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現在要找的是只要幫我KEY圖,作施工圖繪製,接接電話,繪製SU的底圖,一張白紙沒關係,我願意教,我起薪就是2.5萬...要加班費就沒獎金......,要獎金就沒加班費
我說主動應徵的助理,先前資歷都是倉管,店員,資訊師,機械製圖,連基本裝修的常識都沒有,木心板多厚不知道,連公制與台制換算也不會,一坪是多少平方米也不懂,各位大聲疾呼的大大,如果你是老闆,你願意給這樣的助理多少薪資.........
想20年前我自己開業倒掉後,到台北從工地監工幹起,起薪是3.2萬,也沒加班費(我資歷起碼有5年了),一路設計師,主任設計師,設計部經理,設計總監(拿港幣4萬,深圳工作),一位有能力,有企圖心的人,不是怕起薪低,而是這家公司有無可以讓我學習成長的地方,有沒有我要的東西...
我會發此文,主要是看到這廣告有感而發,想想有多少人,被這樣廣告所騙,真的以為上上補習班,學一些製圖的軟體,就真以為可以領高薪,室內設計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freemandesigner wrote:
沒錯!我現在要找的是只要幫我KEY圖,作施工圖繪製,接接電話,繪製SU的底圖,一張白紙沒關係,我願意教,我起薪就是2.5萬...要加班費就沒獎金......,要獎金就沒加班費
我說主動應徵的助理,先前資歷都是倉管,店員,資訊師,機械製圖,連基本裝修的常識都沒有,木心板多厚不知道,連公制與台制換算也不會,一坪是多少平方米也不懂,各位大聲疾呼的大大,如果你是老闆,你願意給這樣的助理多少薪資.........
也許忠言逆耳,仁兄也該加減思考一下現在已經不是以前了,以前只要肯花功夫、花勞力就能養得一家溫飽,但不能拿那個年代的環境來衡量現在,我還聽過理髮的前三個月沒薪水,第四個月起薪8000咧,問題是那跟現在何干? 在下以前也是專業技術底出身的,被師傅修理甚至毆打的學徒生活也經歷過,但拿那些來比喻現在的環境,有甚麼意義,我也要說現在學徒都不肯讓人家打,真是草莓嗎? 這樣有點跟不上時代。
要加班費就沒獎金......,要獎金就沒加班費
加班費是勞基法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勞工為何不能要? 但獎金的確是看您開的條件而定,換句話說就是看你高興,雙方講清楚就好。總個看起來您是想施行責任制的意思,責任制請送勞工局核定,不是您說了算,您也可以說你能提供的條件就是這樣,再多沒辦法,OK,只要不違反勞基法我想是OK的,但說清楚就好,沒必要一副勞方始終要看您臉色的樣子...
您說來的人連一點基礎都沒有...請問有人逼你用嗎? 還是謀職者都是騙你的? 要嘛就是你提高價碼到您找得到滿意的人,要嘛就是面試時說清楚您要找的人跟給的條件,既然您內文都把條件說清楚了,怎麼後面又會抱怨倉管,店員,資訊師這些呢? 這不是很矛盾嗎? 您想表達的到底是甚麼? 因為沒有像你那個年代願意領個幾千塊任人蹂躪的勞工,所以你很不服氣嗎? 這是整個就業環境的改變,可是從您的文章裡只看到您不斷怪勞工貪心。
至於補習班的花招,另一碼事吧,您硬要扯在一塊大鍋炒...
freemandesigner wrote:
基本上所謂[設計助理]是有分等級的,我先前請的助理,約有二年經驗,先前也待過其他設計公司,我一開始起薪是2.5萬(週休二日,沒有加班費,但是個案獎金是毛利的5%,若日後能獨立接案,獎金是總工程毛利的10%),上班2個月,知道是可造之材,也很用心學習,2.8萬,3萬,不到半年就給3.2萬的薪資,太太生產我還給了近一個月的陪產假,我不知是沒有說明清楚,還是各位針對我文章所謂3萬薪資做文章.........
那我很好奇你先前的助理為何閃人了?
我猜是因為3.2萬依舊是個讓人接近活不下去的薪水
所以另謀"高"就
這樣的話貴公司真的有在"培育人才"嗎? 那這位培育出來的人才為何留不住呢?
因為設計助理不需要太強?
不值得花3.2萬以上來留?
還是只是想再找一個剛出社會的菜鳥, 用啥學經驗的大道理
凹他拿個兩萬二還不用加班費假日也可以上班
反正等他有點經驗自己會閃人..到時再找下一個便宜貨就好了..不是嗎?
靜思後,跳脫框架,換個角度,反而覺得這廣告是成功的,如果水電技師再增加設計繪圖能力後,職能價值也不同了!
「室內設計師月薪十萬」這詞彙如同仲介公司招募求職者常用的「年薪百萬、千萬經紀人」一樣,中間少了幾個字:「未來可以有機會……」!
到底該領或發多少薪水,求職者跟老闆之間也許都存在著對立性,事實上不少的公司的確也存在著「壓榨」的陋習,為什麼?一句話,業界的屬性及習慣!從業模式的僵化造成多數設計公司必須長期責任加班,此狀態也成理所當然了!
站在資方的立場,聘請新人存在著相當的風險,甚麼樣級職該給多少「起薪」,多數老闆們都已有定價了,看大家一直討論者薪水多少,卻忽略了對於老闆們來說,求職者必須「證明」其能力能帶給公司多少「有效產值」,如何證明呢?除非有相當輝煌的從業經驗可以驗證,不然得上了班才知道!
一件事或一句話,換個角度就變得不一樣了。對於求職者來說,你是「求職」不是「被挖角」,重點應放在「未來及發展性」;對於老闆們,把員工當「工具」還是當「夥伴」,工具是好用便宜就好,夥伴則是1+1>2。
一則廣告用詞,不同的立場去看待時可以氣死人,也可以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換個角度來想,如果一家公司的助理可以起薪三萬時,那也表示其公司業績一定是輝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