶數梯戶比」。公寓大廈建案的總戶數梯戶比越高對推案的建設公司是越有利,因為幾乎每部電梯的售價都是百萬起跳,建案電梯數量越多建設公司花的成本也越多。「總戶數梯戶比」是3D立體的概念,而「單層樓梯戶比」是2D平面的概念。假設:甲乙兩棟大樓每層樓都是一戶配置一部電梯。甲棟大樓有100層樓單層樓梯戶比是1:1總戶數梯戶比是1:100乙棟大樓有10層樓單層樓梯戶比是1:1總戶數梯戶比是1:10
想當個好爸爸 wrote:蓋房子的公設不是你想調就調的 容積率 建蔽率 政府獎勵容積 及有無退縮道路的距離 都有法定及規範來做。 由於目前在我國的法律中是沒有「公設比」一詞、更沒有規範新建案的公設比要在XX%以下或以上的,所以建商可以合法地將新建案的公設比設定的很高。在此個人建議大家如果不喜歡高公設比的新建案就不要勉強自己買,而建商新推的預售建案如果是滯銷的話建商自然而然地就會變更建案的公設比和其他設計、或是降價求售。
可能就是不好賣吧誰會聯合一起賣不好賣的產品都嘛是一家先做 其他家後面慢慢跟上我覺得公設越高 建商的地也要買更大 這樣不見得在單價上會比較好賺再者公設比那麼高的大樓 和周邊公設比低的公寓總售價和選擇 也會反映在銷售上面越慢售出 資金就越卡 畢竟公設也是常被比較的重點猜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