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練!!自己練!!廚具心得!!!


kevin9101 wrote:
請問一下中間上櫃可以...(恕刪)


正確名稱是 日式升降收納機!!!!!

blackcorn wrote:
請教W大: BL...(恕刪)


其實 我自己練 並不代表是我施工!!所謂自己練的用意是了解真正的行情 加上自己認為對方合理的利潤

找廠商來施工!!!

舉例 BLUM 鋁抽(30KG ) 劉三五金賣多少?? 加工須多少錢??? 底板板材要多少錢??

面板多少錢?? 施工組裝時 組裝工資多少錢??加上廠商應有的利潤 所以1個抽屜應該多少錢!!!

自己練 就是不會讓廠商獅子大開口 而自己不了解背唬的一愣一愣 的!!!

自己練的好處是不會讓廠商濫竽充數!!!報高價給爛貨!!!!

經過理性的溝通 其實我自己都沒備料 哈哈 因為 他們拿的價格都比我還要低3到5%!!!

我說過 我只是插花的!!他們都是專業的!!!!

所以 我是拿估價單1項1項討論!!我都說 賺20%很多了 不然我自己備料!!!答案是 她們都知道我備料他賺更少!!!所以 自己練的好處是了解行情!!!!

但是也要留點利潤給廠商 因為是有可能會有損耗!!!

閒聊~

基本上廚具看似簡單搞好並不簡單喔!

板大的實驗精神令人敬佩!竟然搞粉搭風!BLUM和 HETTICH並用!

基本上烘碗機和下拉吊櫃位置交換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洗完晚要烘乾時直上有人體工學及不易滴水的好處!

其實廚具是是系統櫃裡面算利潤較高的!(個人認為有點問題)

以板材計算好像!

但是其中牽扯上風水,水路,排水,電路迴路,五金搭配,三機規格,電器搭配,,,,,

只能說60分簡單,80分不易,90分極困難,95分運氣,100緣分!

但我給你80,希望你別介意!

miele2113 wrote:
閒聊~

基本上廚具看似簡單搞好並不簡單喔!

板大的實驗精神令人敬佩!竟然搞粉搭風!BLUM和 HETTICH並用!

基本上烘碗機和下拉吊櫃位置交換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洗完晚要烘乾時直上有人體工學及不易滴水的好處!

其實廚具是是系統櫃裡面算利潤較高的!(個人認為有點問題)

以板材計算好像!

但是其中牽扯上風水,水路,排水,電路迴路,五金搭配,三機規格,電器搭配,,,,,

只能說60分簡單,80分不易,90分極困難,95分運氣,100緣分!

但我給你80,希望你別介意!(恕刪)



閒聊!!!

因為第一手廠商是用BLUM 第2手是用HETTICH 廚具修改 本來就是苦差事!!加工尺寸不同 !!

當初有些是特殊尺寸所以留用 !!留點抽屜給第2手賺一下吧 呵呵!!!

烘碗機有2個機型 寬度 80到90 公分 吊櫃下面是洗碗機 寬度60 如果烘碗機作在上面 上下櫃門片線條

無法對齊!!!線條不好看 門片比例 也不好抓 水槽寬度120公分 放水槽上方則L型上櫃無法連接 為了這個 劃超過5張圖來選!!

洗碗機本身就有烘乾的功能 用烘碗機只是因為有些無油的碗盤例如吃完水果 隨手洗起來放置用!!

廚具 基本上也是系統櫃的組合之一!!!只是加上檯面 電器 3機而已!!櫃體本身還是板材的組合!!!

衣櫃系統櫃 是算1呎多少 廚具是算公分 以櫃體板材而言沒啥差別吧??你換算一下 哪個比較貴!!!

撇開風水!!其他的在泥作電路打管設迴路時就需要確認位置 及電壓 做好水路及電路迴路!!如果當初都沒規劃 誰都沒辦法作!!

廚房水路電路 位置 也是我1手規劃出來的!!!以一個完全沒經驗的人來說80分我已經很滿意了 謝謝你!!!



閒聊!

洗碗機本身就有烘乾的功能
(你選的機型是機內外隔絕去做動的,也就是說當你洗完的30分內要把門稍微打開,不然冷卻後會有反潮的現象)

烘碗機有2個機型 寬度 80到90 公分
(烘碗機有60公分的喔!)(另外線條不好看,你可能多是圖上作業看的才有這種感覺,你選的事無把手方式,基本上現場空間線條看不大出來喔!就算要解決也有三種以上的方法的!)

衣櫃系統櫃 是算1呎多少 廚具是算公分 以櫃體板材而言沒啥差別吧??你換算一下 哪個比較貴!!!
(板材的結合就差多了,系統櫃多是用kd方式結合,廚具有直接鎖螺絲<kd<純木結合,尤其純木結合要上膠,更要上機台壓和以求正角是否,其中的功夫和機組有差粉多的,)

撇開風水!!其他的在泥作電路打管設迴路時就需要確認位置 及電壓 做好水路及電路迴路!!如果當初都沒規劃 誰都沒辦法作!!
(所以在泥作之前就要規劃好,認真的設計師在泥作,水電,瓷磚等步驟都需前往現場確認,當然是要認真的設計者才會拉 !)

當初是用6面封結晶剛烤門片 但是門片很輕 關都關不太起來 後來用朔合板門板
(因為絞鏈是以朔合板去設計的,是木心板近3倍重)

檯面是石頭 水槽是鐵製 鐵的可以鎖緊一點吧!!!!
(鐵在厚也只有1mm,鎖不緊的會有一角稍微翹高,久了就漏水,解決辦法可在底下加片人造石板才有肉身逼緊喔!)

其實木芯板和E1 V313的板材 丟到水裡 的確 木芯板膨脹率比較低!!但是 事實上只是噱頭而已!!因為 板材表面皆有處理 不管是5面封還是6面封 就算有水也不會跑到裡面去
正統高級廚具是不會用木心板材的(並無不敬純討論) 進口廚具除日系外一律是系統板材,並無木心板材,國內傳統廚具廠商不願升級所以宣揚木心板的好處,純粹是工廠好加工不必再多投資,更不需委外加工多付成本,
或有很多工廠也不求研究得過且過,只要消費者願意掏錢出來就好了,不夠專業讓消費者放心,所謂並非拿工具就是師傅,開工廠就是專業,都需要研究精進.
閒聊!練一下 自己練上癮了 想把原來的舊房子也來練一下 呵呵!!

洗碗機本身就有烘乾的功能
(你選的機型是機內外隔絕去做動的,也就是說當你洗完的30分內要把門稍微打開,不然冷卻後會有反潮的現象)
說明書上有寫 不過他有一個加強烘乾的功能鍵 烘完後不會反潮! !!


烘碗機有2個機型 寬度 80到90 公分
(烘碗機有60公分的喔!)(另外線條不好看,你可能多是圖上作業看的才有這種感覺,你選的事無把手方式,基本上現場空間線條看不大出來喔!就算要解決也有三種以上的方法的!)

傻瓜像機拍不到全景 用圖面比較快



其實3機的選擇 我也是比規格決定的!!

檯面式 瓦斯爐就選瓦斯量最大的!!有些檯面式火很小!!

抽油煙機選 吸力最強的 後來是因為作無把手 所以選隱藏式比較好看!!

烘碗機我要求不高 要有紫外線殺菌 質感別太爛 塑膠味別太重!進口的太貴 CP質低 最後選櫻花!!

我知道有60公分的 只是扣掉自己機身的厚度後 放不了啥東西!!



衣櫃系統櫃 是算1呎多少 廚具是算公分 以櫃體板材而言沒啥差別吧??你換算一下 哪個比較貴!!!
(板材的結合就差多了,系統櫃多是用kd方式結合,廚具有直接鎖螺絲<kd<純木結合,尤其純木結合要上膠,更要上機台壓和以求正角是否,其中的功夫和機組有差粉多的,)

我是用1般KD對KD比!!
純木結合 當初有練過 呵呵 可是有個問題 30幾年的老房子 櫃子可以是正角 可是房子不保證是正角!!
哈哈哈 !!!
基於CP質的考量才沒用!!把錢花在其他上!!!



撇開風水!!其他的在泥作電路打管設迴路時就需要確認位置 及電壓 做好水路及電路迴路!!如果當初都沒規劃 誰都沒辦法作!!
(所以在泥作之前就要規劃好,認真的設計師在泥作,水電,瓷磚等步驟都需前往現場確認,當然是要認真的設計者才會拉 !)

我是認真的業主!!!!!


當初是用6面封結晶剛烤門片 但是門片很輕 關都關不太起來 後來用朔合板門板
(因為絞鏈是以朔合板去設計的,是木心板近3倍重)

檯面是石頭 水槽是鐵製 鐵的可以鎖緊一點吧!!!!
(鐵在厚也只有1mm,鎖不緊的會有一角稍微翹高,久了就漏水,解決辦法可在底下加片人造石板才有肉身逼緊喔!)

我是墊了1片塑合板加墊片!!!那個是作檯面人造石時先送工廠崁好開好洞!!!


其實木芯板和E1 V313的板材 丟到水裡 的確 木芯板膨脹率比較低!!但是 事實上只是噱頭而已!!因為 板材表面皆有處理 不管是5面封還是6面封 就算有水也不會跑到裡面去
正統高級廚具是不會用木心板材的(並無不敬純討論) 進口廚具除日系外一律是系統板材,並無木心板材,國內傳統廚具廠商不願升級所以宣揚木心板的好處,純粹是工廠好加工不必再多投資,更不需委外加工多付成本,
或有很多工廠也不求研究得過且過,只要消費者願意掏錢出來就好了,不夠專業讓消費者放心,所謂並非拿工具就是師傅,開工廠就是專業,都需要研究精進.





廚具是比系統櫃學問大一點 尤其是再泥作水電階段廚具就必須確定 電器水槽 有些冰箱要拉進水口製冰!!!
有些是220V電壓!!微波爐 電鍋 烤箱這些耗電的迴路分配!!!

其實業者上來發發言討論 真的是好事!!我可能只練過依次 專業者可以提供本身經歷供大家參考!!

像超白或優白玻璃 5MM 我全部貼滿滿的 侧牆在廚具未施工前先貼是貼整片的 怕下櫃破口!!

我自己找業者來施工光邊挖洞不算 1材低於250!!!!


其實廚具是有學問的 有些門片上鋁條收邊 有些是用玻璃門 甚至用PS板的 珍珠板 其實價位都不一樣

我還看過用類似薄膜貼上去騙業主是鋼琴烤漆!!!門板掀開後才看到 在裡面用釘槍收邊!!!真的誇張!!

可是業主是真的不懂!!外面看起來美美的就好了!! 大家都要加油嚕!!!



閒聊!

說明書上有寫 不過他有一個加強烘乾的功能鍵 烘完後不會反潮! !!
(所謂加強烘乾-是說平常用65度洗,加強是用70度溫度高一點,中文解肆有模糊空間)

檯面式 瓦斯爐就選瓦斯量最大的!!有些檯面式火很小!!
(檯面爐因為很大比例會裝在人造石檯面上,怕火太大反射鍋底火燄溫度,導致人造石龜裂,顧大多設計小火,內焰瓦斯爐可解決這問題喔!另外你選的瓦斯爐先天容易紅火,如發現趕快跟廠商反映,有機會換新的)

純木結合 當初有練過 呵呵 可是有個問題 30幾年的老房子 櫃子可以是正角 可是房子不保證是正角!!
(因為好用的廚具抽屜多,滑軌須靠桶身越正角越滑順日久較沒卡卡的後遺症,木結合加上上機台壓合才是正確的打好廚具根基)

我是認真的業主!!!!!
(我知道,不然沒這作品完成度比一般家庭的還要好喔!甚至有些工廠還沒這等功力呢!我說真的)

我是墊了1片塑合板加墊片!!!那個是作檯面人造石時先送工廠崁好開好洞!!!
(這是高級作法,墊塑合板貨墊人造石效果一樣,很多開業2~30多年的公司還沒注意到這細節耶!)

我自己找業者來施工光邊挖洞不算 1材低於250!!!!
(有強化嗎?如無要小心碰撞容易破裂喔!另外一題如何固定在牆面呢?吸力控嗎?日後如產生斑點不嫌棄的話我在跟你說後續解決方案)

我也是愛研究,當我是個商人我必須去了解研究所有有關的商品,面對客戶時就把我幻想是客人而我需要什麼,重點不是花多少錢,而是花了有得到更好的嗎?我怕麻煩更怕抱怨,所以要研究更深入些.
閒聊!!!


加強烘乾好像是75度 呵呵阿災喔!!


其實未強化的5MM玻璃1才80元 強化20 我用超白玻璃 業者大放送 算我180 1才(光邊導角 挖洞另計那些是未強化前先挖 都是玻璃廠賺走的) 總計加起來1才180 光邊導角挖洞另計 看看其他廚具業者報價 1般玻璃一才250 超白 500!!!寫高是怕斷人財路!!
側牆高度238 沒強化也沒人敢搬吧!!呵呵 我也不是很懂 業者說5MM1片強化後只能做到320!!但是要走樓梯 搬運工資2000呵呵 省事事省!!!

當然強化 未強化的 我也會怕!!!!

爐具是用林內 RB-27GF 果然規格上寫得沒錯 火力強大 目前天天使用 沒啥問題!!!杜邦還是有保證的 1年內裂了 嘿嘿 保證換新!!! 1年如果天天煮都不會裂 我看應該還好吧!!!!!

其實學問學問 要學就要問 !!不懂更要問 !!我也很愛研究 呵呵!!

接合是用防霉司力康 當初我有想過 叫玻璃廠商先做 做大一點然後再上廚具 這樣就看不到接縫!!

業者說 做大一點 水滲進去 發霉在裡面 更慘!!呵呵!!阿災喔!!!

結論是 他也不能保證永遠不發霉 只是叫我要常常保持乾燥與清潔!!真的有問題他會來刮掉重打!!

呵呵 能讓他不發霉是獨門絕學 也是吃飯的本事!!!所謂 江湖一點訣!!呵呵 有需要 我在PM你 好了!! 先行謝過!!!!

你果然是內行的 哈!!當初有2個抽屜 有一點卡卡的 後來是鎖錯了 鋁抽2邊 1邊30K 另一邊是鎖50KG 哈!!調換之後就沒問題了!!!


下次來練一個獨門的!!嘿嘿嘿!!

多多上來講講 讓大家多了解是好事!!成本和願不願意接是2回事!!多多了解常識或知識 是好事!!!


5mm玻璃一才工廠報價是55元
強化每才加15元
噴漆每才加25元
每才共計95元
超白每才光玻璃是135元
加以上加工成本共計175元
您的玻璃商報給您每才180元
他可能是做身體健康的
玻璃搬運至施工現場的風險
及施工黏貼時的風險
都是讓玻璃施工報價高的原因
只要有一角角玻璃碰傷
可能就要整片玻璃吸收再重訂製一片
沒有廠商敢說他施作從沒讓玻璃碰傷過吧 ..............
不是人家工廠不願意
工廠所有材質都可以做得到
但這是人家常久的經驗
考慮到台灣的氣候及使用習慣

前陣子台北天天下雨
太陽一出來後
磁磚就開始"吐水"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