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人所謂的裝潢風格…

看了很多人的爭論,以業界的觀點將一些事實簡單的給大家參考一下:

1.replica(所謂的山寨)家具基本上最主要市場是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台灣還排不上號---不論在那國正規授權品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的
2.許多這幾年台灣流行的"大師款"家具(50-60's modern furniture)基本上都可說是"復刻版",如果有興趣查一下資料,就會發現一把單品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授權生產商",vitra和herman miller就曾為了Eames的DSW互告.而比對Eames最原始的初版,會發現不論是外形比例,結構細節都早已不一樣了.
3.大多數有名的現代/當代家具當初設計者是為了大量生產讓每個人負擔得起,並不是只限少數精英份子專屬.如果查一下家具/工業/建築的設計史其實就會發現這個事實
4.家具沒有保值性,除非是世上僅此一件或是紅木家具(材料的關係)
5.ROLF BENZ品質不錯,但台灣價格賣太高,沒必要神話.在德國與法國也就是在家具賣場見得到的貨色(SEGMULUR, PORTA...) 曾有一批在歐洲被賣場退貨的波蘭代工廠瑕疵品被整櫃整櫃送到了亞洲......請自行想像吧.
6.IKEA的確不會仿造,但"參考,致敬"的功力也是業界有名的,但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工業進步到某一程度所必經的過程.家具風格的演變除了社會背景外,工業技術(如塑膠射出,曲木層壓,合板層壓,人造纖維板,金屬加工...)的突破更是相當大的推力
只能說一堆人搞不清楚狀況....以為只有台灣老以台灣為世界中心....建議去練練雙腿早日跳出這口井....

說什麼支持山寨版還要虧用正版的沒品或自我感覺良好.....

我是沒看到有什麼支持山寨版的文章,到是不少一些可能是擁有正版的人自我感覺良好....一付衛道正義之士的樣子來說嘴......

就像女人手拿LV包包整天說他的包是真的,瞧不起假的一般,其實誰在乎!!
誰管你真的假的,一切都是自我感覺....


反正台灣都是一陣一陣的一窩蜂....真正了解的有多少??

以為嘴巴說幾個英文品牌就是品味行家.....這種症狀最易發生在剛介入認識傢俱品牌的人身上或是一些剛入門的設計師........其實是什麼自己心裡明白...


買正品只能說你花了一筆錢如此而已,無法證明你的品味....
何謂正品??授權製造嗎??
下面是隨機想到一些設計師傢俱參考/致敬/影響/巧合/心靈相通的例子(太多了啦)
有些形似有些神似, 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google 圖

凳: Tendo Mokko Butterfly Stool vs. HM Capelli Stool
Side Chair: Kartell Colombo Chair vs. Kartell Bartoli Chair
Lounge Chair: Varier/Stokke Tok Chair vs. HM Eames Lounge and Ottoman
吊燈: Louis Poulsen PH5 vs. Lightyears Concert P1
折椅: Alessi Piana Chair vs. 祥業工業 Slim Chair

IKEA 的傢俱外型如有雷同,
也是比較類似上述的情形,
畢竟價位雖然相對便宜,
如有稍為注意的話,
會發現也都有掛上設計師大名滴

附帶一提, 中世紀傢俱時至今日當然基本上都是復刻版,
差別只在以 Eames 的大作為例,
原則上目前市面上只有 Vitra 和 HM 是生產經合法授權的復刻版(各自有 territory 啦),
剩下的幾乎都是山寨版"自稱"復刻版,
所以到後來其實變成很多人主觀名詞使用的問題了,
以上沒帶什麼價值判斷, 只陳述事實,
但有些勇者如果還臉皮厚到反過來 challenge 正品是啥(水喔)
哈哈, 那顯然不是品味的問題了嘛,
我也不知道這樣要算人品問題教育問題還是什麼問題啦
Vitra負責歐洲市場
Herman Hiller負責美洲/亞洲市場
他們兩家家具廠各不侵犯對方所有的市場

Modernica就不用說了,販售的家具全部未經正式授權
而現在Modernica會生產Eames玻璃纖維椅,是接手了Herman Hiller因為環保問題必須淘汰掉的設備...
所以現行不管是Vitra還是Herman Hiller所生產的DSW全部都是塑膠射出成型。

至於Vitra跟Herman Hiller曾經互告過?
這我就不是很請楚,畢竟Eames夫婦的後代不是都還在?應該也是他們決定要讓誰生產的吧?
去年雅浩家具不是才邀請了Eames夫婦的孫子來台灣嗎。
Praetorian wrote:
下面是隨機想到一些設...(恕刪)



無意間看到這篇老文章,看到這裡想出來為台灣設計品牌打個公道,文中這句:

”折椅: Alessi Piana Chair vs. 祥業工業 Slim Chair“ 致敬這段話我想說一下事實。


這張椅子一直有被質疑致敬這件事情祥業總監說過,

slim這張椅子的企劃以及生產遠比alessi那張還要來得早,

而其設計、線條以及製造的工藝絕對是經得起考驗的,(不然怎麼會受IF等獎項肯定,且被收藏)

只因為祥業在台灣深耕30年,一直不是打著自己的品牌,而造成台灣人以為又是向別人致敬的例子。


slim這張椅子之所以得獎除了輕薄、以及外形優美以外,其設計在製造的工藝上更是令人讚賞,

整體結構以金屬彎管製成,輕薄外更大大增強這張椅子的強度,而為了讓組裝快速,椅面以及椅背是以插扣的

方式組合,再以卯釘連接;這樣才能達到摺合後能夠比新台幣十元還要來得薄,重量僅3.5kg,卻又能夠載重體

重較重的人還依然能夠穩固。這是坐折合椅起家,在台灣超過30年的實在技術才有辦法辦到的。



其實我一直搞不懂"北歐風"在台灣的定義是什麼??
是從IKEA來的家具就算北歐風嗎? 還是淺色木頭家具就算??

之前在瑞典住過幾個月,北歐五國也全部都去過了
我在當地看到的東西,跟板上所謂的北歐風照片根本就不一樣啊.....
應該說,差很多。

所以到底北歐風的台灣定義是啥啊?

補上我家客廳,昨天剛入住,還在整理中

壁爐是真的,燒瓦斯的




工作區(後面溫室跟後院垃圾還沒整理)


更多圖在blog
北歐還挺常被強姦的
這是看好幾年下來
或許是我根本不懂北歐風吧

蝸牛肉炒麵 wrote:
無意間看到這篇老文章...(恕刪)

想不到N久前的文也會被挖出來, 哈哈
還得復習一下自己寫了啥
純討論, 幾點說明,

1. 印象中 Piana 是 2011 年在 Milan Design Week 正式發表的,
但 Piana 製造不晚於 2010 年, 這在 MOMA 的 database 查得到,
你說祥業企畫更早, I'll take your word for it.

2. 如果是我不會拿 iF 或 Red Dot 之類的來證明什麼,
這些獎項近幾年浮濫與 dilute 的程度已頗有 Pierre Cardin 的感覺, 哈哈

3. 如果是我也不會拿祥業歷史有多悠久來證明什麼,
因為 Piana 的製造商 Lamm 的招牌更老

4. 做品牌行銷沒那麼簡單的, 單比對祥業和 Alessi 的網站就無言了,
如果知道 Alessi 在 Furniture Industry 根本就算不上個咖,
只能更佩服 Alessi 產品史上第一張單椅就能造成轟動的本事

5. 所有的設計都是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交互影響的,
no man is an island, no design(er) is an island

6. There's no reason for me to dis Slim,
cuz I happen to own one of the hmm version as well, haha
最近也為了新家在看裝潢、挑家具,也跟同事好友聊了不少裝潢經,後來發現真的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品味喜好完全不一樣,沒甚麼好爭論的,自己看得順眼、住得舒服,管他甚麼"風"!
其實北歐風沒有一定的~
很多北歐人喜歡廢物利用~ 把舊變新~
有的北歐人喜歡極簡風 喜歡設計品牌家具
有的喜歡五顏六色~甚至自己創作

不懂為什麼台灣人那麼愛把自己家甚至連民宿~ 都要跟北歐扯上邊...
一堆仿歐洲的建築 在台灣的山坡上亂蓋...根本是破壞台灣自然美景吧~ 而且怎麼仿造跟原始的還是差很多呀

不管什麼風格都好 自己看的 住的開心最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