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白玉石』一問 (花了十萬元,簡直要讓我氣到吐血)

吐黃是指石材中的水泥或是其它東西遭到污染 導致顏色由底部慢慢滲透出來,
不過板主這情況比較像是吃色.....就是噴漆及其它木作 所使用的化學顏料(甲苯,松香水,香焦水,強力膠之類的...化學合成的東西)滴在上面,
導致石材將顏料吃進去 基本上.....這2種都是沒救的,
至於坑洞部份 都是在裝潢好以後 屋主交屋以前 會整個重新美容過,
理論上是不會有坑洞出現的.
回樓主

上面很多人 說很多 其實熱心 但都說錯,那些人 很多自己根本都沒買過石材,也說一堆

水晶類 的石材 - 本來就是會有坑洞 (天然就是如此,且不好切 易碎)

大理石 的石材 - 要光滑 拋光 就光滑了,有分 需不需要 拋光 看設計師 or 客戶自己決定(有些就是要自然的美)

坦白跟你說 台灣石材價錢很亂 沒一定 原因是 天然就是如此,有標準價錢 但是消費者買到 價錢高低差很多

不能光估你用幾才,因為 你買時 大板一片幾才是固定 用不到就算廢料,錢還是歸你

還要 + 加工錢 (指切割 和 作保護美容) + 石材運費 + 現場師傅拼裝費 + 事後美容費

一我經驗你的問題只在 切割太多塊了,照理只要 3-4塊 就好 比較氣派好看

這一篇對你有幫助
本來也想來噴點實話..
沒想到被樓上的講掉一些了= =
小工頭我也來講一下吧.....
第一..才數亂算~這點大家都抓到了
第二..分割太多塊(目測幾乎只需一片大版...四塊分割)
其實~這樣對石材廠的單價有可以壓低..嚴重懷疑是拿剩料拼湊而成
因為阿.....晶玉石幾乎無紋路能對花....
第三..依小工頭美容的經驗來看(不多..才五年多= =)..膠體造成的吐黃有跡象可詢...
但依版主給的照片看來...真的滿像因為水切而讓礦體產生黃變...
第四..石材無所謂潑水處理~而是防護處理..最新工法為六面防護...一般都以水性為主
約三個月至半年會退光光= =
第五..牆面縫隙處理有兩種..1.無縫處理:膠體填上縫隙中~全面整平研磨迴光..成果:縫的高低差完全平順
2.膠填縫處理:膠體填入縫隙中..直接只對縫隙做膠體美容~摸得到縫(可遠觀不可亂摸也= =)
第六..以淺色晶石類石材填縫劑挑選來說..目前小工頭只知道兩種膠體是不黃變不吐油
1.Epoxy 2.UV膠(85d以上可拋光等級)...敢用矽利康填縫..小工頭只能說設計師心臟很大顆...
第七..晶玉石類要完全無坑洞..不可能= =...挑拋光磚貼比較省事@@
再者...挑石頭不都是到工廠挑嗎= =?挑中哪一塊板就能當場下訂及做上記號不是嗎= =?
為何還會為石頭表面坑洞而驚訝??
第八..吊色不光只是雙氧水....有時...雙氧水只會讓黃變更加嚴重~慎用之= =
第九..刮傷跟縫隙可要求當場修復....縫直接挖掉重補~不然...換縫變色給你看...
-----------------------------------------------------------------------------------------
最後...中肯的建議~黃色暈染部份不建議吊色處理~說不定~越吊越慘(左看又看~還滿像自然黃的= =)
刮傷及填縫請廠商美容~要求膠體不黃變材質~填膠前請先上水性防護劑以達隔絕膠油引起的病變
p.s...以上只是經驗談啦...多有得罪~見諒...
為了防止行情被破壞... 為了守護施工的品質...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小工頭... 悲情小工頭..... 我是穿梭在知識+的嘴砲工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