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會遇到的問題如下...(我目前只想到這些)
【料太短】
兩端打齒之後,長度會不夠
【料太薄】
假設~成品要求的厚度是5分,那至少需要多2分來作為加工耗損比較保險,有一個辦法就是改成立起來打齒
例如原本一尺的寬度有11支木條併排,而薄的料轉90度打齒拼接,一尺裡面可能就會變成21支併排....
【原料長度太一致】
單根木材會先頭尾相接成一長條棒棒,如果單根的長度一致時
拿兩根接好的棒棒來比較時,每一道接縫位置就會差不多
下一道橫向併板之後強度會不足,直接斷裂(今天工廠就發生

集成材之所以有高強度,能剖成這麼薄不變形,就是在於它的單根木材彼此相互交錯....
這就是接頭太靠近的風險↓

要加工當然OK,只怕工錢不低...
---------
要判斷八角床的材質,如果看的人剛好熟悉那個木料,或許用肉眼看就能判斷
最保險就是鋸一段下來,刨光三個方向再來研究....

或許J大可以找傢俱修復的工廠,他們對這個比較專業!!
---------
阿里山那棵是有兩種說法....
1.怕砍下來壓壞鐵路 2.無砍伐價值,因為中空能取材太少
小弟最近整理工廠老照片,很多巨木的尺寸實在很誇張........
記得去年颱風中橫東半部,風倒了一棵特大號的扁柏,報紙還有刊出來
現在跑去哪裡....??
兩年前,武界那邊開路至曲冰也看過成堆"整理好"、"分類好大小"的原木
天曉得施工單位在幹什麼....不過不否認,小弟看了會心癢癢

以下是先用DC翻拍的....
花蓮分公司土場-紅檜(那位是老爹的好朋友,仍在吉安製材)

復興路老家-製材(欄間)

特大號的櫸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