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保障設計師與工班的網路平台

平台會不會跑路阿??

我承認~這是我看完以後第一個念頭~XD....
為了防止行情被破壞... 為了守護施工的品質...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小工頭... 悲情小工頭..... 我是穿梭在知識+的嘴砲工頭...
雪上斷火. wrote:
重點是業界相關廠商.設計師.水準參差不齊.
標準的要求也因人而異.
業界也沒有施工標準這種東西.完全自由心證.
平台的大綱應該類似房屋履約保證公司的作用.
問題是案場勞資糾紛很多...這類問題發生時.
中間平台該怎麼處理?如何成為有合法權利的公平第三者?
甚至在對簿公堂時.平台站在什麼樣的角色?
另外平台的對口窗台是設計師與工班.
那業主這方面平台能有什麼樣的介入權利?
因為大部分的糾紛源頭都來自業主.
平台做為設計師與工班的公正第三人.
實質上對雙方的保障是什麼?判定基準又是什麼?


沒錯沒錯!說到重點了,這些就是大家都怕的事情,所以才想說是不是能有方式解決這個老問題。

這部分執行就屬於我說的骨架上的血和肉了,目前構想是找技師和公會做為第四方的仲裁或認證機構,跟保險公司類似,並且平台也要和買賣雙方共同負擔相關費用。這方面可能是case by case,因為往往糾紛都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目前設定平台只服務B2B,不將末端消費者放入,正是因為大部分的糾紛源頭都來自業主......如果B2B還沒做穩就踏入B2C,會死得很慘喔....
很抱歉我必須這麼說,目前的狀況就是將糾紛切割給設計師,因為業主給設計師錢,沒有給平台錢,所以平台無法約束業主;不過設計師可以透過平台的仲裁單位,去評判那道牆顏色不對到底是設計師用錯色號還是現場光源導致。就算設計師與業主翻臉,設計師也不能不給工班錢,或是跟工班翻臉,不然這個工班下次就不會再跟此設計師合作,此設計師的路也因此而越走越小。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

至於施工標準,完全自由心證,平台頂多起勸導的角色,還是只有設計師能給該承包商一個負評,並附上照片與評價,讓其他欲與該承包商合作的設計師自由心證
相對的,如果某個設計師對工班很苛刻,常改東改西,工班也可以給設計師負評,讓其他工班警惕;也希望設計師能加強與工班的友好關係,避免將工班當成免洗筷在用,這樣的設計師品質也不穩定啊!
評價都很好的話,自然發包與承包都越來越不是問題,生意也可以越做越穩定。

雖然這樣好像無法明確區分發包者是否真的為設計師,還是一般素人,不過評價多了自然就比較令人相信該員是設計師是統包,評價少的設計師...對工班來說可能相當於散客了...這跟拍賣一樣啊!是車庫拍賣型還是店家直營型,看評價就知道。


悲情工頭 wrote:
平台會不會跑路阿??
我承認~這是我看完以後第一個念頭~XD....


平台帳戶交付銀行信託,就算平台跑路了,也還有銀行會履約。
平台公司也要保保險。

shinemarcia wrote: 平台帳戶交付銀行信託,就算平台跑路了,也還有銀行會履約。
平台公司也要保保險。


如果這樣還算有保障,我是水電相關行業,我覺得你這構想很有搞頭,如果再加上相關人等的工作經歷的資料更能看出層次與素質等級。
請問你說的除了設計師先付款外

跟104和591的外包網有差別嗎?


還有...有人裝潢是一次付清的嗎?

通常不都頭款40%當訂金...之後收尾款

設計師沒拿到業主的錢怎麼會100%先付給平台呢?

除非剩下60%都是他的利潤,才能這樣搞吧?


最後..如果業主(屋主)東挑西挑,怎麼樣都不滿意不願意付尾款

或者要你完全照圖樣,不符的自己背下來時,你錢都付給平台了怎麼處理?

很多設計師都是看程式在作業的,現場通常跟理想中的程式是不太一樣的...

還有大家都喜歡講同一句話:年底前交屋,沒問題!

有這麼多工班能年底前拚全台灣的話,這個平台也很厲害,說真的
我覺得有難度

消費者不想被抽%

有錢的直接找名師

有實力的案子靠口碑接不完

沒實力的放在上面生灰塵也沒人指名

工班也是,有品質的,設計師搶著要

剩下一般的就會擺上去,看老天接案子

搞到最後,消費者還是要靠運氣

重點是還會被抽%

也許可以放個什麼實績、作品、照片證明

但是菜鳥同業之間,作品隨便借拍當作自己的,見怪不怪


我想應該著重於施工的品保

油漆,全室批土的SOP,標準是什麼?

幾道底漆、工法....等等

木作,矽酸鈣板產地,木材的鉀荃等級標章

水電配線有偷料嗎、接法是否亂接,裝一盞燈價格多少

很多東西講不完....


對於不懂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在乎是這個

在價格混亂,透明度不夠裝潢報價來說

你們如果能開先例

把這個市場的一些東西可以作成SOP、價格透明、附帶履約品保

我相信這塊有市場

但是能否作的起來

主要還是看規畫完整度如何 跟 價錢

如果搞到最後,價格沒便宜多少、消費糾紛多、工人水準參差不齊、還要再被抽%

那還是別想太多

基本上能力好有本事開公司或是自己接案的人大多已經有固定配合的工班
個人覺得最後會淪為廣告平台,而不會真的有太多人在上面簽約
小弟本身也是從事室內設計裝修,就我個人而言是不可能在這平台上簽約的

目前所看到的條例,很難讓人接受
設計師跑掉,工班可以拿到錢,工班跑路,平台只負責再找工班施作,銜接上的問題呢?工程延宕業主對設計師的罰款方面平台會吸收嗎?
一個裝修案件各個工種施作收尾,不是想的這麼簡單,甚麼時候該付款?所有疑問都以自由心證來帶過,會讓人質疑這平台的被需要性
還有追加減帳的部分平台怎麼處理?所有東西都要經過平台是增加作業時間,說到底也沒有保障,還要被抽%,是怎麼讓人信服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大家都懂,有些廠商平常報價的利潤可能也才10多%,平台一下子就要收10%,這金額誰會吸收?
廠商必定把他加到設計師身上,而設計師也還是加在業主身上,沒這樣做的話那就準備看偷工減料的問題頻頻出現






星空殘月 wrote:
請問你說的除了設計師先付款外
跟104和591的外包網有差別嗎?

當然有差,因為他們只媒合,成交是用戶自己的事情,出事自己負責。

星空殘月 wrote:
還有...有人裝潢是一次付清的嗎?
通常不都頭款40%當訂金...之後收尾款
設計師沒拿到業主的錢怎麼會100%先付給平台呢?


就我所知,某些進口裝潢建材、訂製建材的業者,在訂購商品時,也是要先付清全額款項(或是月結),台灣總公司這邊才會接受下單,才開始生產。
就我自己的經驗,過去曾有兩年我在出貨前都跟設計師或客戶收到9成之后才出貨,之後只剩完工驗收收尾款,有的公司已經這樣做好幾年了。80萬到8000我都照樣收,頭3成是簽約訂金,再3成是下單時交付,再3成是出貨前,確定入帳才出貨,只剩1成驗收尾款。金額小的就一次收齊才接受下單,不然你就是切口幾十萬,錢先進公司戶頭再慢慢扣。未切口的設計師,公司規定一律收清款項才出貨,因為被設計師欠的呆帳太多,公司寧可不做也不要虧錢。
我當然也碰過設計師、統包工頭、散客抱怨還沒看到貨就要付錢,不過最後都是照樣成交。
奧客也碰過幾個,錢都百分百收回來,只是中間在處理的時候,那個心理壓力真的非常非常大。光10%尾款就讓我壓力很大了,何況不只10%的人呢?

星空殘月 wrote:
最後..如果業主(屋主)東挑西挑,怎麼樣都不滿意不願意付尾款
或者要你完全照圖樣,不符的自己背下來時,你錢都付給平台了怎麼處理?


這種時候就是要搬出仲裁機構囉!原本我預設為技師或公會,剛剛我發現有這個http://www.dqpa.org/about_pose.php也要先簽約才能得到保障,我想做的就是類似的東西。
而且平台並沒有付出大部分成本,如果業主中途解約,也等於是設計師必須解約(視同跑路),平台還是會將工班已付出部分結清(扣掉手續費),若設計師也有損失並且無過失,則將款項返還設計師;將三方的損失分攤降低。
對不起這樣好像比較偏袒工班,但一般來說做工的家境平均較差,要借錢也不像有固定收入,或是有固定公司上班的人那樣好借錢,比較難周轉。

至於末端屋主要東挑西挑、屋主鄰居說磁磚裂了要設計師賠,巷口賣麵的說貨車經過有粉塵要設計師清潔,那真的愛莫能助,如果連這部分都保進去,大家都來演戲就噱翻了。只能做到協助設計師找仲裁單位或法律諮詢,凡合約都有排除條款或是但書。
也將平台客戶範圍縮小為設計師和承包商,若有糾紛可以互相給予評價,公開讓大家看到底是誰不合理。

金貝貝 wrote:
我覺得有難度
消費者不想被抽%
有錢的直接找名師
有實力的案子靠口碑接不完
沒實力的放在上面生灰塵也沒人指名
工班也是,有品質的,設計師搶著要
剩下一般的就會擺上去,看老天接案子

有實力的工班、名師,都是從菜鳥開始做起的,菜鳥總有一天會長成大老鷹。
而且生意這東西就是一陣一陣,有時候三五個設計師搶著要人,有時候這些設計師通通都沒案件。
更別說還有設計師老把工班當免洗筷在用,名氣越大的設計公司越是如此;大家都攀附著想要成為固定配合工班,品質都做到最好,配合久了,設計公司又要效率快,快了之後又要便宜,不然我找別人把你換掉,最後搞到翻臉,還是有一堆工班排隊等著名師臨幸,或者劣幣逐良幣只留最會投機討好的在市場上,實實在在做的都被淘汰掉。對不起我有點酸了,還是有很多配合良好的啦(趕快漂白)

金貝貝 wrote:
我想應該著重於施工的品保
油漆,全室批土的SOP,標準是什麼?
幾道底漆、工法....等等
木作,矽酸鈣板產地,木材的鉀荃等級標章
水電配線有偷料嗎、接法是否亂接,裝一盞燈價格多少
很多東西講不完....
對於不懂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在乎是這個
在價格混亂,透明度不夠裝潢報價來說
你們如果能開先例
把這個市場的一些東西可以作成SOP、價格透明、附帶履約品保
我相信這塊有市場
但是能否作的起來
主要還是看規畫完整度如何 跟 價錢
如果搞到最後,價格沒便宜多少、消費糾紛多、工人水準參差不齊、還要再被抽%
那還是別想太多


我覺得金貝貝這段話非常有建設性,SOP應該可以先參考室內裝修的既有考題和答案,裡面對於工法工序都有規定。
或者找大學裡面的室內設計科系合作,由這些單位擔任仲裁驗收。

不過...我覺得這個平台一開始先做專業人士的生意比較好溝通,糾紛範圍也不會扯天扯地...

內斯特 wrote:
基本上能力好有本事開...(恕刪)


非常感謝意見,我的立場可能偏頗以致沒有客觀的設計整個架構,我會再好好思考各種可能性。

這些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就是需要填補在骨架上的血和肉,會變成各種各樣的條文或規則;只是骨架可能還是有點歪斜,需要調整。


ebay拍賣一開始也不是事事順利,也經歷過違法品販售、賣家惡意詐騙等等,到了yahoo,到了開始收費,到有了露天,網購市場才開始成熟穩定,至今仍有竊盜個資詐騙層出不窮,我想就算裝修平台也會有各式各樣的糾紛;
比如設計師跟包商講好了做50萬,但是跟平台的合約才簽5萬,包商也保證他可以取得便宜的材料承包此工程,最後包商搞失蹤,平台要履約,但5萬根本不夠買成本要40萬的設備,最後設計師付了五萬就拿到40萬的貨品了,平台跟包商也只能要到5萬的抵押品。
諸如此類都有可能發生,所以要做還有很多細項要填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