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imrich wrote:
其實看到您這樣上來問意見,內心真是百感交集...
總而言之,自地自建的辛酸,真的是不足為外人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會選這條路, 就是為了一個夢想的房子, 既然選了, 就要把它走完才算數,也希望最後的結果能不虛此行
wwimrich wrote:
原因是,在建築這個領域,因為沒有太多標準化的規範,不管是工法、材料選用、甚至是功能標準(如防水年限、隔熱效果...等的),都是沒個準的。因此,前人有一句話"文人相輕",在這個業界更是被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只師傅相輕(隨便一個後手的泥作或水電師傅,或其他領域的師傅,只要一看到非他所認知的習慣或成品,一定可以把前手批評的一文不值),就連小工、粗工也都是自視甚高的。
令人難過的是,因為沒什麼標準,所以大部份的專業施工者並不知道自己屬於同業的A咖還是B咖,但只要叫做"師傅"的,出工就可以領師傅的錢。
有關設計/藝術方面, 我相信這是存在的現象, 我跟 A 建築師談案子的時候, 他直接說 B 建築師對某部份的設計是 sick, 兩位都是有名號的人物, 而 C 建築師對於我提出的一些別人的案件想法, 也只回應 : 不建議, 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 我會用手繪或電腦繪製把我的想法或看到的一些案件跟建築師討論, 這樣的效果會比較好, 至少他必須回應業主的想法.
wwimrich wrote:
會講這一段話,是想給您一個參考,其實問的越多,回答的人越多,到最後,您會無所適從的。
會上來問, 就是因為已經把自己的需求盤點過一遍又一遍, 圖也畫了好幾種版本, 我相信每個方案都有優缺點, 大家的回答我會再跟我的想法/需求比對, 是自己想法不足, 還是自己的想法已夠充份, 優點是那些 ? 缺點又是那些 ? 最佳方案就是不斷調整而得到的, 現在開始要進行細部設計, 除非有重大的缺點, 不然不會做大更動, 所以才上來詢問大家的意見
wwimrich wrote:
否則若是快定案了或定案後才丟,以後您會遇到一種狀況:
不是說出錢的最大 ? 怎麼看起來像專業的傲慢...
wwimrich wrote:
最後,設計規劃的幾點心得供您參考:
十分受用, 感謝 ! 我後續的細部設計除立面/開窗/建材外, 內部家具配置也是重點, 配置後管路就可安排了
wwimrich wrote:
如有到台南,可以過來參觀交流一下。
台南, 每天去呢. 有機會再拜訪您.
自從開始規劃自建以來, 除書上/網路上的資訊, 各個 blog 的分享也是我資訊的重點, 也參觀了幾個自建朋友的房子, 會自建都是有個夢想, 大家一談起來都是半天以上的時間, 自建這種經驗人生很少會有第二次, 能從大家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學習, 再落實到自己這, 是我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