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
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屋子不像台灣的家那麼需要一堆收納呢?
裝修時收納越多越好?
碰到知音了,我的觀點是,之前在篇關於裝飾師的文章裡有提過,美國人常搬家(我只知道美國,歐洲可能要問你),碰到每個生活上的轉變都會搬家,上大學、出社會、結婚、生小孩、升遷、換工作等等等都會搬,一搬家那些我們還收藏在系統櫃裡的垃圾,都丟光或garage sale 便宜賣賣掉,垃圾般起來是很累的,他們小孩從小跟著父母搬家,很小就學會取捨,再加上花錢買固定死搬不走的系統櫃東西也太不划算了,反之中國文化對土地是很有情感,基本上一住進去就不會想搬家了,我們從小看父母到處做櫃子塞東西,長大了當然也是這樣。
為什麼要花很多錢做裝修?
也是因為少搬家,大家經驗少,很容易被商人牽著鼻子走,美國父母很早就給他們小孩佈置他們房間的自由,而我們第一次有自己的自由可能是,工作了好多年,很有經濟基礎之後,你是商人你不宰這種啥都不懂的肥羊嗎,再來因為想不再租屋了,我不會再搬家了,也想說設計裝飾這些都很貴,也很花心思,就想趁這次裝潢的時候一次搞定,就很容易被推銷買傳家寶,人家只要一說你看我這實木餐桌多堅固幾十年都不會壞,當然就買下去了,房子都那麼貴了,這桌子零頭而已 買,然後就像你說的,這種東西很容易就過氣,但是當初花大把錢買的怎麼可能丟,然後就種模式就父傳子,子傳孫,大家都這樣做裝潢,怎麼會奇怪勒你說是不是。
我們有沒有可能改變既有觀念和做法呢?
我個人覺得是沒有,文化問題,不可能有人推廣,因為沒賺頭,大家接觸到的媒體都是廣告,電視上就幸福空間,雜誌5本有4本都是類是的裝潢廣告,作用就是讓你看習慣他,要這樣花大錢才叫做裝潢,才夠氣派,剩下的那本外語雜誌,裡面當然很多很棒的國外案例,但那些也是花大錢砸出來的,我覺得真正有趣的是歐美國家一般人的家庭,真的是各自精采,那種才像你家一樣,有家的感覺,在台灣唯一有推廣你這種想法的只有姥姥,不過他最近要搞裝潢團購,讓我有點擔心,未來會怎樣。
嘮叨了那麼久,還是要讚美一下你的家,女生配色功力真的比較強,很棒,就是可以同時整合那麼多圖案與顏色,要我弄只會像瘋人院,我只能減少在減少。(忍不住吐槽一下,明明跳色可以像你一樣,用裝飾品或床單來做,看膩了就換,卻偏偏很多人要用固定死的板材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