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在設計師沒簽設計約前都不給估價單了嗎?


eatpot wrote:
最近找了4個設計師...(恕刪)


你是奧客無誤啊!
我是設計師。
eatpot wrote:
最近找了4個設計師...(恕刪)


所以才說室內設計這行真的是不好做
原PO一次找四家
代表有三家的辛苦是沒有所得的
如果你是設計師,沒簽約的情況下,你會花多少力氣去服務這個客人呢?
正在裝潢房子
找了二家設計公司
我給了大概各50張其他設計成品 希望風格方向定調
見面溝通二次

第一間 畫了平面 給報價單 不太細 大概40樣
第二家 畫了平面圖 討論三小時調整細節
報價單三日後給

室內40坪 三加1放 參考看看

eatpot wrote:
我是樓主
先統一解釋一下我拿到的這間估價單
是這樣的,我請這四位設計師丈量後,都把我的需求表、希望的平面圖、以及我會用到的家電尺寸都給這四個設計師。(需求表含工法例如油漆幾底幾度、廁所防水高度與幾層、窗戶灌泥幾公分、成員使用習慣、需要的匯排流電箱p數與各空間迴路等等...建材用哪個品牌的哪個型號,管線與矽酸蓋板材質等...都寫上;然後平面圖是用floorplanner畫的,大概畫了10張希望的,並請設計師去修改)
所以我拿到這份估價單其實是綜合了我的平面圖、每個空間需要的建材、以及施工工法,並非有部份網友說的"連個剛開始的格局都沒討論好要怎樣估價"
我只是覺得目前設計師的反應,跟我在網路爬文大家說的"請拿至少三間報價的估價單來比較後再決定你要哪一家設計師"差得有點多,感覺有點疑惑。
統計了一下討論串與私訊信箱
覺得簽約前可以拿到估價單 對上 簽約後才給估價單,大概是3:7
所以也就是大部份的人還是覺得不會在簽約前開估價單
那這樣就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我沒空自己找工班,只能完全找設計師


其實工班,跟設計師中間還有一個職業叫統包,他們不是專業的設計師可以幫你找工班並協調人員施工,還有包監工。

但是找先包,其實也有運氣成份,所以裝潢糾紛滿多的,也有部份的裝潢蟑螂存在…
sdwjane wrote:
其實工班,跟設計師中間還有一個職業叫統包...(恕刪)

找統包不是不可以,但是自己要有繪施工圖和基礎建築監工的能力,不然統包又沒有收你繪圖費,而且施工工法和叫料就變成自由心證。
我的經歷~
新屋~建商平面圖自己畫一畫家具擺設規劃,做一份powerpoint貼一貼網路上查詢想要的風格。
找了五家設計師,一家是從設計就開始收費要到設計完成才給報價,因為最後總價是未知數就跟他說掰掰了。
其他四家都是第一次談規畫、風格,第二次設計師出平面圖討論定案(因為新屋都有cad檔也不需要丈量)
第三次設計師就會給報價單,接著就是好貴看是要減哪些東西或是跟設計師說天花板一坪怎麼那麼貴等等再做討論。
最後議完價後簽約,一般廚櫃、電視牆等等固定尺寸的東西價錢就定了,電路規劃、最後補漆要後面視總量而定,
所以只有標上單價,做完再加上去。
所以很多設計師會給報價單阿。
至於不給的就像從設計費就收的,他們的設計師覺得從頭開始規劃會提供不同的規劃思考,也就是會打破現有格局的規劃
給你兩三個提案,所以要等設計完才給報價。

hsubruce wrote:
我的經歷~
新屋~建...(恕刪)


對~您的做法跟我很像
我也是自己先畫好並把需求與風格列好
希望有個初步估價單


可是怎麼我來mobile01後發現

"你沒簽設計約就要估價單,你就是奧客"
eatpot wrote:
可是怎麼我來mobile01後發現

"你沒簽設計約就要估價單,你就是奧客"...(恕刪)


因為很多設計師都在做白工,也就是業主拿了一堆設計師的報價單在比價,最後的得標廠商都不是他,所以就上來貼奧客。

站在業主的立場,當然是貨比三價不吃虧。

站在設計師的立場,設計是很講藝術和天分的,藝術和天分怎麼可以用市俗的價格訂定呢?
Amanda2008 wrote:
但每個案子裝潢材都不一樣,
我們也要打電話去問去了解吧~~
當然,沒理由要我們做白工囉~~


這個說真的經驗不足才需要到處問....
至少常用的幾種工法材料心裡都會有底....
而且幾種工法和材料都可以先給業主參考...
你要雞腿飯就是90....改吃排骨飯就是75.....
在講解一下雞腿肉質細所以比較貴....排骨肉質比較粗所以便宜....
客人想選便宜排骨飯...但是吃一半說不好吃要改雞腿飯...
那就補15塊....或是告知排骨飯已經吃了所以不能退
要改雞腿飯要另外買付90....
該怎樣就怎樣...照實報價...

我不知道估價到底有什麼難的....
唯一解釋就是有些人怕做白工...
所以連蓋略的構想都不想想
粗估價格都懶的做....
講真的出來做生意....這種格局保證不會做大...眼光太短

前面也很多人講了
在別的行業別....這種白工是天天做
但是因為態度和服務...
客戶是正成長的...

eatpot wrote:
對~您的做法跟我很...(恕刪)


我是設計師,我不會覺得這樣的人是奧客

而您的做法很正確,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風格

但關於初步估價單,只能說您這樣做不是CP值最高的做法

因為

第一、您限制了一個門檻,對之後的設計有所限制,最好的設計是因地制宜,只有進到工地後才能體驗到的現場空間感和光線甚至風
而這些等等都可能會增加您的預算,當然也有可能減少 (比如現場光線足夠,那您就省了一些燈具配線),這些都是3D軟體模擬不來的
而我們也只能拉個預想的中間值(或者有些人會刻意拉低)報給您

第二、設計專業和工程專業不同的地方在於工程是專精於解決問題而設計就我認知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當然現在台灣的設計風氣普遍偏向於工程,害怕產生問題,而我是設計師,我會想辦法在您的空間中產生一些味道,而這些手法很多在工程部分都會很像是多此一舉,那就要問一個問題了,您是要一個可以"住"的房子 ? 還是一個有"設計"的房子呢 ? 當然關於估價為了怕被您比掉,我只好選擇前者

第三、在業界最常遇到的就是業主拿一堆案例來,而那些案例目測都是幾百坪,而他的房子只有20~30坪!? 或是裡面都是原木,結果他的預算只夠用貼皮 !? 用簡單的方法當然可以造就很漂亮的估價單,但您也許不知道,其實設計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我可以在大方向用比較高級的材料,在小地方則用便宜的材料,幫您節省預算也不會讓設計看起很便宜,但這設計如果沒有用力做進去,我又如何知道那些地方能省呢 ?

我不會像其他設計師一樣感嘆環境說別人是奧客,我會希望我的業主能和我在同一平台上談

所以我們公司的設計費比較高,關於施工甚至業主想要自己發包我們也可以配合

我比較感嘆一句話

設計師就用 "設計" 賺錢吧,至少我是這樣

初步估價單不是不能給,只是為了怕影響觀感通常都會刻意壓在初步估價單的範圍內,其實已經喪失了很多可以得到更好效果的機會了

這樣您說消費者有沒有吃虧呢 ?

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個信任的設計師,把設計討論到一定程度,也了解業主的預算範圍,再一步步的完成估算

而我認為達成業主要求是設計師的基本能力,除非業主是刻意來刁難的...那我也會毫不猶豫選擇業主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