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房」恐成不定時炸彈?他直言「5隱憂」:花錢買爛體驗
隨著時代改變,大樓逐漸成為近幾年的住宅趨勢,主因是大樓有具規模的管理制度,不僅可以有效維護社區品質,還能代收包裹,便捷的生活方式成為年輕人的最愛。不過你知道嗎?社區管理費的多寡也是選擇社區標準的一環。管理費越多不代表制度越好,若無法達其功效,反而是付了冤枉錢;反之,低管理費的社區背後,也可能發生省小錢賠大錢的恐怖日常。
日前財富方舟(RICHARK)創辦人吳建賢在臉書粉專「Cosmo房產教練 」中分享,他表示「低管理費社區」的八卦時有所聞,社區設備不是壞了沒人修,就是拖到大家集資,而背後真相往往就是物業公司人手不足、維修基金太空等因素。因此Cosmo房產教練提出「低管理費社區」暗藏的五大隱憂。
一、設備老化無人管..........................................................
完整內文點我:
「這類房」恐成不定時炸彈?他直言「5隱憂」:花錢買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