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厠所就都依照旅店作法,全混在一起,正常來說,馬桶自己一間,浴室外面有一間更衣室加放洗衣機等....進門玄關除了鞋櫃,還要加間衣帽間...門一開應該有東西擋一下不管是屏風或櫃子,不要直接就看光光。很多透天為什麼就樓梯中間,廁所中間,就拉管簡單吧,水管電管屎管一起作,樓梯順便一起作下去,這工法省啊!!柱子為什麼要留內不留外,因為多出來那些也是空間,再來外面平平的看起來也好看,雨下久了水漬也少。其他,法規那些有的沒的不想去說了,不是平民小百姓可以搞的,光一個挑高樓中樓都要搞得神神秘秘的,其他改建更不用想了,自建,先找一個可嫏把你想法蓋出來的人,之後更搞法規吧。
hohoalien wrote:但是我想應該很多人也(恕刪) 你自己有地找日本人來蓋也不貴....我鄰居是找日本人來蓋的...3個月就好了....含工和料,6年前約650萬...約52坪..2層樓...
hohoalien wrote:對啊,進門廚房真的很方便買菜回來就可以直接煮飯 我住過不少日本不同地方的民宿。這種是窮人家的格局,日本稍微大一點的房子(house),一樣進門是客廳,餐廳(廚房)在旁邊。
hohoalien wrote:1.樑柱不能放外面嗎?至少讓外面凸,裡面是平的不然室內不平真的是多出很多很難用的空間 這種說法真的好笑,住家不就講究"室內面積"嗎,如果地坪夠大,你把柱子+整面牆包起來不就結了。如果你有地,就自己找建商蓋沒有柱子的房子,兩層樓,木作隔間與地板,與隔壁間距15米以上,就不用怕木頭房子隔音差了。
aronyang wrote:我住過不少日本不同地方的民宿。這種是窮人家的格局,日本稍微大一點的房子(house),一樣進門是客廳,餐廳(廚房)在旁邊。 土地面寬夠,當然就是玩進門右轉客廳,左轉餐廳廚房啊!問題是,除非去鄉下,不然誰有這樣大的地可以玩啊?只好在都市裡將就點囉!
樓主一副小題大作的樣子不說還以為是學生,沒出過社會..其實連棟透天不只台灣有,歐美西方世界也有我在英國生活時住的房子就是連棟透天沒有玄關,一進屋就見到樓梯,浴室跟馬桶也合在一起老外民宅沒像台灣蓋這麼高通常都3樓以下,我住的那間,1樓沒有廁所只有2樓有,3樓則是閣樓(斜屋頂)我當時是住在閣樓的小房間裡,沒有自己的廁所真的覺得超麻煩,尤其想烙賽的時候還要等室友烙完才能進去,你烙太久還會被靠邀所以我實在搞不懂你抱怨的點你自稱有2間房子,不如賣一賣,自己蓋一間如何?
chang.d1210 wrote:這應該說台灣與日本的生活方式與觀念不同,客廳的英文 Living Room,其實正確的翻譯是『起居室』,起居室是對內的,更精準的客廳英文是Guest Room(更正這應該是客房,Reception room (接待室)也許概念上比較接近...),這才是真正對外招待客人的空間,另外台灣喜歡把空間混用(嚴格是觀念的模糊),例如客廳即工廠,把客廳當工作空間,或是販售空間(店面),所以在台灣客廳是一種比較對外的複合空間使用性質。 現在的台灣人,已經自以為是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了...living room就是客廳,什麼對內起居室,對外接待室,都是不必要的自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