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台北老宅變身專業錄音室加住宅

rue Rennequin wrote:
在台灣看過許多設計師的裝潢都令我不甚喜歡, 複雜的天花板造型, 間接照明, 系統傢俱, LED背光電視牆, 木作櫃子, L型沙發客廳...等等, 大部分人家的裝潢就像套公式般大同小異, 多餘而缺乏品味. 再加上想要做一個錄音工作室的格局特殊


整個裝潢其實就是住家和工作室湊在一起
工作室看來還不錯,但整體倒也沒太大的驚豔

樓主的錄音室裝潢不清楚和其他錄音室有什麼不同
倒是利用書櫃遮避垂直牆角、陽台鐵窗種花種草、文化石牆面、軌道燈、拉門、柚木傢俱、儲藏室的隱藏門、乾溼分離....
這不是一般裝潢案例常見的嗎?
和樓主所講的「裝潢就像套公式般大同小異, 多餘而缺乏品味」
請問有什麼不同??

另外主臥靠窗的天花板上那應該是樑不是窗簾盒吧?
若是樑,不想做造型天花板修飾那沒意見,
若是窗簾盒(好大一個),那...還蠻醜的,倒不如裝窗簾桿就好。
還有影印機或印表機的碳粉、溶劑、臭氧對健康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可以的話還是不要放臥室比較好


其實就是鼓吹大家不做造型天花板之類的,擋人財路,才會被那麼多人嗆。

FBL wrote:
另外主臥靠窗的天花板上那應該是樑不是窗簾盒吧?
若是樑,不想做造型天花板修飾那沒意見,
若是窗簾盒(好大一個),那...還蠻醜的,倒不如裝窗簾桿就好。

那個看就知道是樑了,因為樓主做了大幅度的陽台外推,所以本來在牆上的樑變成在中間了。
實話實說的分享,沒有謙虛做作的好文,喜好明確有見地,能付諸實行,且無遺憾的生活其中。讀文時我是處處感動,心有戚戚。卻又每每搥胸,心有淒淒,何時才能得償所願,不被XX師"設計"了。
怎麼會~ 宣傳一下自己的錄音室 有什麼不對~ 要是我也會這樣做~

另外附上一下自己錄音室 錄製的作品給大家聽~ 這樣是貼心 是專業~

不然畫面在好看 沒聽到聲音 也很.....



dktw wrote:
樓主前言敘述,我是覺...(恕刪)


老實說,剛開始看文章時其實沒那麼多感觸

但看到各種回覆後覺得用詞用語的確是門學問,「品味」這兩個字可能是導火線吧

有些人可能認為是小事,但卻是別人無法忍受的點,因此摩擦就產生了

從整棟樓看來,一方認為樓主分享很辛苦,假如不喜歡可以直接離開,何必留下負面留言

另一方認為難道論壇規定只能留下正面留言嗎?難道批評就一定要有建設性嗎?

就好比有人到不喜歡的商店會直接離開,有人卻會在商店中嫌東嫌西又不買,然後惹怒老闆

我倒是覺得雙方都無可厚非,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即可

至於文末所附的照片與宣傳其實也能理解,畢竟就連小吃店也喜歡放些名人的用餐照片

想要名人加持也是人之常情。

最後,我要說其實讓我驚奇的地方是google實景

樓主分享自己的住家兼工作室!
還有自己裝修的心情,是礙到誰呀?
不喜歡作天花板,不能說嗎?
連貼個藝人都被酸,也太那個了吧!
裝修很到位,也很漂亮說!
原來這麼多人跟我一樣
看完覺得不舒服呀.....呵

裝潢分享?廣告?Who knows~
你們好像已經裝潢好一段時間了
我有點印象

比較好奇是地板好像沒有架高隔音?
個人覺得地板和線路箱好像會比較容易串音
如果打鼓不會串那施工師傅滿厲害的
我看了這篇文章與回文之後,我覺得很多人跟我感覺一樣。
我很佩服樓主把原本那種老舊公寓大膽的做出放射式的規劃,把我也很不喜歡的長廊弄掉。
自己本身也接觸一點點錄音室這種東西,對於樓主在有限的空間把空間規劃這麼好,也很佩服!

至於很多負面的回文中提到什麼「老式的設計」,老不老不重要,爽就好。我覺得啦。
不過呢,樓主太過於強調他不想跟別人一樣,我覺得會讓很多人很不爽。
加上似乎低調但其實是強調自己的音樂實力與法國留學,更會讓人覺得有驕傲的架勢。
可是呢,一直強調IKEA的品牌,也讓我有點瞠目結舌,
因為IKEA在美國算是學生牌,我學生的時候沒錢只能去IKEA買東西自己組裝。
IKEA的東西視覺性不錯,但是材質真的是相當的差,樓主的品味一直強調自己使用IKEA很像不太搭。

文章中我最不同意的一張圖,就是鋼琴後面的床。
樓主說這是巧思,我覺得實在是相當的難看。那個床架看起來也很舊,跟整個屋子的設計感很不搭。
再者,當一個人在彈鋼琴,如果有人躺在那個床上,彈鋼琴的人就看到一雙腳在那邊。
躺在那邊的人也被鋼琴吵,這樣的設計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巧」思?
感覺像是不知道要放哪裡,隨便塞一塞的感覺。我個人覺得是整個房子的敗筆。
但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樓主也不必生氣。

不過說來說去,那個中央空間、錄音室、主控室的設計真的是很不錯。
感覺應該錢都花在那邊,導致其他的地方比較草率一點。
最後那個蕭亞軒的相片,我覺得也OK。但是我覺得Presentation不夠好,才會被攻擊。
如果不特別強調蕭亞軒,淡淡的說「好高興有客人開始使用我的錄音室了!」
讓大家去發現那個就是蕭亞軒,然後開始問:「那個是蕭亞軒嗎?」「你的客人長得像蕭亞軒!」
這樣反而會比你自己說來得好。一來達到你宣傳效果、二來製造話題、三來顯得你很低調。
Well, what's done is done. 只是說說而已。



廚房真的滿像歐洲的廚房,雖然小小不過很明亮,窗戶的樣子也很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