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漫長的施工,終於,我們的家趕在2011年初大工告成!
現在每次看著屋裡每一個角落,腦海中就會開始放映我們從第一眼見到它、四處奔走尋找建材到完工的一幕幕景象,內心真是充滿感動!
一直嚷著要鄉村風,但完成之後卻覺得似乎還有一些沒到位的地方,大概就是鄉村風很重要的家飾品吧,不過我一直認為適合的家飾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待日後有緣見到再行補充囉!
開始說故事囉,這是一間屋齡十八年的電梯大樓,老公第一眼見到它時因為是燈光昏暗的晚上八點鐘,覺得它又老又醜,嫌棄到不行。
後來,經過二三個月尋覓不著適合的房子及爸爸的強力推薦下,我們又再度看屋,這次,就結下了我們與它的不解之緣。
改造前的客廳---
雖然屋齡已有十八年,但是由於是當時造價不斐的社區電梯大樓,所以屋況還不算糟,建材、地板也還不錯,就是欠打掃。
主臥的衛浴很大間,比公用衛浴還大。
電梯大樓的缺點就是天花板不夠高、樑柱很多,像是公用衛浴裡也有很大的柱子佔掉空間。
髒兮兮的廚房~
進門就看到的餐廳區。
這兩個門的位置真不好,一開門就把空間變小了,所以拆掉重練,但是廚房的門片還不錯,所以保留下來噴漆成白色繼續用。
長輩房的格局是四間房間中最讓我們傷腦筋的一間,因為類似十字型的地形好像怎麼擺都不對,到處都有樑。
看來適合擺床的地方不是在樑下就是窗戶下,所以最後把冷氣孔封掉,改裝分離式冷氣,原本的這片牆就可以好好利用來做衣櫥。
主臥---一整面的窗戶
小孩房---
客房---
因為想要有新家的感覺,所以這次裝修工程除了房子原有的格局沒變之外,其他的通通都砍掉重練。
而且因為預算的關係,我們沒有請設計師,全部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好之後找工班統包施工的。
餐廳和連接外面陽台的門也拆了--
經過四個月的漫長等待,我把我們家定義為輕鄉村風。
有一盞百看不厭的水晶吊燈和文化石牆。
原本不怎麼看重的餐廳區改造過後卻是令我很滿意的區域,現在很想帶著筆電、泡杯咖啡坐在這裡上網---
忍不住想幫它多拍幾張。
從廚房看出來的樣子---
在這裡用餐有在外面餐廳吃飯的fu~
上下櫃是木工作的櫃子,全部都是噴漆,完工之後櫃子的枱面加上強化玻璃,讓櫃子使用起來檯面比較不會被破壞,質感也更提升。
櫃子的把手是我們自己去找來的,剛好跟餐桌的顏色是一致的。
髒兮兮的廚房改頭換面了,為了好清理,沒有堅持使用鄉村風一貫的復古磚和花紋廚具面板,使用最保險的白色廚具。
接下來到客廳---
客廳的電視牆為了增加收納也是一整面的木作櫃子然後再貼上文化石跟餐廳彼此呼應,讓兩個空間看起來有連貫性。
目前電視櫃上還很空,靜待看到滿意的家飾品來補充,但是這種新家才有的清爽感也挺不賴的。
差一點退掉的花花布沙發,沒想到就定位後比想像中還好看,而且深得每位來訪賓客的喜愛,詢問度很高。
本來不喜歡看電視的我現在覺得待在這裡看電視真是一種享受呀!
要進房囉~
最先看到的是改造後的公用衛浴,舊門已噴漆改成白色。
原本樑柱間的空間設計成大浴櫃,增加收納空間也讓空間看起來更整體。
好寬敞的洗手枱面,和TOTO這組洗臉盆很搭。
浴櫃的把手也是我們自己去買來的衣服和褲子。
主臥浴室被我們改造成綠色,同樣有個大浴櫃可以儲物。
這間的洗臉盆選的是TOTO的圓型款。
一太e衛浴的淋浴拉門目前使用很滿意,完全透明的三層式推門,收起來很輕巧。
全面展開時兼顧了美觀與實用。
接下來是我們的房間區。
鵝黃色的小孩房,很溫馨的感覺,連我都很喜歡待在這裡。
買了ikea的書架給兒子放書和玩具,雖然買時也有點擔心ikea的品質,但是事實上這間房間在規劃上也配合兒子的年齡,目前是遊戲室,等過幾年兒子長大、東西也壞了後就可以全部換新重新擺設,這樣想後也就不擔心書櫃能用多久了。
四歲多的兒子也很滿意他的房間喔!
綠色的客房,搭配色彩繽紛的羅馬簾。
IKEA的這張坐臥兩用沙發床功能性很棒,平常是單人床,客人來時可以展開變成180*180公分的雙人床,床下還有三個大抽屜可以儲物,空間充份利用。
長輩房是淺藍色的,很幸運的找到尺寸超麻吉的床頭箱,避開了樑柱,也增加了收納空間。
木工做了一整面的衣櫥,噴漆成白色後順眼多了。
我們家的窗簾色彩都很繽紛。
最後是紫色的主臥。
衣櫥同樣是木作,我們家的傢俱都是白色的。
當初設定的鄉村風,在裝修完成後似乎好像不那麼完全,所以就定位成「輕鄉村風」吧!
回想這幾個月裝修的過程,真是很辛苦的煎熬,因為沒有設計師可以事先畫出3D圖讓我們參考,所有的一切從建材挑選到顏色配色都只能靠我們自己想像,很多東西都是做出來之後才發現跟我們原本的想像有差距,只能接受或改進,所以仍有些地方不是那麼滿意,不過這真是目前這輩子中花最多錢買經驗的一次,往積極面想,如果以後還有機會換房,我們一定就會做得更好的,況且,這房子目前的成果也不差呀,所以,還是要開開心心的住新家囉!
本文同步發表於:http://cij0614.pixnet.net/blog/post/2639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