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程 難道我觀念錯了嗎 能不能指導我錯在哪

一切又回到原點 wrote:
..請水電師傅幫我們做中古屋管線更新
通常都是來現場看過以後 報"一式"多少錢吧
應該很難算1m多少錢再乘數量吧...(恕刪)

我由電表開始換線,廠商報價是 電線使用多少長度*單價,無融絲開關*多少個.....etc.
有實際量過樓高,還有室內的長度&考量轉折與彈性,報價超詳細的。
早上9點開始弄,弄到晚上才搞定.. 也只收費兩工(兩個師傅)。 (幸運..^^)

泥作就是師傅自己評估他會使用的水泥等材料+拆舊的&裝新的工資,也是報一式給我。

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是弱電工程報價都有:五金另料一式,然後總價還不低,
但實際上用到的五金還真的不多... 因為其他配線板或是面板,都有獨立報價了。
真用到的五金... 算得出來。 --> 這時就會跟商家討論一下總價。
收到了樓主的私訊,不過私訊不方便貼
如果真的報價單只需打這三項,就代表報價是透明的
那市場的商業模式就徹底崩壞了,從此公司不再需要採購人員跟比價動作
只需要比,你要賺多少,直接董事長批就可以了,其他所謂售後服務,交際應酬,專業技能熟練度
商品質感等級,都會拋在腦後,不過這樣的報價就是合理嗎,去看看建築師請款36萬那篇
預定賺三萬,付錢的還不是覺得不合理,有些事是這樣的,只要我必須花錢就是不合理的
最合理的就是"免費"

再加上這世上有一種人,就是我說的怕人家有賺到錢,知道人家有利潤就會想辦法這邊凹那邊凹
凹到對方賠錢為止,沒錯這世上就是有這種人,而且還不少,就是人家口中的奧客
台灣應該是吃到飽餐廳最多的國家吧,回想一下有沒有看過吃到飽餐廳的某些情況,明明吃佈下了還是要硬撐
,明明吃不下了應要點一堆,最後通通給他丟進垃圾堆裡,為甚麼,因為怕老闆賺錢,怕自己吃不夠本虧本,也因為這樣,所以餐廳為了壓低成本,最後到底給你吃了甚麼你知道嗎,吃到肚子裡最後也是無影無蹤,但是裝潢你想把成本壓到最低,沒有商人是不想賺錢的,她為了賺錢會給你甚麼樣的品質,猜想的到吧


所以事實上這種估價模式是幾乎不存在的,我們永遠看不到路邊的滷肉飯,售價是寫總價30元
相關成本10元老闆要賺20元,小7的可樂也不會標價要賣20元成本12元公司要賺8塊錢

所以直接露成本這樣的報價是未必能讓所有花錢的人滿意,事情就是這樣你覺得合理的,別的購買者覺得不合理,
你覺得不合理的其他消費者卻覺得這才是合理的

再者,所謂的表列成本就真的是承包商的成本嗎,通常未到完工結算的那一天,承包商永遠不會知道
我到底能賺多少錢,這中間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會影響成本,所以其實你的承包商的報價
並未脫離市場運轉的模式,基本上這個市場就是這樣報價的

如果真有人像我寫的報價單只打三項,一定會有人說,數量單價都不填這哪門子報價
還有你要賺多少干我屁事啊,要不要連你家水電費都幫你出阿

再來說如果施作數量完全相同品質完成度完全相同,總價有一個報1100萬內含利潤110萬成本990萬,一個報1000萬內含利潤200萬成本800萬
請問該給總價低的做還是給賺得少的做,不要說不可能喔,不同的管理能力,不同的思維,不同的下包,就是會有不同的成本
跟利潤
所以問題不在透不透明,問題在價格,對方賺多少其實不是重點,總價多少才是重點,多少錢需要從你口袋掏出來
才是你在意的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這...樓主的算法似乎是自己買油漆,自己找油漆師傅的算法
不是找"廠商"的算法喔
要算的這麼精的話,就都自己找工人,自己買材料吧,怎麼會找廠商呢?
所以要不要乾脆大家都是固定利潤3成

所有上市公司EPS都是3,股價都一樣
油漆面積1130 報價226,000

一坪不是才 200

怎麼一堆人說一坪600


ming0722 wrote:
油漆面積1130 報...(恕刪)


單位問題..1130平方米.342坪....好像一坪超過600厚
ICI乳膠漆一坪600也太便宜了
趕快把師傅介紹給我吧

torque_417 wrote:
我們曾長期配合過一個已退修的老油漆師傅
他的價碼是25坪30萬工期35天
很嚇人吧?!
但批土批了再磨磨了又批
光批土乾就要等多久?
等待的時間你以為不用算工時嗎?



一天將近一萬,的確嚇人,可能是做豪宅的吧!材料錢也不便宜吧!
另外請問等待的時間,為什麼要算工時,所以35天有算等待的時間嗎?
這樣一天可能破萬了。我覺得不合理。

等乾的時間也和天氣有關,還有師父一次只接一個案子嗎?
一般師傅都會同時接幾個案子不是嗎?

其實我倒希望遇到這種師傅,許多事情比較好溝通,
要不然看到師傅便宜行事,還要裝做看不見,
或是很小心的去提醒,免得師傅奇濛子不好。

我必須這樣說,身為屋主,可是難為啊!
有沒有個不被坑殺的安全交易環境呢?
實在是很需要的

hhop wrote:

有本事自己去做做看,你才會知道工錢的重要.


問題是多少的工錢稅合理呢?每個師傅的功力不同,
所以應該給不同的錢囉?

這樣對平民百姓太難了。

要不摳門,又要不被當攀仔
以商業模式表達看法

所有營利組織的費用計算應該包含:
1.物料成本:如您說的油漆桶料費用、未算到的批土、保護板、膠帶..等耗材;
2.人工管理成本:工人工資、工頭管理費用..等;
3.其他成本:機具的耗損攤提、遠途交通移動成本..等
4.預定利潤:上述為成本,營利組織要獲利成長需要利潤。

舉餐飲業為例:
1.食物成本會有進貨價,瓦斯、油錢、調味料、外帶餐紙盒...等成本;
2.廚師、幫廚、服務生、洗碗工、主管、會計...等薪資攤提;
3.房租成本、固定消毒成本、型錄、餐碗盤...等折舊攤提成本;
4.開店老闆要賺到錢的利潤。

我沒完全看完所有先進的討論留言,但從最初的資料可以明顯看出您計算到:
1.桶料成本;
2.人工費用。
其它並沒有在您認知應計算範圍內。

如果以您這樣計算方式,您可能需要面對或考慮的層面有:
1.先找到願意這樣計算的個人工,而不是營利組織;
2.您必須取代工頭或老闆的位置,自己監控工程進度,將施工進度控制在您預定範圍內;
3.您必須確認施作品質不會因您要求進度的過程中被犧牲;
4.要快又要好,不敢說沒有個人工願意做,但絕對是鳳毛麟角,尤其您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花了更長的日數,因為您不是專業人士;
5.一般個人工較不會有機具如空壓機,通常是手刷工,若真的自備有機具,機具需要另外補貼金額;
6.手刷工才可能一人施作,使用機具一定要兩人以上一組;
7.若是統包工程,他們一次帶四個人去施工,四個人都需要付工資,但是若工頭或老闆已經確定多久完工,中間趕進度增加的人工成本不會有立場向業主追加,除非是業主個人因素造成趕工;

無論如何請不要忽略成本之外的利潤,真的不要怕讓人賺錢,也許您會舉出少數行業的特例計算方式,如電子業會以成本價接訂單再回頭向上游廠商要折扣,但這不適用於其他中小或微型企業,全世界絕大多數的營利組織都需要獲取利潤溫飽成長;您賺到錢吃飽喝足穿暖之虞,您會有交通移動購車的需求,會有購屋自住的需求,會有小孩成長逐漸長大需要更多費用的需求,所有人都跟您一樣有這些需求,都需要基本溫飽之候多的獲利才有可能額外達成的需求,因此,請千萬要能允許其他幫您服務的公司可以獲利,這是個人懇切的呼籲..

我賺的不算多,但我深知唯有金錢在市場上的流動才能促進經濟成長,大家共利共生;我也有一個自書上得到的觀念:有錢不用的人,最窮!沒有冒犯的意思,希望個人觀點可以給您不一樣的思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