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忽然反思了幾個問題:
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屋子不像台灣的家那麼需要一堆收納呢?
裝修時收納越多越好?
為什麼要花很多錢做裝修?
我們有沒有可能改變既有觀念和做法呢?

(上圖是在荷蘭旅行途中看到的小屋子)
目前還跟爸媽住一起的關係,沒有自己的使用空間在隱私方面實在感到有點困擾,
索性動起了家中倉庫的主意XD

我需要一個機能完整的廚房與餐廳、客廳、兩人用的書桌、兩人用的衣櫃鞋櫃、衛浴、雙人床、打電動的獨立空間、貯藏室,另外還養了兩隻貓,但只有4.5坪又要省錢能怎麼做?本來以為4.5坪放下一張床就差不多了,但與設計師討論後發現可以實現我的願望!
以下是施工紀錄,因為實在太忙,所以拍的不多有疑問的大家可以私我

隔間隔好後配水配電,再讓鐵工把訂製好的夾層鐵架安裝上去

同時間廁所的磚和防水也做好了

接下來是木工,醜醜的鐵皮一定要用木頭封起來,如果是新成屋的話就不用花這筆錢了
大家一定想說鐵皮有夠熱的怎麼有辦法住人,只能說還好當時有屋頂是白鐵的不怕生鏽,我在頂部黏了厚厚的人造草皮,可以阻擋下雨的聲音,內部再加上隔熱棉,同時可以阻擋聲音又可以隔熱。

廚房要有隱藏垃圾桶免的哪天貓咪把垃圾全部抓出來,電視櫃和鞋櫃也融合在這組廚具中。

夾層有三個空間,貯藏室、電玩室、床鋪

安裝扶手

油漆快完工了!!

大膽的使用紅色的門

省錢的好方法就是使用現成傢俱而且活動性高,IKEA的傢俱壞了也不心痛
這樣的風格好處是到哪旅遊買的紀念品都可以跟室內空間搭配的上,假日也不無聊了,做點手作居家佈置也可以開心過一天

直接使用花俏的顏色,可以讓生活空間更繽紛有活力
接下來是經過幾個月佈置美好的家




有時候覺得台灣的家總是一成不變,櫃子釘了滿滿不如來個貯藏室,
花了一筆錢做整系列的設計,但過了二十年發現裝修已經看膩或者不流行了,
這時候房子也開始老化,又該重新處理管線、重新裝修。
或是中途生活有了變動想要搬家卻發現之前花了大筆錢裝修,櫃子全部都是釘死的無法帶走。


北歐地區的居家佈置上也成為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每個人的家就像是ikea的櫥窗展示間,
當地人似乎對於自己家都有足夠的自信可以對外展示。
在台灣的我們,是不是可以慢慢從小地方開始,改變一下自己的家,讓居家空間更有一些屬於自己的風格呢?
當然還是要謝謝我的設計師花時間跟我討論協助我完成這麼棒的家,
這麼小的屋子價錢低又不好做真是難為設計師和工班師傅了
也謝謝大家花時間讓我分享我的4.5坪小屋子,雖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
但希望這個房子能像植物一樣,經過時間的變化,更有自己的風格,真正的呈現我心目中對於家的想像
再次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