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相對會質疑,我們所提出的觀點,是從房產作為獲利工具的角度而言,才能夠成立的,假使業主方從自住角度來思考室內設計成本的投資於否,情況就不會是這樣。確實是如此,一但業主方從自住的角度切入來思考室內設計成本投資於否,那關鍵點將從『成本』移轉至業主方所必須考慮的『風險』。
就業主方的『風險』而論,假使不從資產獲利的角度來思考室內設計成本投資,那就必須完全從『房產生命週期』的角度來思考所必須負擔的『風險』問題。
許多人對於室內設計成本投資普遍質疑點在於,同樣的服務,在一般的系統傢俱業者,工班甚或是傢俱販售者都能提供的前提下,為何必須考慮相對高價位的設計師來提供服務?會有這樣的認知,主要是對『專業』一詞有所誤解所導致。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專業』意謂著提供所謂的『專業服務』,但在我們來看,『專業』也同時意謂著『風險管控』。在提及室內設計成本投資之時,大家往往都聚焦在專業者所能提供的服務之上,絕少人去討論到在整個過程中所必須考慮的風險管控。
究竟,所謂的設計師方他們提供了甚麼樣的服務?相對而言又承擔了什麼風險?是否如同網路文章寫手們或某知名出版社所出版的大量有關室內設計風格與工程管理的所有書籍內容所揭示的,將室內設計的重點擺在風格美學的形塑與工程細節的要求上?我們只能誠實的說,這些人,是否真的有如他們自己所說的『專業』,值得商確。
就我們而言,所謂的『室內設計專業』包含了以下幾件事情:
1.規劃(programming)
規劃包含了對於業主方所提出的需求,房產現有問題,後續獲利預期、工程可能面臨
的問題與風險、成本管控、後續管理維護等事項,做最全面的分析與研究,同時擬定
最適合的解決策略方案。
2.設計(design)
所謂的『室內設計』就設計層面而言,至少應該包含以下部分:
(1).空間配置與整體平面規劃:依據業主方所提出的需求,空間內部現有格局,室內
未來環境氛圍與整體風格的形塑,提出整體空間平面規劃方案。
(2).照明系統、管線設備系統佈置規劃:根據平面規劃方案,未來功能需求,既有內
部空間管道/開關現有位置與未來管道/開關位置之銜接,整體用電負載、節能成
本控制,提出完整的系統規劃方案。
(3).整體空間內部水電/廚房/衛浴/空調設備系統規劃:根據平面規劃方案,未來功能
需求,既有水電管線配線與未來管線配線之銜接,提出完整的系統規劃方案。
(4).儲藏櫃體規劃、整體傢俱搭配與風格整合:根據業主生活方式、收納需求、未來
衍生性收納考慮進行櫃體系統細部設計,同時根據業主喜好與整體風格搭配,進
行傢俱選擇與配置。
(5).整體風格調整與色彩搭配、家飾佈置:根據空間最終風格方案,進行色彩調整與搭
配以及家飾之選擇與採購建議。
3.施工品管(construction & quality control)
施工品管包含整體施工程序之安排,工期排程與進度控管,人員、機具、材料之控管,
施工步驟與細節之監督,施工期間之突發狀況處理、整體工程成本控制與風險控管。
4.管理維護(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管理維護包含整體工程完工後之保固,保固期內之維修,房產後續生命週期內之使用
狀態回溯追蹤與顧問服務。
我們在這裡所羅列的,只是一個理論值與經驗值推導得出的結果,任何人對這樣的結果都可以提出相對自由的解讀與迥異的答案。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如果你認為諸如上述的『室內設計專業』,你可以委託任何一個系統傢俱業者或是工班來進行,並達到相同的結果,那只能說你不是太幸運就是太愚蠢。
道理為何?其實答案很簡單,你從我們所羅列的這些事情來看,就會明瞭室內設計無疑是一個需要跨領域整合的工作,這些事情所牽涉的層面,除了相關專業技術與知識以外,更多時候是人與人之間的協商、溝通、妥協以及對於事情與相應結果的管理與控制。
當然,有人也許會質疑,許多人,特別是那些網路訊息的寫手們,通常會指出諸如此類的事情,業主方自己也可以做,沒必要一定要委託專業。
是否真是如此?關於這種觀點,我們只能說,網路資訊一個最大的問題點在於,它們所呈現的都是事情的最終結果,沒有人會把過程忠實的呈現,同時,網路還有一個通病,大家都喜歡把成功展現在眾人面前,沒人會把失敗掛在嘴邊。確實,任何人都可以宣稱他能夠做一樣的事情,但是,請相信我們,即便是我們自己,也很難保證在整個過程之中,事情會照著我們原本所想的方式進行,在其中,諸多時候是必須當機立斷進行決策的,同時,決策之後必然會面臨著決策風險的問題與成本壓力,方此種種,如果任何人想貿然一試,一樣,你不是很愚蠢就是很幸運。
歸根到底,究竟應該相信何者?你自己、設計師、系統傢俱業者還是工班?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建議是,在決定相信誰之前,請好好想清楚,一個絕對必須與關鍵的問題,究竟誰是風險與成本的責無旁貸的承擔者?相信你自己,那個人毫無疑問的就是你自己,那就要問你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這些?
相信設計師,那個人毫無疑問的就是設計師,這時,問題就會轉嫁到他們的身上,風險與成本都是他們自己要考慮的,而作為選擇者的你,當結果不如理想時,你只要輕鬆的把問題丟還給他們就好。當然,前提是你所找的設計師,要真正能負責這些,否則,情況可能跟你自己承擔差不了多少。
相信系統傢俱業者,那個人就是系統傢俱業者,你覺得可以把問題丟給他?一樣,你不是太愚蠢就是太幸運。簡單來說,系統傢俱業者真的能負責的,只會是他自己專屬的那塊,假使你把整體方案委託給他,他的做法就是把他負責的那塊切出來,其餘的部分在分包出去。這裡有兩個重點你必須考慮,第一,你最好確保這個系統傢俱業者對於其他專業領域有所涉略與理解,同時具備相關之處理經驗。第二,你最好確保這個系統傢俱業者不是只重視自己那塊的成本與利潤,他還會幫你注意其他部分的成本與利潤。如果以上兩大重點,你都相信系統傢俱業者可以幫你注意,一樣,你不是太幸運就是太愚蠢。
如果你選擇相信工班,那個負責承擔一切的人就是工班,但我們真的要真心誠意的告訴你,如果有誰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會選擇拍拍屁股,告訴你他無能為力,因為就他幾年幾年以來的工作經驗來看,情況就是如此,然後你完全不能對他所提出的結果提出任何質疑,因為生米已經煮成熟飯,東西已經完成,你如果要他來進行後續補救與處理,那就請你再加付預算。當他這樣說的時候,你還必須同意,因為工作已然完成,你必須支付工錢。所以,如果你仍然打算相信工班,我們只能說,你不只是愚蠢,你更是佛心來的。
其實,業主方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就室內設計成本投資而言,它究竟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這其實相對非常重要,如果是買方市場,買方的權力是大過賣方的,這意謂著,就像去市場買菜,你可以盡情的挑選、嫌棄、殺價,然後再考慮要不要買。如果是賣方市場,不好意思,你只能選擇單方面的相信賣方,因為賣方說了算,你可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因為你不買還有其他的人等著買呢。選擇設計師,你就是進入了一個買方市場,相對的,選擇系統傢俱業者與工班,你就是進入了賣方市場。那一個對你來說相對比較有利?
選擇設計師還有一個部分是所有業主方常常忽略的,那就是,設計意謂著開啟一個模擬過程,一但這個過程開啟,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放入其中進行分析與評估,成本、風險、利潤三者,都會在這個過程中被帶入。
問題在於,你會不會想到設計其實意謂著這件事情,還是你只是單純的以為設計就是畫畫圖報報價,然後找個工班來施作?其實,當業主方將自己的所有需求、想像、期望向設計師提出之後,這些其實相對是會被轉換為成本、風險以及利潤三者進入分析與評估。當然,你會問,是業主方的?還是設計方的?其實兩方的成本、風險、利潤都會被考慮在內,因為是買方市場,如果設計師單單考慮自己的部分,這個方案絕對不會讓業主方滿意,那業主方可能就會考慮另覓他人,設計方的利潤就消失了。
大多數的人最大的誤解在於,他們認為設計方所提出的成本方案總是相對高出許多,確實如此。但重點在於,大家以為這些多出的預算是完全進入設計方的荷包,那可不盡然。因為,這些多出的預算其實是一種風險控管,就像剛剛所指出的,整個過程在進行時的突發狀況是相對多的,如果沒有對應的預算,這些風險是無法獲得有效控管的。再來,也許有人相對會質疑,如同我們剛剛所說,風險與成本管控的承擔者既然是設計師,那他自然有責任去找出合適的預算,而這個預算應該會包含風險在裡面,那為什麼預算仍然偏貴?確實如此,但你可曾想過,你所謂”貴”的比較點在哪?假使你找了工班、系統傢俱業者來跟設計師所提出的預算來比,那根本不用比較也知道設計師的預算一定會高於其他兩者,至於道理,相信你應該已經相當清楚了。
把前面所說的關於『風險』的問題,放回到『房產生命週期』上來看,你應該如何進行選擇就會相對清楚。如果你把『房產生命週期』設定為50年,意謂著你沒打算換屋,或是把你的房產發展設定為其他的可能性,那你就必須要好好想清楚,究竟要在它上面投入多少成本與風險。
假使你的房產屬於新成屋,那在整個成本結構中,你就毋須去考慮所謂的『基礎工程成本』,它們包含水電管線的抽換、移位、衛生設備的更新、隔間牆面的大幅更動等等。『基礎工程成本』,在整個室內設計工程的成本結構來說,是相對高的。在這裡應該先說明一下『室內設計工程』的成本結構。
它們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基礎工程成本—包含水電管線抽換、新/增設、荷載提升、移位、衛生設備更新、隔間牆面大幅更動等
2.修繕工程成本—包含內部空間之瑕疵、裂縫、滲水、剝落、結構之補強與修繕等
3.裝修工程成本—包含內部空間之天花板、地板、牆面之新設或更新,木作櫃體等
4.裝飾工程成本—包含粉刷、壁紙、木作貼皮、磁磚貼設等
5.設備工程成本—包含空調設備、廚具設備、照明設備支新設或是更新等
6.傢俱、家飾工程成本—包含傢俱、家飾之採購/佈置等
很明顯地,如果是新成屋,如果業主方沒有特殊的需求,前面兩項的成本是趨近於零的。只有後4項的成本,如果你打算自己挑選家具與家飾,那第6項的成本也可以剔除,那就只剩3、4、5的部分了。這時,考慮要挑設計師、系統傢俱業者、工班三者才有意義。很明顯地,就風險與成本管控來看,以新成屋而言,無疑是相對低的,因為主要的風險與成本相對地落在1、2項,這時,如果你覺得沒有必要尋求設計師為你承擔風險,那選擇系統傢俱或工班來執行這些部分是相對合適的,但重點在於,你仍然要考慮到我們之前所談的那些風險。
如果是既成中古屋,從後續使用效益上與房產現況作為衡量基準,前1項,第2項我們會認為相對是必須的,主要的原因在於,大多數業主方都忽略了,中古屋普遍面臨的問題點在於,就算房產表面上看起來是相對沒問題的,但諸如水電管路/配線/衛生設備這些隱藏起來的部分,它們的狀態是否足以負荷後續的使用,相對是無法保證的。換言之,如果要考慮刪除這個部分,業主方必須要有承擔後續問題風險的準備。至於後續的3~6項,情況同樣會是可以考慮選擇系統傢俱業者或是工班,但假使希望能從根本上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那選擇設計師當然是比較適當的。
業主方的問題在於,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要找出相對低廉的成本,但卻往往忘記了風險成本這個部分。很多時候,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於風險成本這個部分。所謂的風險成本,意味著就算你現在為了預算考慮而將它刪除,難保哪一天它不會出現,就現況來看,在所有成本(工資、材料)全面呈現上漲趨勢的前提下,風險成本只會相應的更高,不會更低。簡言之,現在若不花,以後會花更多。
對於室內設計工程成本,還有一個部分是大多數人都會提出質疑的,他們總是認為,設計師聯手工班噱他們很多。不可諱言的,部分情況確實如此,但如果你真的天真的以為,你刪除了那些你認為他們灌水進去的預算,你就賺到了,那一樣,你不是太幸運就是太愚蠢。道理很簡單,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認為你刪除了人家灌水的部分,也許真是如此,但大多數的情況是,你同時也可能一併刪除了為應付突發事件所考慮的風險成本,甚至是所謂的耗損成本。
這些成本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是假使突發事件發生,在相對沒有這些成本作為支撐的情況下,一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它相對的會排擠到正常的成本支出。因為,假使我們以不追加預算為前提來看,在成本不增加的情況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挖東牆補西牆』。
這裡面哪些東西會被調整?讓我們仔細來看看。首先,基礎工程與修繕工程部分,由於牽涉到整體工程的基礎,任意更動必定會造成後續施作上的問題,而對設計方而言,他們不太可能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所以相對不會動到這兩個部分。
至於設備與傢俱,就設備而言,它的價格就算因為有所謂設計師價格而有價格變動的幅度,但這裡面的價差有限,就算要調動,也沒有辦法有太大的餘裕空間,所以基本上會選擇放棄調動這一塊。
至於傢俱,一樣有設計師價格,但現在許多業主方都傾向將這部分與整體工程切開,回歸到自己處理,所以一樣無法調動。
剩下的就是裝修工程、裝飾工程了,如果整體工程扣掉基礎與修繕,在室內設計工程成本結構中,剩下最大塊的成本就在這裡,理所當然的,要調動就是從這裡面來處理。同時,由於你只會關心最終呈現出來的整體風格與氛圍這些表象,對表象背後的所有細節漠不關心(你毋須否認,因為在台灣,所有人都是這樣)。
設計方當然要想方設法在你相對不去看的地方上動手腳。這裡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動裝修工程的工法、材料、細節等等。在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美耐板、超耐磨塑膠地板、塑膠木皮、實木板材四者,都可以呈現出任何3D效果圖理面的”木紋”質感。但是三者的價格落差無疑是很大的,但假使你所在乎的,只是某種”視覺氛圍”或是”視覺質感”,那其實就我們的觀點而言,我大可以用超耐磨地板的價格報給你,然後實際上選擇貼美耐板或是塑膠木皮。你也許會罵我,你這樣做不等於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大賺黑心錢嗎?
那我們只能回答你,親愛的,我們也是有家要養的,要吃飯的,你把預算砍得那麼低,你覺得我要如何給你同樣的東西?你會用路邊攤的價格要求吃一頓米其林三星級的料理嗎?你不會嘛。
那你為何老想在所謂的室內設計工程上要求這種莫名奇妙的事情?就我們來看,之所以會有偷工減料、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發生,一個相對簡單的答案就是,如果你一昧的想追求低價格,那低品質自然無可厚非,是你逼著我們必須『挖東牆補西牆』的。
當然,我們絕對會同意業主方有權力要求合理的成本結構,這也是設計師必須提供給業主的所謂『專業』,如果設計方相對無法提供這方面的服務,那就是專業者自己的問題。我們前面說過,一但你選擇相信設計師,就代表你進入了一個買方市場,你可以盡情的貨比三家,去尋求自己認為最合理的成本與獲利。前提是,你願意在這上面投入多少時間?
業主方的大多數問題在於,他往往把時間花在不應該花時間的問題上,而在應該花時間的問題上卻不花時間。意思就是,你實在毋須在成本還沒確定的前提之下,急著去跟設計師們去討論設計細節,因為經過我們的說明,你會發現,所有的細節是要回歸到成本上面來考慮的,換言之,你真正應該要花時間好好去想一想,你準備花多少成本來達到你想要的效益,而不是花時間去網路上找一大堆的圖片,告訴設計方說這是你想要的風格趨向,那相對是你在確定了成本結構與設計方之時,才要去考慮的事情。
你會說,這可能嗎?設計方會讓我們這樣做嗎?不是在簽定設計合約的時候,細部成本才會出來嗎?確實如此,但你不會在沒有預算的前提下去買一個你想要的東西吧?你會嗎?你只要把你的預算提供給設計方,至於這個預算有沒有辦法實現你想要的理想風格,那是設計方應該要去達成的事情,因為那是他們的專業所在。很簡單,不行就找到一個行的就好了。
回到專業上的討論,許多人往往以為,設計方的專業就是能夠把理想的方案實現出來,這只是就結果論,但從我們的說明裡,你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室內設計,不管是從設計面、工程面來看,它都不單單是一個純粹結果論的事情。它更多的時候是過程在決定的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你從過程觀點來看,它的重點就會是風險與成本控管。所以,真正的專業者,是願意跟你坐下來,好好的釐清既有的問題所在,然後分析你在做的所有決策有何利弊得失,有何風險與相應的成本,這些風險與成本應該要怎麼轉嫁出去的人,不是整天提供你你所喜歡的網路照片與3D效果圖亦或是平面圖的人,請相信我們,當你把一些事情釐清楚之後,你想要多少東西,真正的專業者絕對有辦法生出來給你。
最後,我們來談談業主方的『獲利率』。我們已經在這裡非常明確的指出,當你想要討論利潤時,比較合理的情況應該是把『整體成本結構』、『房產生命週期』以及『成本與風險管控』三者納入來談,才有意義。同時,在考慮應該選擇設計師、系統傢俱業者以及工班來進行室內設計工程比較划算,我們認為也應該納入此三者來進行分析。
首先,從房產的『整體成本結構』方面來看,經過前面的說明,我們已經知道,就現況而言,『必須成本』其中的貸款成本,未來勢必因應全球貨幣供給與匯率趨勢,而呈現緩步走升的局面,因而,若從50年的『房產生命週期』的角度分析(換言之,就是不考慮換屋,長期自住),以目前銀行房貸寬限期約在30年左右之期程來看,至少在一半的時間點內(易即『房產獲利預期』區間) 『必須成本』應該都會是持續上漲的狀態。
至於『持有成本』部分,受到整體經濟趨勢走向通貨膨脹以及房屋租稅政策性的調漲兩項因素雙重影響下,一樣隨著房產持有時間拉長而呈現上漲態勢。
最後,『衍生性成本』更不用說,一樣是隨著持有時間拉長而上漲(考慮長期自住情況下的房產折舊所帶來的定期與經常性修繕)。在『整體成本結構』未來都呈現上漲態勢的前提下,不論是新成屋或既成屋,如果有考慮進行室內設計,現在無疑都會是一個合適的時間點。因為不論是人工或材料,未來都只會持續上漲。如果現在能夠一次根本性地解決未來所有可能產生的問題與需求,那無疑相對是划算的,換言之,這個獲利是屬於可以期待的。
假使從房產投資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同樣會是在現在進行室內設計成本投資相對比較划算。可預期的,從整體市場供需面與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除了少數的『抗跌地段』之外,未來多數的房產價格絕對是下跌趨勢高過上漲趨勢,不論是新成屋或既成屋,現在透過室內設計進行整理後賣出,絕對比之後斷頭殺出來得划算。這個獲利同樣亦可預期。
當然有人會質疑,就算現在選擇進行室內設計成本投資,處理了房產之後,這個成本相對是無法即刻反應在售價內的,因為那會相對造成房產不易售出。確實如此,因為現在選擇進行室內設計成本投資的目的,相對並非在提高售價。而是透過處理之後的『賣相提升』,把可能的銷售等待期縮短,因為明顯地,隨著銷售等待期的拉長,房產售出的機率與可能的獲利空間都會下降。
在獲利預期得以期待的前提之下,考慮應該選擇設計師、系統傢俱業者、工班三者何者較為划算才有意義。現在我們的考慮點在於,這些人裡面,誰相對能確保這個獲利預期不會相對因為執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可能風險與附加成本,而使獲利預期大打折扣?答案相對是顯而易見的。
對我們而言,業主方選擇設計師的最大獲利考慮點會在於,他可以把執行過程中所可能必須擔負的風險與成本,透過合理的預算結構轉嫁到設計方身上,同時,在結果不盡理想時,也可要求進行最終成果之調整與修正,這部分所可能衍生的成本,相對亦可透過設計合約將之轉換成預算尾款進行保留。方此種種,均非系統傢俱業者乃至一般工班能夠勝任。
歸根到底,室內設計成本投資的最終獲利對業主方而言究竟為何?在我們看來,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總結,實質獲利與非實質獲利部分。實質獲利部分即是不論是新成屋或既成屋,自住或投資,就現況而言,確保能於現在這個時間點上,在短期之內完成徹底治標的問題解決與需求因應,避免時間拉長所造成的穫利損失或額外成本支出,即是獲利的極大化。非實質獲利部分,即是確保在合理成本區間內,完成室內設計工程所列所有事項,同時管控可能發生之風險與其衍生之成本支出,確保最終成果符合業主需求與期待,並能夠於房產生命週期內進行管理維護之回饋追蹤,即是獲利的極大化。
經過上述我們所有的說明之後,如果你仍然抱持著在看這篇文章之前的所有想法,認定不管選擇設計師、系統傢俱業者、一般工班任一者,來進行室內設計結果都一樣,如果你仍然認定相對選擇系統傢俱業者、一般工班對你來說比較划算。如果你真的認為,所謂的室內設計就是外表看與照片拍起來都美美的,完全沒有去想生命週期這回事,如果你仍然認為所謂的室內設計就是請人來畫畫圖報報價然後就可以進場施作,如果你仍然會相信工班會在收了你的錢後的二年之內幫你無償處理之前沒有處理好的問題,如果你仍然認為室內設計很好賺,隨便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參加個什麼訓練班拿個專業執照就來做,那我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你既不是太幸運也不是太愚蠢,而是太可憐,因為,現在就有很多人,排好隊在那邊,等著狠狠的痛宰你這隻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