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甲醛該在裝潢前還裝潢後?

問問看有化工背景的人...

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吧~XD

如果是我請除甲醛公司來估價的話

驗收方式:除完後三個月內每星期固定時間檢測(檢測前會緊關門窗24小時以上).三個月共檢測12次均值在某值以下才OK

當下除完當然有效果..問題是除完後呢?揮發值就會降下??

甲醛的半衰期很久很久~印象中好像40多年..驗3個月還是有點快= =

-------------------------------------

開窗戶強迫它揮發比較實在..濃度高往濃度低跑
為了防止行情被破壞... 為了守護施工的品質...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小工頭... 悲情小工頭..... 我是穿梭在知識+的嘴砲工頭...
感覺好像很多人都對甲醛很在意
美國的標準是世界最嚴的,不知道為何沒人想從美國買家具跟板材?

我逛過非常多家具店、便宜大賣場、裝潢好的樣品屋等,從來沒聞過甲醛味。我買過便宜的組合家具也沒聞過甲醛味,我去五金行買木板,現場一大堆各式木板,也是沒半點甲醛味。我去逛便宜的DIY系統櫃家具店,還是沒甲醛味。
借題問 一般說的裝潢味道或是新厝味 就是甲醛味嗎?
像是新的衣櫃打開鼻子都有種刺激的味道
很好奇甲醛對人體的危害到底多大耶

最近新裝潢好房子也一直在考慮甲醛問題

但最後結論是

地溝油都沒再怕了
區區甲醛應該不會死吧

悲情工頭 wrote:
問問看有化工背景的...(恕刪)

甲醛一級反應半衰期約6個月之後約持續散發15年 最可怕是前半年
我覺得事前盡量去降低揮發量是很重要的

撞牆壁 wrote:
很好奇甲醛對人體的危...(恕刪)

前林口長庚醫學中心 臨床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醫師有針對甲醛寫過專欄
簡單節錄部分報導的內容:

甲醛對人體健康有不良的影響。
進入人體的甲醛能和蛋白質的氨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擾亂人體細胞的代謝
對細胞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國外報導,其濃度在0.12mg/m3以上兒童易發生氣喘。
甲醛被國際癌症研究機(IARC 1995)確定為可疑致癌物。

甲醛的健康傷害
1. 呼吸暴露
當室內含量為0.1毫克/立方米(PPM)時就有異味;0.5PPM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
0.6PPM時引起咽喉疼痛
濃度再高可引起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
當空氣中達到230PPM時可當即導致死亡。
長期吸入低劑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結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
2. 胃腸吸收
 食入含有甲醛的食品會直接產生中毒反應,輕者只有口腔、咽、食道、胃的黏膜刺激,
較重者有頭暈、咳嗽、嘔吐、上腹疼痛。重者會出現大量腸胃出血、昏迷、休克
導致肺水腫、肝腎充血及血管周圍水腫。且還會損傷人的肝腎功能,可能導致腎衰竭,
一次食入10至20毫升會會出現昏迷、休克致死。
如果消費者因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而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飲用300毫升清水或者牛奶
起到稀釋和在胃裏形成保護膜的作用,減少胃的吸收。症狀嚴重的要立即去醫院治療。

3. 長期接觸低劑量
會使得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症,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
甲醛還有致畸、致癌作用。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
據流行病學調查,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症危險性增加。

以上引用自-中國時報健康版- 標題:日常生活中的甲醛(福馬林)污染

雖說不用對這樣子的東西過度恐慌 但畢竟被認定成一級致癌物 能免則免
如果家中有嬰幼兒可能就更需要注意這樣子的狀況

nwskier wrote:
感覺好像很多人都對...(恕刪)


印象中美國跟台灣在這部份是同一套標準
樓上大大很內行 現在其實很少聽到有人會去回測的 本來除就是除現有的 我女朋友家 二樓是小孩住的用便宜材料跟歐洲木屑超耐磨 樓上爸媽住的大多是實木 加上木作比較少
第一次請人來側二樓就超標 加上通風不良 也馬上花了除權工程 但之後再請朋友來測還是超標 最後只好盡量把所有窗戶打開通風
所以如果要裝潢建議還是從源頭管理啦

另外甲醛根本很難用嗅覺判定 我自己就聞不出來 只是二樓四個小孩 新家裝潢時候兩個還小 都有嚴重過敏 是不是因為甲醛造成的很難說
這不就也是大家忽略的原因 就像地溝油吃不出來 健康食品反而更難吃 吃習慣了
撞牆壁 wrote:
很好奇甲醛對人體的...(恕刪)

其實是真的會死的
0.08PPM就夠引發氣喘病了
甲醛釋放 有3個很重要的因素 溫度 濕度 空氣交換率 空氣交換率 就是 樓上大大說的開窗通風 溫度 濕度 主要是要看你所在的地區 台灣 剛好是高濕 高熱的海島型氣候 所以 其實甲醛檢驗標準 按燥氣候別來看 台灣的標準才應該是嚴格的 所以同一片板材 在歐美國家 幾乎不嘿有甲醛釋放 因為溫度低 濕度也低 但是坐船來到了台灣 同一塊板材 就會有大量的釋出 所以試互相有影響 所以全世界所有的板材 製造過程 都要用膠做接著 或是 攪拌膠水 一個觀念 製造過程 不改變 就一定有甲醛 只是高還是低 而已
去年年底時,因堂姊在林口買的新家要裝潢,因此幫忙上網查詢相關除甲醛的資訊;
記得那時有問到無醛屋這家公司的業務,據業務的說法,最好都是在裝潢前,針對木
板這污染源,在未貼皮或上漆前就先處理,是最治本也最省事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