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裝潢)怎淪筆戰收場?


silentocean wrote:
我只能說:「找到專業善良的設計師讓你上天堂,找到不專業又惡質的設計師讓你住套房...」


+1


我的設計師就很好~
以前我對設計師也是有點感冒
但是你們業界不乏人才兼好人
你這樣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想問的是,你覺得你的老闆惡質,卻跟了他15年??
想必你也是噱很大吧?!
15年後你才跳出來抱怨這事
是突然佛心來著的?
還是最近被減薪?強迫休假?
不爽?
你多有道德?!

我只看到我的設計師從3月底到現在幾乎沒有休息(包含周六日)
每天都到現場幫我注意有沒有瑕疵與遺漏
我一講哪裡有問題,他馬上修正不含扣

你如果是真心反省就離職吧~
別幫著你那個賺很大的老闆與花很大的老闆娘賺黑心錢囉~
小弟是中壢某夜市大學室內設計系畢業
不過往後若自己要買房子
應當也不會過度裝潢

著重點應該會是在環境的溫度溼度控制(空調)
影音家電的聲光效果
居家安全的監視與保全
以及廚房用品的等級上面
最後才是家具

至於把錢砸在非防火材料的華麗裝潢上面
只要一想到平時的清潔保養與10年後老舊要敲掉重做的困擾
就毫無興趣了~
小弟是個懶鬼啊~

基本上室內設計業是一種起步成本非常低廉的行業
只要幹一陣子熟識工班, 廠商與案源即可出來自立工作室
生財工具為含有AUTOCAD的電腦一台
電話傳真各一支
當然這也不是說要做到大規模是簡單的事情

國內對設計師資格驗證也僅停止在可有可無的"室內設計師證照"
但一般人找設計師根本沒有在看這張紙
其考取難度也和建築師完全不能比
換句話說~一堆不懂法規的雜牌設計師正在消耗你數百萬的預算而打造可能無法通過消防法規的裝潢
若往後數百萬價值的裝潢成為快速助燃的材料
這感覺一定相當詭異吧~
也許往後來個裝潢界的921政府才會覺醒............

裝潢分成心裡滿足與物質滿足兩方面來說可能會簡單一點
心裡滿足因無法量化=>無價 (純粹是自爽度的問題)
而環境面的物質滿足則是可以量化的=>從人因工程的家具設計到環境控制......(可算出最低滿足的價格)

要花多少前在裝潢上
也許要看業主在心裡滿足與物質滿足上的內心拉鋸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kino1970 wrote:
終於等到反方出現了~...(恕刪)


什麼反方意見
你根本跟詐騙集團無異
還高興什麼反方意見

還是那句老話
無恥至極
呵呵 你正在摧毀一堆人花大錢做的美夢呢
難怪你被炮的這麼嚴重
不裝潢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空間比較大
一直覺得把寵物擬人化的人,其是是心靈很空虛的人,因為他需要有個人(或者動物)對他搖尾乞憐
sake1901 wrote:
不裝潢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空間比較大(恕刪)


  不一定,有的因為隔間隔得多,視覺上空間還更小;又或者沒有適當的收納,東西亂堆,看起來更亂更窄...

  裝潢跟不裝潢沒有一定的對與錯,但若要強壓另一方,說什麼戳破美夢云云,我覺得這些話都太過膚淺,只能聽聽就好,不要認真...
雖然不明白你為何這麼說

但是我還是找設計師

因為老房子管路牆壁通通要重弄

自己搞可能比較省

可是時間精力可都沒辦法負荷....

如果能找到適合的設計師

錢還是要留給別人賺

想想女人買衣服

1件1000 跟1件10000差多少

光材料會差那麼多嗎?

可是還是有人會買不是嗎?

只是裝潢設計這行業

動不動就好幾百萬罷了

存心要騙的話

跟仲介一樣好賺

板大要是真的是設計師,絕不會講這種話,一般設計師大約可賺20%的總工程費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賺頭,但實質的風險與工時沒有踏入這行是看不到的,只是這行業裡確實有很多不專業的人號稱自己是設計師,破壞得很多的該有的市場機制與設計師的形象。

設計師承擔的風險有:
1.遇到不良客戶收不到尾款(常常十件案子裡有一件會遇到這種問題,不是做不好,是遇到超級龜毛客人,往往是才花幾十萬卻要求有豪宅的感覺貨品質)。
2.遇到不良工人施工品質差(不是監工不認真,有時真的是防不慎防)。
3.客戶要求追加但最後賴帳。
4.客戶經常要求免費的工程。
5.被客戶告,官司纏身。
6.工人工地裏出狀況,被要求賠償。
7.趕工趕到爆肝。

還有很多。
裝不裝潢這種事是很個人化的啦~

錢夠多、口袋夠飽的話,裝潢也是無可厚非的。

不過很多業主並不是對於裝潢的"內容"與"材料"還有"施工品質"那麼下功夫去研究

懶得動的業主通常只能乖乖當盤子交交為數不小的學費,還會覺得自己賺很大

如果用心一點去注意所謂的設計師or承包商叫的材料與施工內容

該省的省,該換的換,不要只是讓設計師or承包商單方喊價的話,就會省去不少銀兩

只是通常錢多口袋深的人都不太會去介意這些"小事"

總歸一句

有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台灣經濟就靠大家的消費來支撐了!

哈~
我來講一下好了,
不巧剛剛好小弟認識一些設計師, 不是裝簧師.......

普片室設業分裝簧跟設計,
而裝簧師本身並沒有設計的概念, 但篇篇設計師沒有裝簧的能力,
因此台灣的設計師都有自己的裝簧班底,
但裝簧也會自己去接案, 因為手中有設計師做過的圖,
所以他基本上是不用設計費的, 因為裝潢也任為自己是室內社計,
因次也會收設計費用, 因為設計師過去的圖你家不能用,
因此還是要改一下圖, 改圖就要收費.
以上是裝簧的角度,

設計咧, 有聽過科技始終始於人性,
同理, 設計也是因人而出發,
就像樣品屋, 很漂亮, 不違反力學, 他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但他符合你的生活嗎? 不, 因為一點收納空間都沒有,
住家並不是旅館, 你也不會只有一箱行李跟著你,
因此設計師就要了解你的生活,
為你設計符合你生活的須求.

而設計師的另一個最大的功能就是要能提供你須要的解決方案,
例如,
五金, 今天可能你關門是屬於粗壯型的, 一般五金是無法給你這樣蹂躪的,
因此以設計師就要知道甚麼樣的東西才能符合你的須要, 又是你可以負擔的起的東西.

但是, 很可惜, 這位設計師跟我說, 篇篇台灣這樣的設計師很少,普遍都是以裝潢為主,
真的想到主人的設計師有多少, 大部份的設計師都是以自己的想法為出發點去設計主人用不到的東西,
不外乎就是出國看到了甚麼好東西, 或是在雜誌看到了甚麼人設計不錯,
就拿來用, 當然收邊收尾是可以有一想巧思, 那是一個設計者的細膩度,
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大家都是抄來的, 這樣有甚麼資格說設計??

有看過日本的改造王, 一定可以有很深的體會, 上面的設計師一定都是以家人的生活為主,
會在其它的部份加一些設計者的巧思, 好比一個門可以利用便成一個擺設品, 讓全家人懷念50年的變遷,
說說吧, 台灣有哪個設計師有這樣的細膩.

所以我不反對原po的話, 但確不認同你看輕設計.


以上.
裝潢, 也不過是要讓房子能更符合自己居住的需求
這個才是重點

如果, 沒有先思考自己的需求, 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
就貿然找設計師的話
對任何設計師, 也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自己也不會滿意

有時候, 看到這樣的主題/內容
都會想一想......要不要回覆
但是01最近真的越來越充斥著無營養的內容
深度的分享越來越少

我知道我也不過是加入了嘴砲的輪迴當中
但是......還是希望這裡能夠再度回到一個比較正面討論的氛圍當中
共勉之~~
I am inspector GADGE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