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收穫不少.
印象最深是這段話:
懂室內設計者不懂音響
懂音響者不懂電腦
懂電腦者不懂室內設計
在台北住了將近幾十年的小公寓
真的,台北不比中南部寬敞,常戲稱台北人在居住品質方面簡直是末等公民
時常有一種感想,是不是因為台北人通常為住而住,而捨不得在自己的窩方面花些預算?
當凌亂的室內空間進而影響人的心情及潛意識後,反映在外的可能就是一種解放感,防禦心,排擠心,
猜疑心及視而不見的膚淺言行...等諸多脫序行為.
實用簡潔的空間應該可以使人沈澱心靈之用吧?
開版大大連地板都選用玉檀香,也許只是想在喧鬧的信義區中找尋一方淨土而已吧?
看得出來,對於自我空間的美好追逐不也是對於外在環璄的一種我我救贖.
且更是一種原動力....驅使著自己往更深一層的設計領域鑽研.
突然想到,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後面不必多說.
義大利的園丁,可以小小一方私人花圃每周變換一種花樣,且一輩子鮮少重覆過.
當台灣的設計還停留在比誰家接的案子多,誰的規模大,誰拿的獎項比較多時.
我不免常常想到,這種比較的心態難道是設計界的終極目標嗎?
設計,是在和人家比?
還是從自己的獨立思考中,坦然面對自我的真正需求所發掘的真正解答?
裝潢,古老一輩是為了在親友面前炫耀
現代一輩,更多是為了自己纔對吧?
不去真正思考自己所要的,也許找再貴的室內設計師同樣也是住起來問題多多吧!
看完這篇後,我開始問自己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室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