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很多室內設計師,甚至知名的都有...不敢說有沒良心,但通常有點水準的設計師到後面變成並非一般普羅大眾消費的起的,因為有風評有口碑後變成要挑案子作,基本起跳沒300萬以上不接(這是我最後聽到的價格約10多年以前)......我是覺得啦..一般人怎可能花到300萬以上裝潢?會花到300萬以上的通常房子空間大(好發揮),裝潢材料好(質感有)想必設計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差到哪....這大大降低了設計師動腦花時間的精神不信,有空多找幾個設計師的作品你會看到,甲/乙/丙/丁案..其中將甲內的"某區塊設計"搬到丙來用...丙搬到乙來用..乙搬到丁來用..以此類推.....就跟拼樂高一樣.然後就是無論啥設計師..."一定"賺你建材的回扣!(提高報價),要記得..業主委託的越多(傢俱/廚具/音響/造景...等等的)讓設計師經手的越多回扣拿的越多...至今我還沒遇過有一位不拿的!(賺最大的就是設計師幫你所量身訂做的傢俱)設計師真的只賺設計/出圖跟監工費嗎?我不知道這樣的現象是不是只有在台灣有?切記...花的越大,委託幫忙買/選/挑的越多,就被賺的越大.....
如影隨行 wrote:設計費和監工費等報...(恕刪) 如果真的只有設計費與監工費用,請問爾後是否不用保固?油漆有問題找油漆?水電有問題找水電?系統櫃有問題找系統櫃?五金有問題是找五金嗎?以上通通有問題還不是找設計師?!我想請問各位網友,室內設計規劃含設計費與監工費加上所謂的回扣好了總金額的利潤是幾成合理?(不管金額的高低來說)當然啦,我不是設計師,但是也算是相關行業了,不過真的看很多,可能這行金額很大,所以凡事被放大看
benterly wrote:如果真的只有設計費...(恕刪) 設計師就是統籌者從上到下當然含所謂的保固,但我不懂這跟拿不拿"回扣"扯的上任何關係?就說我遇過的好了,建材拿所謂的回扣(其實是低價高報因為一定有這層認識的關係),另外是家具家電..一樣拿回扣(介紹費)但東西壞了,設計師一樣要業主自行找店家保固...因為服務太周道一定被懷疑的.....
如影隨行 wrote:設計師就是統籌者從...(恕刪) 恩,設計費用監工費應該是不含保固的,因為凡事都找設計師所以會拿回扣,因為保固都是設計師(其實不算拿回扣,因為自己接案與報給設計師費用是不同的,所以幾乎問到的價錢設計師應該也不會比較貴才是,因為廠商都有便宜給設計師了)跟政府官員拿回扣那種是不一樣的(拿了就沒他的事情,改天要標工程他才會過來)如果室內50坪,總金額250萬設計含監工費用相加算8000一坪好了50坪的監工與設計費40萬,其他不賺250萬總額只賺40萬.............請問各位網友合理嗎?利潤是16%而已?!所以我才會問一下各位網友請問總金額幾成是合理?要回答前想想自己的薪資拿的合不合理22K薪資合不合理一盤冷凍豆腐成本算20~30好了,賣你兩百合不合理
如影隨行 wrote:無論啥設計師..."一定"賺你建材的回扣!(提高報價),要記得..業主委託的越多(傢俱/廚具/音響/造景...等等的)讓設計師經手的越多回扣拿的越多...至今我還沒遇過有一位不拿的!(賺最大的就是設計師幫你所量身訂做的傢俱) 在進貨成本上提高報價之後做為售出金額叫做「回扣」?這個「回扣」的定義太詭異…基本上…如果並沒有經手、在不需要付出人力、物力成本的狀況下,不勞而獲取得的酬金才叫做回扣。既然委託了他人經手,經手的人就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成品的品質控管、、瑕疵處理、保固維修,怎麼看都是工程承包者在付出了服務之後,所應該計收的合理利潤,和回扣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想…應該沒有人傻到以為進7-11去買一包50元的餅乾,心裡預期7-11的成本就是50元,而沒有在進貨成本上提高報價賣給你吧?所以,RAY不但像如影大所說的,凡是經手一定會賺取利潤之外,甚至是擺明了告訴業主我就賺你這麼多。譬如業主買了一個和成的馬桶,RAY就會明說:我購買和成的進價成本是4折,但是我賣給你的含安裝價格是6折。如果希望設計師在建材、工程上不提高報價,那當然就應該是業主直接發包,僅委託設計師提供設計圖的繪製與監工就好了,施工責任不在設計師身上,我當然就不會在建材、工程上提高報價,這不是很合理的一件事嗎?
或許說的材料部份"回扣"是嚴重了些,但...如同上面我談的,我知道的有名氣跟沒名氣的設計師跟其他的店家配合的合作關係都是有拿趴數的,這就是回扣吧?(家電.家俱...等)至於建材部份以大部份的業主應該都認為你設計師(或統包)常拿這些材料且身份關係拿的一定是比一般消費者便宜的,(無論是在關係上或是量上面)只是如果沒反應在價格上面坦白說只不過是業主不想深入計算(較)這些,因為房子施工等都交在你的手上了,並不是說這樣收費是正常的吧?我不清楚在國外算常態嗎?(雖然此現象不只是設計師,統包或是師傅大多也是會賺一手)但我個人是覺得這部份是很怪異就是了...你該有的專業該付的錢也給了,師傅該給的工錢也沒少...所以只要材料或任何購買的東西經過你們一手就又要被加一筆?然後再被解釋成這是保固費或是服務費或是因為我拿的比較便宜所以這是本來就該得的報酬?ps.先聲明沒有仇視設計的行業,純討論業界的常態習慣合理與否....其實在台灣我想這情況不只這個行業是這樣...修車廠,美髮店等好像都是....除了賺工錢還賺材料錢一手...
bigpiz wrote:在進貨成本上提高報...(恕刪) 譬如業主買了一個和成的馬桶,RAY就會明說:我購買和成的進價成本是4折,但是我賣給你的含安裝價格是6折。這樣也有點怪(雖說常態就是這樣..)這之中設計師的角色多拿了一些錢,(而非施工的師傅,施工師傅的安裝費一樣也是業主出的),然而所謂的施工責任?如果往後施工上出了問題,不也是師傅來處理?如果往後產品出了問題不也是廠商來負責?設計師就只是聯絡他們來處理的那個人吧.所以說這是設計師拿取費用的理由?那監工費是付假的嗎?如上樓所述...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