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ok700i wrote:
首先 , 就像我們學一個東西都熟大概要 1 個月左右 , 若有問題 , 晚上還要熬夜來做測試
測試 OK 才可以上線 , 上線部分還有分熱機週期 , 暴力測試 , 等等 ...
你做一個系統架構的時間大概是 2 個月內沒問題才叫完全 OK
大大說的沒錯,我也同意您的觀點。
一套軟體的是經過多少人的心血跟測試來完成,到客戶面前,呈現出最完美的一面,幫客戶解決問題,幫客戶假設可能發生情況跟做嚴密的測試。若真有做到,這套軟體便宜,因為那是客戶需要的。
另一套軟體也是經過測試,但是 沒有抓到重點,每個工程師為了抓bug,忙到連家都回不了,測試人員也因為bug太多,導致交期延誤,一堆人為了解決問題,累的跟牛一樣,最後 還是交給了客戶,但是 經過半年,因為有些假設性的問題沒考慮到,在加上服務不好,問題東推西推,導致客戶不得已,只能尋求其他廠商協助,重新開發。這套軟體算是貴!。
一套軟體的價值不是在於你有做過多少 分熱機週期 , 暴力測試 , 等等 ...的測試。
而是在於能否已經幫客戶討論問題,假設問題及解決問題,若是有達到了,這套軟體無價。
若是問題一推,還跟客戶說我已經做過很多嚴格的測試,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花很多時間去開發這套軟體,在加上態度不好,不承認自己的問題,那這套軟體就是廢物!
一樣的價格,一樣功能性的軟體,一個物超所值,一個之後變成廢物。你說哪個貴哪個便宜。
margok700i wrote:
再來 , 就已佈網路線來講 , 我報價一條 1100 不限長短 C.5E , AMP 的線 , 三叉鐵殼網路投
專利護套 , 你覺得這些成本誰要付 , 還有含網路佈線圖 , 還有經驗的佈線
一樣是兩條網路線,C.5E , AMP 的線 , 三叉鐵殼網路投專利護套。
一條在拉線之前,有詳細規劃路徑,佈線,壓線確實,之後也做了詳細測試,測速等等,有達到客戶的需求,那這條線便宜。
一條是現場東繞西繞,因為路徑沒規劃好,導置拉線困難,也沒避開干擾源,也因為壓線不確實,也沒測速。只是網路有通(燈有亮),之後問題一堆,時好時壞,那這條線 算是貴,因為他是廢物!
雖只是一條線,他的價值不是在於你用了多少好的材料,而是拉線者的 "專業跟職業道德"。
記得十年前,跟幾個日本技師下南部做設備維護保養。
那個日本人一到工地,就兢兢業業的,解讀數據,查資料,查管線,爬上爬下,每個接點,每個套環,每個開關,一個一個仔細檢查。
另一個台灣包商就在旁邊晃,東看西看,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他也是把所有機械看過一遍。
之後,在閒談中,跟日本技師聊了一下,問他 有需要這樣檢查嗎?有些已經確定沒問題了,應該就不用檢查了吧,不然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也會很累。
他的回答 讓我記憶深刻
"那本來就是我該做的,不是嗎?"
後來,翻譯私下跟我們說,日本技師很疑惑,我們為何會問這樣的問題。
確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