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剖文】關於原木製材...

【0804 - 盤木備料】

話說台中市內有間廟,60多年來都未曾整修
日前透過介紹來下訂採購......只要是樟木,不管產地是哪裡他們都要

預定出貨的都是數十年前已製材好的盤木狀態,包含了牛樟、陸樟、南洋樟三大類

唯獨一根原木仍泡在儲木池裡,也就是這次製材的主角 - 馬來樟(medang lawan)

小弟想把大部分的焦點放在"水中儲木,木材各部位經過長時間的差異".......


拉上岸後,因為樟木節疤很少,所以直接切成兩段(原尺寸17x3.3)




放不到一個小時,長時間泡水的水臭味立刻引來螞蟻
把在縫隙裡面的紅蟲搬走.....一下子就乾乾淨淨


原木在水中時,會分成三大接觸面-朝上不碰水、中間偶爾被水波打溼、水下完全不接觸空氣
因為已經泡了15年以上,所以顏色差異明顯


朝上面因為長時間風化,所以會有植物寄生,也因為乾濕的變化開裂腐朽
而樟木的心材還滿耐的.....即使樹皮、白邊都爛個精光後,心材也只有裂開
這張是上面的植物↓


朝上面殘存的白邊


兩邊箭頭所指的位置就是靜止時的水面,以下白邊還存在


紅色是水線,上下差異如圖所見


從另一端看,水線以上的木材表面已經爛糊糊的...


再來兩張...正上端&正下端的對照





而水下的部份,樹皮會逐漸脫落,加上琵琶鼠會一直啃它的表面
所以變成類似用噴砂處理過的質感...


一點青苔都沒有


完整的邊材 + 一點點樹皮





以這麼長的水儲時間來說,這根馬來樟的狀態十分良好
除了頭端、尾端、朝上面...稍稍有裂之外,心材部份的腐朽可以說是不存在
於是開始製材,由於這次貨主不限定尺寸,留越大越好.....所以主要目的就是割除瑕疵的部位


第一次以厚度為基準,拿掉瑕疵


再一次剖出寬度


最後以鏈鋸裁掉原木頭尾端的裂縫→上漆封住→登記尺寸→送入窯乾





心材常見的瑕疵除了節疤、裂縫之外.....就是腐朽,習慣上寫"污香",指甲一掐就陷進去了....
必要時會以長錐插入,探測深度以便決定剖掉多少....


樟木原生的蟲蛀孔(紅檜的也是這型)


恰好週末撿到一塊印尼樟,順便PO上來.....黑線是它的特徵之一




最後在補充一下小弟主觀看法
這幾年常見整片實木製成的傢俱,未去除白邊(邊材)
幾家業者的回答都是:客人喜歡、醬比較好看......
甚至還有把整塊無白邊的心材,中間的部位染黑,讓兩側原本的顏色變成"假的白邊".....真是太過頭了
雖然這時潮流所趨,但是小弟還是認為無論白邊處理得再好,還是降低了整體的價值
~END~
請問一下Z大

如果一棵樹 從鋸下來 到變成可以使用的木材

會經過哪些程序??

剛下來的樹 樹皮要剝掉嗎??

因為看了大大家的儲木池 皮好像有保存著~~

不知道方不方便透露保留樹皮的原因??

還有現在所用的保存法 有哪幾種阿??

最近愛上了木頭 爬了些文 知識+

整個迷惘掉了~~~~

希望大大不吝分享 不方便透露也沒有關係

感恩~~~


W大:

伐木:優先砍樹型好的,從頭到尾分成數段,再依等級分類

原木:至土場挑選

依後端需求製成盤木:這步驟去除大多數瑕疵,並製成利於再加工的尺寸,同時也進行乾燥、防腐處理

依組件需求製成特定尺寸:這階段常見的就是各種小型角料

單一組件外表整刨:例如車出桌腳的形狀

製成成品:砂光、組立、上漆、配件、包裝....等

銷售


早期從頭包到尾的比較常見,例如"到大雪山製材場的傢俱部門買張小桌子回家"

現在則是分工越來越細,個別廠商包辦數個階段的製作

或是視產品的不同,增減製作過程......以上主要考量的是一來一往之後的利潤,再來就是取得的管道

假設今天有一家作和室建材的公司,訂購了一批越檜盤木

不一定就要買原木回來自己剖成盤木,也可以向專營越檜的製材廠下單,訂出驗貨標準(例如無結良材)

之後再轉手賣出給和室建材的公司.....雖然購入成本提高了,但是也避免掉一些風險(看走眼、製材的成本.....)

所以管道很重要,職業中間人也因此而產生...

-----------------

樹皮剝除與否要看個別樹種,一般來說在進行製材時都會拿掉

但是有時候倒也不影響,例如闊葉樹就較少先去皮...(也不好剝除)

泡在儲木池裡的不剝除是因為一旦會放入儲木池,就代表短時間內不會使用,而樹皮多了一層阻隔保護

而某些極粗糙的樹皮(例如花旗松),也可以增加行走時鞋底的抓地力.....落水滿可怕的(註)

再來是製材時會隨著邊材割除,沒必要多花力氣去處理.....

另一種情況就是伐木後為了防止蟲害,要現場立即剝皮,例如鐵刀木

或是原木輸入時為了防夾帶昆蟲,會要求先去皮...(以前紅檜樹洞裡偶爾會有蛇跑出來→殺來吃掉)


當然,先去皮的好處是...
1. 更利於對內部的判斷
2. 樹皮會鬆動、被壓縮,導致在台車上固定不牢
3. 容易夾藏小石頭,損壞鋸子
4. 樹皮有再利用價值,例如盆栽界對雲杉樹皮有需求,有公司會裝成小包出售
5. 減少蟲蛀的機會

雲杉去皮的情況(2003.察隅)




日本扁柏.......真是好剝



(註)
製材場的小型儲木池為了同時容納沉水材、浮水材、大徑木.....所以都滿深的
如果木材很密集的話,一旦落水會把原木推開,接著原木會再度合攏
人在水中沒有著力點,是絕對推不開數噸重的原木→溺死(撈上來變黑青色)

所以落水之後,儘可能游到原木頭尾兩端,會有比較大的空隙
再來是垂直的斷面,也比較容易伸手勾住上方→等待救援
側面圓滾滾的加上青苔,非常滑溜(爬不上去)

小四時錯估距離落水....還看到吳郭魚在游
後來狗爬式攀住固定在側面的吊車取木用鋼索(大徑木),幸運地有人經過把我拖上來→ 被爺爺痛打一頓
恩恩~是啊!因為"有情門"他的很多樣式真的蠻特別也好看!
且感覺他們用的木材還蠻實在的!
所以真的是會想買下去 不過錢 就是考慮的重點了,呵呵!
聽大大這樣說,也就比較放心一點!
因為畢竟我們不太瞭解東西到底是否實在 只能靠大大的提點了 呵呵
wujer wrote:
恩恩~是啊!因為"有...(恕刪)


不過"未經處理"的梣木、紐西蘭松放射松...耐蟻、耐腐性並不佳

所以家裡長輩一聽到是ASH為主結構的傢俱,就搖搖頭....

儘管產品很不錯,最終還是被小弟排除了....(畢竟木材工廠裡多的是白蟻)


來張類似的木材-維吉尼亞紅橡木,在原產地就被黑色小蟲啃蝕的....範例照
ZURG wrote:
W大:

伐木:優先...(恕刪)


非常感謝Z大撥冗回答~~

言語已經無法表達感謝之意~~

整篇文章 仔細的拜讀之後

實在是太感動了

Z大文中的部落格也很棒

要好好的拜讀 消化一下

上帝祝福妳

感恩~~
ZURG大大,
花了不短的時間將所有的文章、部落格、連結看了一遍。真是收穫豐富!
長時間處於這一個工作鏈的最尾端(木製兒童玩具、傢具),都只能看到分好等級的木料。偶爾有買原木來試料。
也知道這個工作鏈的複雜,但是如此詳盡的介紹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內容比我去參觀工廠更詳細。
很多材料是我這個工作環境不能用(貴)的木料。紫檀、黑檀、花梨、酸枝、柚木…。都只有在傢俱廠(東莞大嶺山)才看得到。
山毛櫸、五角楓木已經是我們這個產業裡的貴重木材了!一般我們都是用紐西蘭松木、大陸樺木、赤楊木…。

真是獲益良多!也要告訴工廠的人,不要把山毛櫸跟櫸木劃上等號!
ZURG兄,請教一下,我很喜觀集成材(各種木種色彩)的花紋,不知可否當成地板,與一般單一木種的實木地相比,其優缺點為何呢? 請忍耐一下這個很外行的問題,謝謝。
wujer wrote:
啊 聽到Z大這樣說 ...(恕刪)


W大:

日前也有接到某位網兄的PM,他也有同樣的疑慮

其實現在住宅的環境密閉性都非常好,白蟻不會那麼容易入侵

今天假如我是白蟻的話....會優先選擇木材多+潮濕的地方居住,例如廟宇.....所以安啦


傢俱小弟一直都沒有在看,所以無品牌可推薦......不過話說回來

有情門穩定經營的情況下,就是最好的保障

木製傢俱畢竟是消耗品,用上再高檔的木料,或許10幾20年沒問題

如果今天標準是拉長到50~80年呢?

不如壞了就換.....充分享受敗新品的樂趣
linkuo wrote:
ZURG大大, ...(恕刪)


喝!有同業光臨........歡迎光臨

L大能製作兒童玩具真是不容易

記得以前設計老師提過,玩具可以說是難度最高的設計

除了要求絕對的安全之外,也要能吸引小朋友+讓家長放心買下去
總之....真是太了不起了(立正敬禮)


有的時候看到...細木工專家BLOG所介紹的稀有木材

小弟也是會心動不已....材料變化很豐富,這就是從事木業的樂趣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