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報價都報總價的, 其實包商(師傅)應該有個底, 比方你說我要換某某漆料, 師傅會跟你說那這樣要加多少錢.
現在資訊太發達, 很多東西我們自己查的到很多, 像是材料一桶或一個單位多少錢之類的, 還有可以問到通常工資多少, 然後試著去推算報價合理與否, 像原PO反推工資覺得太貴這樣
我覺得找其他家報價當然是辦法, 只是有報便宜的也不表示就真的好, 因為師父師傅施工細節我們不太可能都詳加規範在合約裡(喔不, 通常這麼簡單的油漆工程不會打合約), 還有些細節的用料(批土, AB膠). 再來最不可能量化的就是師傅的工藝
你今天找來某B廠商, 他跟你這樣報價, 屆時實際來施作的工班是否都技術成熟, 不一定
但同樣的, 報價貴的是否真的就品質保證?
還有一點有趣的就是, 應該要用統包, 還是材料+工時?
不同報價方式各有優缺, 也都有其難度
統包就是我大方向跟你講好, 例如主要的關鍵漆料跟施工工法講妥, 你給我報一個總價, 大家講定一個預定詩作天數, 然後做到好. 如果因為連日大雨導致濕氣過重而影響工程進度, 那麼待天晴後廠商是否叫的到更多師傅來施工趕進度也是要看運氣.
材料+工資的報價方式比較透明, 該用幾桶漆寫清楚, 誤差個 1~5 桶(看總面積)可能算是合理, 但難就會難在工資, 工資要怎樣計算? 計時? 計量(面積)? 以計量來報工資也可以算是統包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