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得不好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念書、工作、一直都在台北地區,
也想過要有個屬於自己的窩,
也知道房租付出去都是在幫別人繳貸款,
卻還一直都是跟人租房子,
一直到爸媽催促要我安定下來(其實是想藉買屋迫使我存點錢

才開始認真的在看房子。
新成屋買的都是虛坪,舊公寓又怕爸媽不能爬樓梯,
所以一開始就鎖定20年左右的華廈,
要電梯,但不要大樓的人多複雜的華廈一直都是我的首選,
一開始,當然不想離工作的地點太遠,卻有總價壓力的難題,
因此一路從信義區、南港區、慢慢往外圍走,
看了100多個案件看到我腿軟,最後看中的這是房子的安靜。

要找老房子,就知道屋況一定沒辦法跟新房子相比,
但一樣的總價,買20年的老房子卻可以買上接近一倍大的空間,
所以其實也沒甚麼好抱怨的,
而且老房子公設低可使用的空間較大,
更可以依照自己要的格局重新規劃。

買賣一切都確定後,就開始要設計師了,
想說找個專業的免得變出個四不像的房子

接洽了幾個設計師,但談下來後的理念與想法一直跟自己想要的感覺有落差,
後來找到這個設計師也是朋友介紹的,
一開始看到他的作品風格其實很多變,也怕風格太多不專精,
但最後會確定跟他合作是他很願意聽我們講,注重溝通,
他認為,好的住宅空間,要能展現居住者的個性,
所以,我把我想要的通通跟他說,
畢竟,第一次買房子總是多點幻想,
以下與設計師溝通的幾個重點
1.我喜歡簡單但溫暖還要帶一點點有個性的風格
2.希望門口有獨立客人用衣櫃,還有鞋櫃,收納的空間需要多一點
3.因為常有家人朋友來家裡聚會,所以餐廳要可以放下六人座的大餐桌, 也要有電視的配置
4.可以種植植栽的陽台,也可以讓我看書沉思放鬆的地方
5.要有書房的配置,萬一有朋友需要留宿也要有地方打地舖
6.主臥浴室要有浴缸
7.希望能夠儘量保持屋內的採光跟通風
8.要有中島的美式開房廚房
設計師規劃後的平面圖

接下來就是開始拆除

水電管線配置

因為平常都要上班,所以每天我都會請設計公司傳給我看每天進度的照片
只要下班有空都會去現場看狀況,有問題我都會煩我的設計師
因為買房子弄房子是大事,所以每天都纏著設計師問東問西,很怕甚麼環節有甚麼問題
還好設計師比我們更仔細,縱使沒有發現到的問題都會主動跟我們提起
也很感謝設計公司這端不厭其煩的解釋很多我們不了解的問題。
接下來是 泥作、貼地磚、木工,施工 (快轉....


有個小插曲,當初希望餐廳可以有六人座的大餐桌,平常也可以當作處理工作事情的大書桌
找了很多家具店都沒有看到喜歡的,後來與設計師討論,設計師可以幫我設計餐桌,然後再請木作家具店施作
這是當初的草圖,事實證明後來看到成品我非常非常喜歡


完工後自己用相機拍的照片












設計師請攝影師拍的相片
客廳

抿石子的電視牆面當初設計師想到這個想法我一開始其實不太能接受,
總覺得在外面看到抿石子的刻板印象總是在一些開放公共空間使用,
用在住宅內總是覺得怪怪的,但後來證明設計師的想法很有創意!


電視下方的電視櫃也是當初因為找不到寬面合適的電視櫃
所以也是和設計師一起討論後打算自己找木料,並請鐵工師傅做鐵件支撐下完成


餐廳與廚房


餐廳


我最愛的大餐桌兼懶惰書桌


主臥



主衛浴


孝親房

書房兼客房

客衛浴

餐廳、書房 都可以看電視的電視櫃 (邀朋友在書房打麻將超好用!)

最後就是我最愛的小陽台

買房子裝潢房子真的是一個很累人的事情,還好新家這邊鄰居人都很好,
雖然期間還是有接到幾通關切電話,但大家都還算能體諒地讓我很順利的把房子弄好
這段時間常常連睡覺作夢都會想房子要怎麼弄,
然後第二天就馬上打電話給設計師(哈哈 我好煩!)
新家很棒! 但唯一就是廚房的問題!
當初與設計師溝通希望有開放廚房,而且要有個大中島,設計師一開始也有提醒我開放廚房會有油煙問題
但我覺得我從以前就夢想要一個美式開放大廚房,所以我還是選擇了開放式廚房。
後來發現家裡中式烹飪習慣常常搞得家裡油煙比較多,
所以一開始沒有聽設計師的建議跟思考自己家裡的烹飪習慣是唯一缺點!
除此之外一切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