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自己的觀察例如看北歐房仲網站、室內設計公司網站、Airbnb、pinterest等等,北歐風有至少下面幾個重點:1. 大量留白白色牆面或櫃體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大量留白;而所謂大量的留白,是乾淨的牆面、沒有過度裝潢的室內設計,也不一定是白色牆面,有時候也會是深色但中性的牆面,牆面上頂多掛些畫及string線架,大部份牆面留白,像台灣在設計裝修上總是會有大量的天花板、以及大量的木作及系統板材,根本看不到牆面,這點就差很多了。除了牆面,空間也留白,沒有多餘的雜物,且除廚櫃及衣櫃外,幾乎沒有固定性裝潢,取而代之的是充滿設計感、簡潔的傢俱。2. 大量採光北歐國家位於高緯度,終年氣候較為寒冷,因此相當重視陽光,建築上也特別加強自然光源的取得,小公寓裡可能會以玻璃窗格或天井將陽光引入,較寬闊的住家則採用大面積的落地窗,盡量讓大量的陽光照入屋內,除了讓屋內呈現明亮的感覺,也更加能呈現出生活居家及自然舒適的氣氛。3. 大量木質北歐國家因本身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另外木頭也具有調溫的功效,使得木材也被大量運用在室內設計中,無論是家俱或地板,也帶來北歐風溫暖而自然的居家風格。不過也是有走現代北歐風以石材為地板或家俱設計的。4. 另外就是空間佈置而非固定式裝潢啦!重點在於傢俱、燈具、布織品及家飾的混搭與協調,營造出簡單、隨性、自然的家居氛圍,但台灣習慣購買成套家具,或在同個家俱行選購。5. 最後就是大量的綠色植物囉!P.S. 還有ismydear大大所說的客廳不以電視為主體,我也相當認同,北歐住家會儘量降低電視帶來的科技感而走自然風,像是電視旁掛一堆相框、畫框來讓電視看起來也像是一幅海報之類的,而木長椅凳或長邊櫃都能拿來當電視櫃。不像台灣習慣客廳一定訂做好做滿系統櫃,或者有一面富麗堂皇的電視主牆。以上拙見。
謝謝大家的用心回覆!!我後來發現,愈是深入了解何謂北歐風格,就愈覺得北歐風格在台灣很難實現...臺灣房屋的基本格局、樣式,都與北歐國家不同...實在不想要自己的家弄到最後變成了四不像...功課做愈多反而愈想放棄啊
dolce wrote:我後來發現,愈是深入了解何謂北歐風格,就愈覺得北歐風格在台灣很難實現......(恕刪) 我覺得一點也不難重點就在於不要貪心 不要塞太多元素進去 亂了就醜了家具一件一件慢慢買 不要急以有質感, 能越用越好看的原木訂做家具(甚至施肯柚木, mountain living,或白橡訂製即可)為優先坊間那些炒作過頭的北歐中古家具反而沒必要去跳坑買房子的時候有一點很重要 : 落地窗或窗戶的上緣高度?台灣很多房子就算室內高度有3.3 落地窗上緣也是只有2米 然後上頭一根大樑壓著2.4是台製的極限 如果有2.2就不錯了
不要把台式風格的裝潢置入,就成功一半了。比如說:1.不要做電視牆2.不要擺1+2+3座位的沙發3.不要在桌面再放上一片大玻璃4.不要用華麗的水晶大吊燈5.不要做大量櫃體6.不要買仿製復刻家具7.不要有反光的表面8.不要落入公式化的擺設及裝潢以上個人拙見,謝謝
台式的北歐風很妙,大抵上就是木地板(而且一定要是超耐磨木地板),大量的系統櫃或木作(而且很妙的是又加上了鄉村風的五金),浮誇的電視牆或牆壁顏色(石材或是跳色),1+2+3的沙發(椅腳是金屬材質或有貴妃倚),牆上裝飾品(不是英文句子就是鹿頭),最後,99%一定至少要有一面白色的文化石牆。如果以北歐房屋仲介網站的照片來看,北歐風跟上面的有很大差異。網站上照片,通常強調大量的自然採光、植栽、白牆、現成的收納櫃子,另外,廚房裡面幾乎都會有一張桌子。國情和生活習慣和生活形態不同,硬要全部一樣也不見得生活起來舒適。台灣地小人稠房子又貴,哪來多餘的空間當儲藏室,當然作一堆系統櫃或木作;都會區的棟距這麼狹小,要開窗採自然光對隱私來說問題也很大;現在生活這麼忙碌,要真的每天開伙我看也很困難,通常美美的廚房就是拿來燒開水煮泡麵,還有就是剛裝潢完覺得很漂亮;植栽,別傻了,都沒有什麼自然採光了,能種的植物也沒幾種;再加上幾乎每個人都會要求在裝潢時一定要有玄關,相對也壓縮了不少空間,當然,別忘了所謂女主人的夢想:更衣室,這些零零總總的加起來還剩多少空間可以用?所以看到的開箱文幾乎千篇一律:3房打掉一房改成兩房,70%一定有更衣室,90%是超耐磨木地板,90%有木作或系統櫃。總之,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