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做出來的次臥地板收納(架高地板)....請教處理方式


吳小胖1229 wrote:
這種絕對不是溝通的...(恕刪)

應該是設計師的問題吧...系統櫃組裝師傅都嘛照圖施工的
當初設計丈量與溝通的問題比較大

ugogy wrote:
這種品質我是不能接...(恕刪)

只是針對樓主的問題剛好有相關的PO文照提供參考而已......

比較兩個同樣花錢找設計師所處理的結果,並沒有需要您的接受
這種設計師可能沒遇過屋況差的房子 (或許承接類似這種案場的經驗極少)
櫃體間隙抓死 只要房間一個不正角 整組就醜得要死

最少靠牆上方及左右要各留20MM 視狀況可供18/25板插入或補邊的工法 (依現場情況調整)
最好安裝又不易失敗的是整個靠牆邊留3到5公分做與門齊平的收邊
下面左右兩片假抽頭 放大就可修壁縫或是留框做類入柱樣式
以上都是純系統櫃工班無須木作.泥作整牆即可處裡的工法

吳小胖1229 wrote:
這種絕對不是溝通的...(恕刪)


櫃體又不可能是安裝丈量的
圖上標明259.8是總寬 以照片來看縫隙預留頂多1公分
以安裝來說本身就不是很好組了
壓縮比過小 且又是門板直接蓋 本身設計一開始就不打算留補邊的預設
是要現場怎麼處裡?一開始就整組退回工廠重練再來嗎?

如果一個設計者 連自己畫出的圖套用到現場都沒辦法想像可能遇到的麻煩 那回去再重工務做起吧

Jimmy C wrote:
只是針對樓主的問題...(恕刪)


我的意思是樓主的品質我不能接受

你po的那篇我覺得很好

討論階段的時候,有和提過要做的是整面到牆的架高地板,也確認了木工和系統櫃不會有做法的差別,事前也付了丈量費請設計師丈量後畫圖,以我外行人的能力,也只能由設計圖來確認是否沒有問題,能做的都做了,卻得到這種成品,實在很不能接受.如果設計師一開始有告知這樣做法會需要留縫隙,那麼我肯定會詢問有沒有別的處理方法,或是乾脆不要做,省點錢在口袋裡.

反映後換來一堆解釋,牆是歪的,圖上面是表現不出來的,系統櫃就是這樣什麼的....我請的是好像不是個設計師,是系統櫃廠商之類的.站回屋主的角色來看,這個還要加上10%監工費的架高地板,歪歪斜斜的好醜,還牆壁歪斜顯得更明顯,不值那個錢,也不值設計師12年的經驗.

撇開抱怨,回到現實面,現在就這種結果,我可以怎麼做呢?

設計師說補邊板的做法是坊間偷工減料的作法,是這樣嗎?
設計師說補板補得太細,會有變形的情形,那麼應該留的寬度是多少呢?
不想要那條縫,一定得全部砍掉重練嗎?
有沒有什麼方式是可以將修改程度降到最小的呢?好比說桶身不做更動,只改表面的地板面,有可能嗎?
合理的修改估價應該抓多少?(房子在竹北,設計師也是竹北的)
有其他建議的處理方式嗎?

還請各位高手給建議,非常感謝.



自稱"相對強的設計公司",然後跟你說"木工和系統櫃不會有做法的差別"?
施工圖固定門片標"FAX"? 天啊..
用修改的有很多方式可以改
例如靠牆處都補上假門版
原來的門版改小
但會醜....
你可以接受嗎?
你要想一下你能夠接受的程度
你一定要不能積灰塵
旦醜沒關係

還是可以妥協?

或是上掀腳鍊不要裝在現在的位置
由左右側上掀改成靠窗處上掀
但這樣兩邊的上掀門要改成對半
因為現在這樣的門太大片無法在短邊上掀
太重
縫隙就會留在靠窗戶側
這樣兩側不能說沒有縫
但可以留比較小的縫

但說實話,要真的不要有縫
整個重做全部改做拉抽是一定沒縫的

如果要維持原設計的功能
那就拆掉改成靠牆補板
而靠牆邊補板可以靠設計的手法來避免掉牆面的不平
並非偷工減料
至於最小可以補多少
1.8的板厚
有時會補2.5
其實你的設計師他的設計是希望看起來線條少
比較簡潔
只是他認為這是很正常的
但他說補板是偷工減料的做法有點誇張

對一般人來說每個人接受程度不一樣
這算是溝通上的落差




很顯然是設計的問題呀
很顯然是設計的問題呀
很顯然是設計的問題呀

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依經驗法則~就如同樓上回文講的99%的"泥作牆面"不可能是垂直水平的

所以是設計經驗不足才會這樣畫...
這種牆壁成梯形算是很常見呀

FAX...FIX...傻傻分不清

哪家系統櫃設計公司可以說出來讓網友閃雷呀~

01句點人候選人~

Jimmy C wrote:
借一下隔壁剛PO的...(恕刪)


所以他側邊有收邊框!!

這個樓主他家沒收邊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