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保障設計師與工班的網路平台

我是外行人
如果工法、工序還有價格都透明,另外還有履約保障的話
我想我會很樂意使用平台
被抽趴總比被摃潘仔漫天開價還傻傻付錢好。。。
真懷疑樓主是不是這家www.dqpa.org 員工,你所說的架構完全符合這網站
底下的圖,就可看出消費者要付多少費用,二筆設計費跟工程履行


申訴是免費的,當然只能找消保官 PS:注意小字


工程有糾紛要鑑定,費用如下


最後協調不成,非得走法院。費用就是民事一審或二審的費用再加上文書公証費用
看到最後,羊毛出現羊身上。服務有價 慎選有口碑廠商
我了解樓主出發點是好意,希望能保障設計師,廠商工班,也能藉此獲得利潤達到三贏局面
只是網路零售跟裝修工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不能就這樣簡單的比較

再者
今天這個第三支付平台的功能,使用銀行期票票貼,止付就可以有一樣的效果,利息也不高,誰會想花10%的金額去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
相較之下銀行的保障肯定比較大,畢竟裝修可不是一般上網零售買賣的小數字
這些都是樓主要考慮進去的

與其弄一個設計師跟廠商的平台,我倒覺得可以捨去設計師這一塊,做一個業主自己發統包給廠商工班的平台可行性還比較高



真的有實力的公司不會找這一種沒有保障的平台
因為這一個平台本身是不是騙子就是一個問題了

想要 10% 抽佣
不如找銀行辦履約保證更有保障
account wrote:
真懷疑樓主是不是這家www.dqpa.org 員工,你所說的架構完全符合這網站


不是喔!我昨天才發現有這個網站。
不過我一直以為費用是1.8%,還是你找得比較清楚。

應該不是說我想的架構完全符合這個網站,而是裝修業界老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解決的辦法可能大致上就是這個方向。也可能過幾年也有人又冒出類似的點子來。


內斯特 wrote:
與其弄一個設計師跟廠商的平台,我倒覺得可以捨去設計師這一塊,做一個業主自己發統包給廠商工班的平台可行性還比較高


可是我想了一下,覺得跟直客做生意那是沒完的,比如說這桶油漆在店裡看跟在我家顏色不一樣,在桶裡面顏色OK可是塗在牆上就變淺了,而且乾了跟色卡也不一樣,我不喜歡不是我要的,你應該告訴我在我家看起來是甚麼樣子,這部分我無法付給你;比如說為什麼這裡有矽利康?我不要矽利康,我花那麼多錢找木工就是要都很合,你要退錢給我,因為你做的沒那個價值。比如說為什麼轉角這邊有填縫板?你們不是設計師嗎?如果都要留縫?要留那我自己就會做啦!你做東西的跟我原本規劃的都一樣,你憑甚麼收設計費?比如說這風化木怎麼摸起來這麼粗?我要風化木但不要粗粗的,我花錢就是要找專業的,結果你沒告訴我會粗粗的,你不專業我尾款不付。比如說為什麼這個原木有圈圈?為什麼這個木紋跟我在店裡選的不一樣?你是不是偷工減料?


專業人士之間有共同的語言和基礎知識可以互相溝通,但如果這個平台要做風險擔保、履約保障的時候,直客這部分不確定因素排除掉比較好 因為我發現打再多預防針,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很多做慣的、習以為常的,直客會有很大的質疑,甚至明知是常理但硬要凹。


我覺得內斯特的意見很中肯,只是有部分回在上一篇文章了。

內斯特 wrote:
今天這個第三支付平台的功能,使用銀行期票票貼,止付就可以有一樣的效果,利息也不高,誰會想花10%的金額去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


這點好幾個版友提了,只是我一直不想說破,因為這邊有很多末端消費者在。
當設計師某個案子,找了一間新的系統櫃、系統廚具、窗簾、衛浴設備業者配合時,到底可以退佣多少都心知肚明,而且還不知道這個業者做的東西怎麼樣,穩不穩?如果業者很爛或跑掉,設計師一點辦法也沒有,還要自己想辦法擦屁股。
今天只不過是將這原本退給設計師的佣金付給平台,但是可以看到這個業者的評價、以前的作品,如果這次業者沒有服務好,還可以給負評,讓他以後被其他設計師看到評價很差;如果業者翻臉擺爛或倒閉,還有平台負責處理履約。
設計師的第一次配合,只是少賺10%,但是賺到了保障,而且設計師發包的金額,跟設計師與消費者的沒有關係。
這個平台還可以讓承包商聯合採購,比如以往很多設備商都會推一次買3台、10台多少錢,平台可以讓這些承包商各自分擔一台的低成本,廣告成本也可以分攤,這個平台的各個承包商就相當於某個品牌的連鎖體系了;連鎖體系有的採購優勢它有,連鎖體系不足的彈性它也有,我相信價格是有競爭力的。更何況原本很多包商在跟設計師配合,那佣金、價差都是自己吸收、貼補給設計師的,對於設計師的採購發包金額根本無關。
就像在拍賣平台上買東西,yahoo收了3%手續費,很多東西還是比較便宜啊!

而且平台抽佣,第一次是10%,之後會越來越少,目前架構預計第二次5%,第三次4%,第五次以後都是3%;細節都可以探討調整。
拍賣網站上架要收刊登費,成交要抽手續費,糾紛還不理賠。
網路拍賣一開始也不被看好,覺得怎麼可能先付錢買還沒看到的東西。
拍賣平台現在假貨糾紛、詐騙糾紛仍在,但這些在拍賣平台出現前就有了,整個平台還是利大於弊,所以大家都會持續使用。

中國企業家王興說「如果你覺得你的行業跟網路沒關係,那一兩年後這個行業就跟你沒關係」
我覺得這是對的,裝修勢必也要跟網路結合密切,再說,將來預鑄工法、系統櫥櫃,甚至系統衛浴、系統配管都會越來越成為主流,就像設計師已習慣系統廚具取代泥作、系統櫃取代木工;將來在現場施工只剩安裝產品而已,這些既有的訂製商品,都是預先付了大部分費用,廠商才出貨的。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可是我以前總是收了9成才裝上貨車出貨的。
堅持舊工法的人遲早會被淘汰,因為已經開始缺人工、少子化,我們應該看鄰近的其他先進國家怎麼做,而不是堅持自己現有的才是好方法。
(此段話沒有針對性,只是順勢想到的)

不好意思我現在真的好閒,因為原本預計進行中、刻意排出時間來做的案子被擴大規模延後了。
所以可以每篇都都回

es_mato wrote:
真的有實力的公司不會找這一種沒有保障的平台
因為這一個平台本身是不是騙子就是一個問題了


前面有說過,這個平台預計不接百萬以上的case,尤其是針對單一工種的發包,能單一工種發到百萬以上的公司,挑的案子可能非三百萬以上不接,那它禁得起被倒帳,也比較不會因此就發不出薪水或工錢。

而且就算是知名公司,有些也是不斷在換工班的...要巴結它的工班跟免洗筷一樣用不完,不需要好好對待。

要說平台是不是騙子,有些工班還覺得設計師才是騙子,倒帳的一堆,前陣子我還發現有的師傅本來都配合得好好的,有一天我要介紹他給其他設計師,他馬上就說不接設計師的案子...我後來去問其他師傅,師傅說因為設計師會改、又懂得怎麼凹師傅,所以如果有散客可以接,就比較不想配合設計師,利潤差又付錢慢。


es_mato wrote:
想要 10% 抽佣
不如找銀行辦履約保證更有保障


但大部分的發包者都很懶得去搞那些,有這時間不如去接下個案子。
如果使用平台,跟承包商看工地議價都正常程序,只有合約去弄個三方合約,履約保證就有了,對原本的流程沒有太大影響。
對於承包商的審核、抵押品,平台早就預先做好,不用為了自己這個案子要用就去跑一趟,畢竟也不知道下次還會不會跟這個工班配合。
忽然想到一點可以給樓主建議

有些設計師會因應現場,臨時要加一些東西(簡單的說就是做客變)

這部分增加的,平台也能同步處理嗎?

像是原本預設全貼地磚,後來臨時屋主要求房間必須要木地板

地磚能退貨的話,那款項的流動?

新增的木地板,款項的增加?

這部份如果能同步處理那就更好了,最好把客變的規格也寫得清清楚楚,避免之後來灰


還有就是工班很重要

新人設計師可能拿別人的案場照片當自己的

工班也可能拿他師父的案場照片當自己的

而有口碑的工班也都有固定配合的設計師了

所以平台的根本,就是在素人工班中找出有潛力,有實力的吧?
想法不錯,但是依照台灣市場我覺得這塊很難做起來

萬事起頭難,最難的是怎麼讓消費者對你信任

信任你推薦的設計師跟工班,信任這公司的執行力

我也是消費者,如果真的做起來市場透明,我想我會很樂意使用

賴小謎 wrote:
想法不錯,但是依照台...(恕刪)


樓主的想法是建立設計師與工班間的平台~

基本上與業主無關..

藉由著平台雙方都可以了解對方的評價

平台是否能保障雙方真的要很仔細的規劃及討論~@@

-----------------------------------------

BTW~

我也是"曾經"常跟設計師配合的清潔及美容工班..

現在是沒空接任何設計師的案子~

手機現在很方便~照片影片錄音都很容易..

容易取得證據來證明評價真假也是一種方式~

我覺得評價的意義大於平台的履約保證..畢竟~好工班不好找

付款明確的設計師更難找阿~!!!
為了防止行情被破壞... 為了守護施工的品質...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小工頭... 悲情小工頭..... 我是穿梭在知識+的嘴砲工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