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市場上會有半皮的沙發呢?
主要就是提供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也能買上一組沙發。
相對的,除了從面料節省之外,其他沙發裡的內材,當然是能省則省,畢竟鎖定的就是低價位的市場;如果內材都用的很好,僅僅從沙發面料節省,其實價位也大概跟全皮沙發,差不了多少了。
半皮沙發既然鎖定的是低價市場,所以也就演變成,能cost down的就盡量down:泡綿密度差一點、用二層皮當沙發面皮、使用廉價、品質較差的木材當內架,總之,你剛買回去時,不會馬上壞掉就好。
所以,消費者心裡要有個底,買市面上的半皮沙發,使用壽命大都不如您的預期。
但其實,還是有消費者是希望內材用料是好的,僅節省面料而已,但市場上,可以說是沒有這樣的產品...。
購買半皮沙發應有的認知
半皮沙發,僅上圖紅點處使用頭層皮(或許是二層皮),其他部位則使用塑膠皮;也或者是頭層皮+二層皮(台灣的市場似乎沒有這樣的配法,至今我是沒有看過,但頭層配二層的沙發,如果奸商一點,也可以說成全牛皮賣你...,反正,消費者也看不出來...)。
除了對配法有認知之外,另外一個就是顏色。
牛皮所使用的塗料,與塑膠皮所使用的塗料,是大不相同的。所以牛皮與塑膠皮,會有色差。
尤其是淺色的牛皮搭配塑膠皮,像是米白色、淺黃色等淺色系,色差有時候更明顯,像上圖的淺黃,雖看起來色系一樣,但相較之下,牛皮就是帶紅光,而塑膠皮帶綠光。(以前我在大陸,去南通的PVC廠對色,可以對色對一整個下午,都沒有結論出來...),即使使用對色燈箱(一般有D65人工日光、TL84歐洲商用日光、CWF美國商店光、A光、UV紫外光等),或許在某種光源下是ok的,但在另外一種光源卻又跳色了...。愈對色愈頭痛,因為,如果大家家裡的光源、色溫都一樣,就太容易了...!
所以很有可能您當初在店裡看的顏色是ok的,但買回家卻有較明顯的色差,此時,消費者請不要太責怪店家...,有可能就是我上述的原因;而且,賣半皮沙發的店家,也應該對消費者說明色差的可能性,以避免購買後的認知差異。
要如何避免購買到色差太嚴重的半皮沙發呢?挑選顏色較深的,是比較不容易看出色差。
但一旦使用的時間久了,兩年、三年、五年後(如果品質可以撐到五年的話...),色差會愈來愈明顯,因為身體常接觸到的部位:坐墊面、背墊面、手墊面,因為長期的磨擦,可能愈來愈髒(如果您都不保養的話...)、牛皮自然的褪色,都會讓色差的感覺愈來愈明顯。
即使是全皮,也是會有一樣的現象,在先前小弟的po文裡,已詳述過,於此就不再多贅述了。
以上資訊提供予有意購買半皮沙發的大大們!
去年年初買了一批詩肯傢具,雖然品牌傢具價格比一般傢俱行高,但當時以為至少比較有保障,所以也就甘願地買下去...
下面三張圖是我買的沙發,P/N:10047,2007/2/15在民生東路店以31K台幣購入,一年半後,變成如下:
可見照片裡左邊座位的海綿已經變形,前緣已塌垮。那是我坐的位置,65kg的體重,每天僅是晚上坐2-3小時,一年半後就是這副樣子,支撐性:無。

今年八月,發現表皮開始剝落,我一直沒空去管...

目前已是整塊整塊剝落,然後我發現這材質跟我認知中所謂的"牛皮"有相當落差...

上禮拜趁颱風天放假撥空回原店claim,但隔天店員回覆,很抱歉不保固,折衷方案是:請我再去店面選購一款新的沙發,然後這組壞掉的可以打對折回收,也就是折15.5K現金給我來新買一組,少的自行補差價,那店家不就又變相再賺我一筆?
然後再過個一年半載的又壞了,我再花錢同樣再搞一次?
唉... 我會去新換一組,然後補差價,實在沒時間去跟他們瞎耗....

但我不可能再去選他們的皮沙發了,選布料的,雖然海棉一樣爛,但至少布料可以清洗更換...

奉勸各位,詩肯柚木真的能買就是柚木的東西了,其他喔... 我也不想擋人財路,但各位應該看得很清楚...
melot wrote:
希望開板大還沒買詩肯...(恕刪)
哇塞... 小弟讀完突然熱血沸騰,很想立馬衝去幫大大理論...。怎麼說? 就很不合理呀...!

ok... 先平靜自己的情緒,回歸理性... 回歸理性...
下圖是大大提及坐了一年半以後,泡綿變形的部位,怕其他板友們看不清楚,故特地畫上藍圈標示。(melot大,如小弟有標錯,還請您指正),會有這種現象,就是因為泡綿密度不夠所導致的。其實大大可以回想一下,當初店家說的是否是"高密度泡綿"呢?

先說明版大該組沙發的"牛皮",其實是離心紙紋上PU塗料後,印花完成後,PU塗料就黏合於...二層皮或...等(先前小弟文章有說明,於此不再多贅述),是不是"牛皮",很有得"揮"就是了。但以小弟個人的認知,並嚴謹的來看,它不是牛皮。
另外從版大於八月份的記錄到剝落(很聰明,記錄它的剝落史),由小弟從照片的判斷,應屬於PU表面塗料的問題,由於消費者根本不清楚這些東西,加上一般不會對於沙發面料進行保固,所以該店家才會以這樣的方式回應版大。
但以真正的黃牛頭層面皮,使用好的塗料,正常來說,一年半、兩年就有這種現象,真的是...,敝僅能說無言以對。
但談到店家跟沙發廠之間的處理方式,店家對工廠的說法其實跟消費者對店家的說詞是一樣的:XXX沙發廠,你們賣給我們的東西,客人坐了一兩年,整個皮都脫落了,然後就開始要求退貨或重新捫皮換新。
大大,要不要問問消基會啊...???
啊!bedcat大,"好理家在"你沒買呢...!
避免唯恐天下不亂,小弟就發表於此了,謝謝
基本定義
1.仿(假)馬鞍皮(Bycast):就是一開始bedcat和melot大大所po的圖片,那種就是俗稱的仿(假)(軟)馬鞍皮,是一種PU塗料於印有花紋的離心紙,然後再貼合於二層皮或拼皮上,之後烘乾後即成品。
類似的產品有bonded leather, 表面看起來都一樣,只是反面是像PVC是織布的,或是再植上碎牛皮,讓其看起來像真皮一樣。
其實正常來講,如果塗料用的好,照理說都不應該有如下的情形發生才是...

下圖,仿(假)馬鞍皮,花紋規則排列,看不出牛皮本身的天然紋路。(假的,當然是沒有...)

2.馬鞍皮
真正的馬鞍皮,是苯染皮的一種,但非常小件,僅取用牛頸的部位,是因為牛的組織纖維成散射狀成長,愈牛頭、牛頸的部位,組織纖維愈緊實;相對愈往牛肚、牛屁股的地方,組織纖維愈鬆弛。
馬鞍皮即使用於馬鞍上的牛皮,故需取用牛皮最緊實的部位。
依照小弟於先前文章對於苯染皮特性的說明,大大們很容易理解下圖所秀出來的意義...
下圖上方那一張,即一整張的馬鞍皮
左下與右下圖,因馬鞍皮也是苯染皮的一種,故牛的頸紋是清晰可見的...

馬鞍皮忌使用油性保養劑來保養,因為那會愈塗愈黑。它的特性就如苯染皮,像常接觸到的部位,坐墊面、背墊面,都會愈坐顏色漸漸愈深;甚至是頭髮接觸到皮的部位,也會因為頭皮分泌的油脂,使得顏色愈來愈深。也因為這樣,坐上15年之久,會顯得非常有價值感。
"正港"馬鞍皮沙發,下圖可明顯看出牛皮的天然紋路,清楚可見,其價格不斐。


這要感謝m大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