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購置新屋~因為對泥作部分不是很了解!

想請問大家~我的客廳是長5M、寬5M、高6M~

因為是挑高~如果我想要做夾層切一半~

夾層部分(也就是2F)大約要做長2.5M X 寬2.5M,就是一樓的一半!

想請問2F夾層部分做乾式的安全性比較好還是濕式的~

而且2F夾層還會做鐵欄杆跟烤漆玻璃!

本來想做濕式的,但是怕加了鐵欄杆跟玻璃會非常重~而且夾層下方是沙發有人坐!

怕重量承受不住~但是在夾層走路不會吱吱作響!

乾式雖然比較輕~但是走久了~會聽到木板吱吱作響的聲音~

所以想請問各位裝潢達人~可以建議哪一種做法是最安全的?

謝謝!
文章關鍵字
應該要用H型鋼會比較好吧!!我記得夾層沒有再做泥作的.除非是真正的樓中樓.不過那應該都是有綁鋼筋的吧...
嗯~所謂濕式就是要綁鋼筋!

H鋼是一定要~另外還要綁鋼筋跟灌水泥!

想請問2F如果只做一半的狀態下~

濕式還是乾式較為安全!

EEGGEE wrote:
最近購置新屋~因為對...(恕刪)


泥作只有貼磁磚.才有濕式與乾式區分.

所以.無論磚牆.RC牆.施工皆是濕式

而你要作半夾層結構.如無意採用木造方式

可採用植鋼筋.固模.灌漿方式.較不佔空間.

如果採用H型鋼.因H型鋼無法埋入牆裡面.

將會因H型鋼禿出.而影響樓下空間與美觀.

另外.無論採用那種方式.多不用怕坍塌問題

如果你這是2次施工,你光是找灌漿車來,就會被鄰居一狀告上建管處了吧。
(尤其是台北市大樓,只要一動到裝潢,鄰居都會很關切)
我家也是有夾層,但我之前翻修也只敢用原材質做修繕,不敢請工人用混凝土灌漿。

EEGGEE wrote:
因為是挑高~如果我想要做夾層切一半~

夾層部分(也就是2F)大約要做長2.5M X 寬2.5M,就是一樓的一半!

想請問2F夾層部分做乾式的安全性比較好還是濕式的~


夾層上方施作水泥砂漿打底鋪拋光磁磚





飛揚工程 wrote:
泥作只有貼磁磚.才有...(恕刪)




請問一下飛揚工程~

植鋼筋.固模.灌漿的做法跟用H鋼及木做的作法~

以日後如果會放重物來說~哪一種的安全性較好?

謝謝您!
Rita@TPE wrote:
如果你這是2次施工,...(恕刪)



整棟是自己的~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只需要考量施工時間,謝謝您
**你的夾層才2.5m*2.5m,基本上用"乾式"工法就可以了~你說的乾式工法一般說法就是用裝潢的做法,用C型鋼當梁,口型鋼當支柱,地板的部分鋪角材及釘夾板,這種作法優點施工快、乾淨、便宜。缺點:使用壽命短、噪音大、易搖晃。
若要用濕式工法:假設兩側靠壁:自由端用一支H型鋼或口型鋼當柱(100*100就很大了,底板最好立在樑的位置上),2支小H型鋼當梁(75*75就行了,基座植筋或化學錨栓與RC牆或小樑銜接),2支C型鋼當棧梁,上面鋪DECK版(就不用組模)+點焊鋼網,空間夠可以灌漿就灌漿,不方便灌漿,就用泥做做法:水泥砂漿+七厘石。有人會問這樣強度夠嗎?OK~鋪DECK版就是利用鋼板特性來輔助版筋,至於載重上我大概換算過:活載重抓300KG/M2、自重(死載重)約2.5頓,總載重也不到5頓,就用最簡單的結構檢核(先不考量地震時),安全係數取到3,其實用根本不用擔心H型鋼夠不夠力(不要叫我列出結構計算式吧)~型鋼外露的部份好處理,用木作方式做假梁假柱方式收掉就好,
夾層屋是不合法的~也聽過不少夾層屋失敗的案例。你自先確認建商當時是否就有夾層屋的相關規劃(梁柱補強及水電管線配合),但不管怎樣做法~都要作基本的結構檢核。結論就是:要便宜就用裝潢做法~要正統的做法就比較麻煩,梁、版、柱都要植筋。其他工法還是很多種,你可以多參考比較~

EEGGEE wrote:
請問一下飛揚工程~植...(恕刪)


工期時間:

木造約10天.

泥作約17天.

鋼筋覆核載重約800公斤內

無論你再那裡.要弄.就別管法規.

否則.就別弄.也別管混凝土車時間問題

來放料約15分鐘.要不要申請看你.

還有.這3種施工方式.

價格相差不大.


照片是30幾年房屋.封就樓梯口.

植3分鋼筋.混凝土3500磅.

供你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