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木地板.之前找了兩家設計師, 目前已經選好了 A 設計師.B 設計師之前報價拆除有地磚見底的報價, 他解釋是說因為舖石英磚, 要把地板拆到見底到幾乎可以看到樓板鋼筋, 不然地磚舖上去與地面咬合不良容易"碰公".可是目前 A 設計師拆完後, 我發現他並沒有真正拆到見底, 只是把木頭刨掉.看到的是算瞞坪整的地面.我問設計師...他說那層是原始建築物有的水泥層, 而且是很平整的剛好可以利用, 直接舖石英磚更好~~拆到見底反而浪費.以上兩者說法, 何者正確呢 ?
拆到見鋼筋太誇張,應該說講原本粉光的部分拆除,就是---西阿也(台語)那一層。然後地面要打一個洞一個洞的,增加鋪磁磚時泥漿黏住的表面積。如果他只拆掉木板,看到原來的樓板((平整的樣子))就要直接鋪磁磚,那也可以啦,反正碰龜至少也是幾年後的事了,那時保固款也請了,所以沒差而且地板用了幾年,搞不好也有破損了,剛好在全都換新的。所以,這個設計師偷工減料其實是為你設想咧,因此你不但不要跟他爭論,還要加他工程款以資表揚。。
我猜樓主所說的原本是"木地板",會不會是很久以前的那種"木磚式木地板"?就是以約30x10公分大小的木條橫向,縱向拼起來的那種....一般來說若是木磚式的木地板,底層應該有二層,其一是樓板灌漿時的混凝土層,其二是混凝土上的粉光層,至於鋪設石英磚一般來說會建議打至混凝土層,但是也絕不是"打到快要見到鋼筋",因為老房子地板鋼筋只有一層,打到快見鋼筋,是不是連混凝土層也打掉一半了??會選擇打到混凝土層是希望新做的水泥層有較粗糙的連接面,有時遇到粉光過的地坪,就算不打至混凝土層,也會有"打毛"的過程,主要的功能都是為了新做水泥層有更多的附著力~
Chad Yih wrote:我猜樓主所說的原本是...(恕刪) 強者. 的確是您說的那種木地板.了解了.我想我看到的平整面應該就是粉光層吧~所以只要經過打毛直接舖是ok的囉 ?這次整修我起碼要住20年..是不希望出事才好.
masonlin1227 wrote:強者. 的確是您說的...(恕刪) 假如是要改貼拋光石英磚,我會建議打除粉光層再施做,因為拋光石英磚舖設需要一定的厚度,重新抓完地板水平後,(以前的房子少有抓水平這件事...)有可能樓板高程會改變太多,相對的會影響到全屋門片的淨高,既然改修後的使用期設定在15~20年,就不要省這一點點費用,良心的建議~
yun5599 wrote:與其論述不如把目前欲...(恕刪) 之前我大概問了一下施作方法, 細節忘了, 大致記得是"半乾式"的樣子.Chad Yih wrote:假如是要改貼拋光...(恕刪) 我一開始的認知也是認為要先拆到見底. 應該是如大家所言見到混泥土層吧~在確定找他做之前評估過的設計師都有提到以上這點.這樣也不會把地板墊太高.只是設計師跟我解釋我後, 我沒什麼概念來反駁他...現在我大概知道要如何回應了...真累~~
問了一下目前在我家鋪磁磚的師傅,他說, 兩樣都可以啦,只是要打到見鋼筋,可能會影響到原本建築結構,法規不知能不能允許o一般都是打掉一層粉光和黏磁磚所需的厚度後, 在打洞或再鋪一層鋼筋o鋪鋼筋是因為可以避免日後. 因濕氣或溫差所造成的膨脹效應o給版大參考o
引言問了一下目前在我家鋪磁磚的師傅,他說, 兩樣都可以啦,只是要打到見鋼筋,可能會影響到原本建築結構,法規不知能不能允許o一般都是打掉一層粉光和黏磁磚所需的厚度後, 在打洞或再鋪一層鋼筋o鋪鋼筋是因為可以避免日後. 因濕氣或溫差所造成的膨脹效應o給版大參考o從這開始打到見鋼筋之後在重鋪是一件相當花前的工項一般工地在灌漿會灌比鋼筋高3~4公分所以你說打到底是不太可能的在來一點 再鋪一層鋼筋 這也是不太可能的事為了鋪一層拋光磚 而在去鋪一層鋼筋鋼筋現在漲的多喔所以也不太可能是這樣做應該是打至洗壓也 那層然後在打底鋪平後 貼拋光磚是比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