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話叫做”危機就是轉機”,我想我做了完美的演示。
跟老婆(當時還是女友)交往時,我們是遠距離戀愛,我在台中她在台北,長跑多年後有結婚的打算,剛好那時候公司在台北有職務上的缺,也就順勢的調回台北工作。
要結婚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不外乎”以後要住哪裡?”。原先跟老婆都傾向在家裡附近租房,畢竟我們都很清楚我的原生家庭環境,住在一起肯定鬧革命的。
老人家有時候很固執,講好聽一點是念舊、難聽一點就是有囤物癖,妹妹當時在美國工作也管不到。每次整理好沒多久又恢復原狀,到最後乾脆不管了,老人家好就好。東西雖人多但沒什麼安全上的問題。
原本的狀況

好了,廢話很多要切入何謂”危機就是轉機”,當我回家跟媽媽商量著結婚要搬出去住的事情時,媽媽感性的情緒通通冒出來,說了一句”栽培加大漢,要對郎造阿拉,系咩安抓拉”,後面幾次的商量都是不歡而散。為了不繼續破壞感情,跟媽提出了”不然把家裡重新裝潢,再訂一個生活公約”,大家各退讓一步,不要一直陷在這僵局裡。
就這樣開始了裝潢之路。
將近40年的殘破老屋需要找一位負責、可信任的設計師來處理,家裡附近有幾間系統櫃公司,有免費丈量、出圖、討論,有的還有出3 D圖,但都match不到我們喜歡的樣子。應該說都是一塊一塊的設計,沒有融合一體的感覺。
最後想起某位高中同學好像在室內設計界發展,雖然連他們公司的名稱都不知道,但高中時期是滿好的朋友,畢業後就各自發展了,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時期沒有UPDATE。翻找了一下通訊錄,打了這麼一通電話,”哈囉~我是你高中同學阿暉,阿你還記得我嗎?” 真是尷尬爆棚!!他大概以為我要問他”你知道安麗嗎?”
經過一翻寒暄,確定不是知道安麗嗎?或免費的金山旅遊後,就相約到我家來評估看看。
我們的需求很簡單,就是將房子有問題的地方重新整理(漏水、壁癌、管線老舊),看起來溫暖、舒服、明亮,需要好整理,還要有收納跟一些放紀念品的櫃子。房間部份,主臥(新婚房)、媽媽房、妹妹房。
平面圖

紅色框框處是有調整的地方,我們家有28坪位在一樓,後面兩間房將陽台變成室內讓採光比較好。主臥室的廁所跟廚房部分都由推門改左右滑動的。原本的廚房太小,吃一點後陽台的空間。
四個月的重整,終於完成了。而且是我們心裡所想的那個樣子。

一進來是整排的白色鞋櫃跟收納櫃,中間是黑色玻璃的展示櫃,下面還有一排收納櫃。電視櫃也是整排的櫃子。天花板是原本的樣子再重新油漆而已,照明上沒有裝主燈,改用間接光跟崁燈讓光線、氣氛更柔和。

陽台換成大面落地窗跟透明採光罩後,採光變的很好。沙發後面是文化石牆,不喜歡文化石不均勻的顏色,所以設計師是貼白色的文化石再重新噴漆,均勻上色。一邊是對齊牆面,另外一邊是不規則的排列方式,不會太死板。
⇂⇂⇂重現原本的陽台




餐廳上面用木頭做裝飾,把吊隱式冷氣的機體隱藏在裡面。

還沒完成的時候一直很擔心下降的天花板會有壓迫感,但完成後木頭的質感是很溫馨的。
後面的櫃子是擺放紀念品的地方。

廚房跟餐廳中間有一到拉門,可以阻斷油煙的飄散。廚房後面有規劃跟餐廳一樣的矮櫃及收納櫃。

主臥室多做了一個臥榻,下面可以收大件的東西,旁邊櫃子的下方做一個摺疊T字桌,可以很free的使用。可以享用下午茶、閱讀、用電腦,累了轉頭就能看到樹,滿放鬆的、很喜歡這個地方的。

床頭的上半部跟下半部都是滿滿的收納櫃,中間的平台可以放手機、乳液..等的小東西。之前覺得很酷現在覺得很尷尬的就是那玻璃的廁所。那時候還沒結婚,想說這樣有點像摩鐵的感覺,能增加夫妻之間的情趣,並且可以使空間看起來大一點,但是全透明的並且向著床,確實有點尷尬,所以後來有再找廠商貼玻璃紙解決這個處境。

在裝潢的時候妹妹還在美國,所以溝通上都是用電話或視訊。妹妹有很多的書籍(根本學霸),所以需要一座大書櫃,下面是抽屜,收納她的私人物品。床旁邊以那根柱子當支撐點,做一個檯面,可以很彈性的運用(化妝、看書、工作…),旁邊往外推出一個小空間,讓光線能照進來。地板是兩種不同顏色的木地板拼出來的。妹妹回來之後贊不絕口!


媽媽房的規劃上就比較簡單,訂製床架跟收納櫃還有衣櫃。
總結一下,原本的家存在著各種問題,像是漏水、壁癌、鋁窗滲水、電線老舊、陰暗無採光、收納不足…等,若真的搬進來我的婚姻前途…堪慮,在動之以情、苦口婆心的勸說後終於說服媽媽把舊家重新裝潢一番。裝潢好後,整個家看不出原來的破舊感。當初的反對黨最後成為最開心的號召黨,一直號召親朋好友來家裡參觀。最後謝謝我的同學兼設計師,讓我有這麼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