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買下 "重新翻修了五年" 的大樓單位(實際屋齡我不記得了), 當時她覺得地板 "看上去"
很新很光亮就想說省下翻修地板的錢來做其他的裝潢, 入住後拖地才發現有些地板小區塊變成
咖啡或褐色(應是前屋主家人翻灑了深色液體沒有即時擦拭), 因不在顯眼處就算了. 後來氣溫很
低的那星期, 樓下住戶和她自己每天晚上都被霹靂啪啦的聲音吵到, 樓下鄰居忍不住上來敲門抗
議請她不要夜裡還在弄裝潢. 第四天的晚上, 她又在客廳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最後碰一聲地磚開
始爆裂...她嚇到跳到角落, 數一數一共八大塊, 全部攏起成碎片狀, 檢查其他沒攏起的地磚.....
全都出現細紋....這幾晚擾人聲的謎底揭曉了, 看來那些細紋正等待下個寒冷冬天的來臨.

我們倆人猜測這應是前屋主五年前鋪磚時忽略了 "空心" 的問題. 現在朋友家的裝潢全都弄好了
要再翻修地板超級麻煩且也沒這預算, 哭笑不得!!!

1.整地.放樣.製作高程點(灰誌)
2.在原結構體RC樓板(未裝修狀態)上鋪設約5CM(實際厚度應依現場水平高程調整)厚乾拌水泥砂
3.於水泥砂上淋上純水泥漿
4.以吸盤取出拋光石英磚,並貼上
5.調整水平
6.以上步驟反覆施作
7.視天候於一到三天內填縫(雖然是密貼,仍會有極微小之磚縫)
這樣做就不會有瓷磚膨脹的問題
您的狀況應該是師傅為節省材料及工時,使用硬底施工,其施工法如下
1.以2CM現場拌合之水泥砂漿打底粉刷
2.待粉刷層硬化後,以粘著劑(益膠泥)酌量舖於瓷磚背
3.黏貼於粉刷層上
4.填縫
硬底施工法最常出現的缺失就是會瓷磚剝落,將來會隨著氣候熱漲冷縮.剝落面積會更大,優點是省錢省時
室內裝修,常常在估價單上相同的工項,例如"60*60拋光石英磚舖貼"但會有價格落差極大的報價出現,建議大家可以了解背後的施工法及優缺點後再來取捨.
希望將來室內裝修業能朝著精益求精的方向前進,避免因為價格惡性競爭落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也希望各位業主們別單純的以價格作為衡量,畢竟大家出來工作也是將本求利,一昧砍價只是會逼使包商作出讓他們能生存下去的選擇.
我也提供一個我們公司經營的理念給大家參考
"營造廠是希望能把100元的工程最好用一元發包出去,我是是要提供業主一百元的工程能得到一百元應有的服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