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室內裝修設計及施工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業,任何一個人只要看幾本美化家庭雜誌叫個師父依照片施工,都可稱設計師,在加上這個行業的東西都是客製化,而非工廠出來的標準品,價錢很難訂定,所以比價就是標準,而不是品質,室內設計這行業”只有錯買絕對沒有錯賣”。
小弟認為品質與價格決對是成正比的~好的品質最多就只能用"名符其實"的價格購得,但是,高價格就不表示一定是高品質.....常常在版上看到有人抱怨業主比價~卻沒有人願意出來說明自己的價值在哪...(比如施工的細膩度,產品的耐久度.....)我想比價過程中,業主想了解的不單單只是價格,從中也會建立起與對方的信賴度~而且現在業主也往往不是單純看價格最低就讓對方承接啊!另外~好的施工者都是靠口碑一傳再傳~是不怕比較的^^
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好討論的...LV跟路邊攤,其實各有所好,LV是不錯,但值不值得掏那個錢去買?我老婆會,但打死我也不會。大部分的人,要的是便宜而且品質好,但就怕花了大錢,還被騙...所以,不如告訴大家,怎樣的施工手法是好的,大約花費是如何,要注意些什麼,比較實在。
夢想規劃 wrote:上來01有一段時間了...(恕刪) 設計師最令人詬病的就是設計費要拿監工費不能少材料錢要賺工錢還抽一手我覺得設計師既然設計費收了有一個很重要的責任,就是要幫業主預算把關材料不要說一定要拿的比人家便宜但是為什麼設計師拿還要比自己去問的還貴 ?雖然設計師常常可以遇到盤子但是真的沒有人喜歡被當作盤子設計師賺很大是沒有原因的嗎?這實實在在是接觸過設計師報價後的感想消費者要的只是花了LV的錢,不要買到的仿冒品這很困難嗎 ??這真的很困難!!有良設計師有幾個 ??或是有良設計師要去哪裡找 ??裝潢又不是去菜市場買菜今天買這攤不新鮮明天換吃別家的不多多比較的話一下子就被當作盤子了
品質 與 施工手法我想這兩者是 要有比較 或是需要有經驗 才容易能感受得出來, 或能看出來!一般人 第一次買屋 第一次裝潢的 , 這方面往往比較缺乏!文爬得多, 或許可以看得到大家PO的分享文作品! 可以看到多一點大家常發生的問題!但 品質 施工手法 總還是讓人感覺 難以完全掌握!或許自己感到滿意, 品質、施工手法 也就算是通過自己的標準了!(所以這把尺 往往是在自己手裡!)
大多數的人都有自己的預算,如果是有錢到預算無限應該也沒空來這兒吧,所以呢?只能掌握預算,無法掌握"品質與施工手法" 的情況下,只能以預算為前題來找尋願意接的人,但是您有看過哪一份報價單能讓人看得出"品質"或是"施工手法"嗎?有附上能讓人知道為什麼,同一個項目我要比別人多一些費用?同一個東西我要比別人多一些成本? 是我的用料?是我的施作? 更或是我的設計? 想想看..有時上百萬的裝潢,都只有幾張的報價單,這...怎麼決定? 只能靠問口碑,做不好只能怪自己功課做不夠.@#$%消費者不是都只要便宜,更多人要的是品質,LV這麼貴還是大多數的人都覺得他好,相同的板主如果能在報價的過程就讓業主明確的知道要提供的是什麼,相信就不只是價錢的比較,也可以讓我們這些門外漢的業主對這個業界有點信心,不用再用賭博的心理在找業者了。加油~
唔,最近家裏做一些修繕的工程,(改浴室改地板,稱不上裝潢吧...)發現真的要俗又大碗的話,真的只能找自家親戚。親戚家開營造廠,本來小工程不想麻煩他們,但是問了幾個統包後,那個價錢實在是...我看我把房子賣掉買間新的算了。最後只好找親戚派工,監工自己來...(其實只是送送點心而已)結果速度又快又好~~(老闆的親戚不敢馬虎吧)但是問題是不可能每個人家裡都剛好有好親戚吧。而且事實上我不在時工人還是會打混,不過反正結果蠻令人滿意,一點小缺點就當沒看到了。最後的重點就是,真的要品質好的話,自己必須勤勞點,什麼都要自己盯才行。委託給別人就要有品質打折的心理準備了。
習慣就好一方便非專業人士也不懂二方面台灣人短視近利 就像政客一般 非立即性有效果政策也不會有人去執行等個兩年之後 漏水 磁磚破裂等問題出現了這些就是便宜要承擔的後果所以導致到處都在比估價單上的價格至於設計師賺很大 我想不盡然全是這樣對一些極有名氣或是黑心的設計師或著真是賺很大但實在經營規劃的設計師依然存在 只是有沒有機會遇到而已
chanchia wrote:我曾經做過一間50萬樣品屋,也做過200萬的裝潢,兩者工法完全不一樣。你說要怎麼比?但很多消費者常常異想天開,只有50萬偏偏要做200萬的程度,明明只有買國產車的預算,卻想要擁有進口車的享受,套一句台灣話,睡覺就睡覺別做白日夢((台語 同理業主花了200萬,結果設計師和工班偷工減料做了只值50萬的裝潢.業主也可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