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可否針對有歷史意義的老房子進行維護呢?

看到這樣
實在心寒加惋惜
把老古蹟弄得四不像
實在醜陋無比




大家還看過哪些古蹟被如此摧殘破壞的呢? :'-(



歷史建築是可以申請的,只是要物主願意去申請。
只要物主不願意,就沒啥方法可以保存,畢竟,還沒到古蹟的等級
同意樓主,台灣真的需要把有歷史的建築維護修補,還給建築原本的美! 民眾也能沐浴在這樣的文化歷史氣氛中,更了解這塊土地。

這些富含歷史的老建築遠比新建豪華的大樓有味道多了,更能呈現這塊土地的文化!

有時看到歐美的街道,他們會保留建築物歷史外觀來留下文化變遷的痕跡。反觀台灣,真覺得惋惜與感嘆!

i'm the one wrote:
看到這樣實在心寒加...(恕刪)


私人產業

國外的做法是外觀完全不可以動,但是內部可以隨意裝潢
滿街的違建,鐵窗,鐵皮屋...
一間整理維護好的老屋夾在其中,也是突兀...

台灣的市容,早就沒救了
如果已經申報為具有紀念性之建築物為古蹟、歷史建築者,地方自治法規會規定應照原有形貌保存,所有權受限,如果有修護必要,其修護之工程計畫,應先報經文化資產主管機關許可。
這建立在民眾自發性對於歷史與文化的認同,這需要教育涵養。
歷史建築的範圍很廣,不能盲目崇拜某一時期的建築特色,無論閩式三合院、政府遷台早期的洋房,只要具有指標性的歷史意義,都應該保存。
可惜的是,基本上歷史建築上搭建違章鐵皮,就已經破壞殆盡了。
從高空觀察這塊土地,滿目瘡痍的山林,充滿鐵皮違建的都市,我們身處其中,卻沒有一絲慚愧。
1949之後就巴不得把整個日治巴洛克風格全面剷除,換成毫無藝術素養的民國風,怎麼可以還會去維護

就拿台北北門、撫台洋樓旁的老房子來說,根本就是個整個被糟蹋了

台灣人的自私及美學素飬
都有粉大改進空間

多的是出門看這醜那醜,別人都沒好好維護
回家自己鐵窗加外推,五色鐵皮屋拼命往上蓋

誰家照顧的漂亮,老房子再有味道
也被淹在奇型怪狀違建中了


i'm the one wrote:
看到這樣實在心寒加...(恕刪)


台灣是個超美的國家!這叫混搭!fusion!



非工程相關從業人員,只是對室內裝潢設計工程有濃厚興趣,以自家自行統包整修的經驗來分享自己所知道的!
真正醜陋的是人的心態。
建築物並沒有意識型態,人才會有意識型態。
建築風格潮流全世界都一樣,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在戰後已經是主流的風格。
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單純想要建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處所,
業主找留美的建築師來設計,您覺得這些建築師會違反潮流,繁文縟節、雕樑畫棟?
現在仔細尋找49年以後的洋房,韻味十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