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操刀本案的Azovskiy & Pahomova Architects卻成功演繹了「化零為整」,不僅客餐廳、主臥與孩房皆有充裕採光,分布屋內、各種輪廓不規則的結構柱還巧妙與隱藏式收納櫃整合,讓空間氣象明快流暢;至於美學上,全室襯底皮層採用灰、白無彩色(achromatic color),一來藉由疏彩達到減壓效果,賦予場域靜穆氣息,延續性色彩也有效鑄鎔了原始結構與裝修材料,讓一體感更佳。

參差進退的柱與牆,不封亦不裝飾
本案是有著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屋主夫婦對住宅的需求十分明確──希望以簡約形式營造舒適的日常生活環境。縱然屋體本身輪廓不方正,所幸並無隔間碎化格局的現象,寬綽的開放平面下,僅須將幾道矗立在屋內的突兀大柱作整合規劃。
瞻看平面配置,公寓雖是非典型佈局卻依舊具足機能。首先,全室動線整合在玄關入內後一條深邃長廊,它不僅聯繫了室內各分區,同時為了不讓動線浪費空間,走道兩側因柱子、結構關係而進退不齊的牆,則規劃成通往臥房的門片或是內凹式壁面收納。


穿過迤邐長廊,室內最方正且毗鄰落地觀景窗的區域,歸納了開放式餐廳廚房,一旁客廳則將兩張沙發採以對稱方式面對面擺放、讓中央處留白,使得尺度霎那變寬。饒富興味處在於,從廊道轉進公共空間的位置上,立著一座質地儼如日本燒杉板的漆黑櫃體,而櫃子裡擺放的正是龐大電冰箱,設計藉此櫃體起一個屏風效果,創造轉折遞進的動線層次。

至於講究隱蔽性的寢寐區方面,則是利用長廊將父母使用的主臥、兩個女孩共用的孩房隔開;父母房格局方正並連結弧形陽台,整體設計中規中矩並以實用為主;孩房則位在大斜面處,且因柱、牆之結構錯落分佈而有不少畸零角落。對此格局闕漏,設計解法與長廊同,皆視牆面凹凸的深度,或置入閱讀區,或是增加櫃子讓柱體輪廓更整齊,加上格局保持開放,因此舉凡機能性、舒適度皆未受到斲損。


黑灰白的襯底中,再用主題色渲染風情
材料及軟件佈置方面,保持公寓原始的肌理是本案風格語彙之一,像是天花板及柱子毫無包覆或塗漆裝飾,裸裎的水泥皮層色相和紋理斑駁,雖不見精緻完美,但自蘊璞美的氣韻。不過在無法隱藏管線的地方,則會利用木板以及石膏板(Plasterboard)來遮覆這些管線,前述兩種材料同樣的澹雅簡真,與水泥有著絕佳融合感。


相對於公共區域用黑灰白構成無彩色的極簡質感,臥房則導入主題色來增添個性。主臥方面延續了客廳家具和織品的藍綠色調,運用於床單、底牆和簾幔,勾摹出沉靜如湖泊的寧謐感。至於四周是同樣的水泥天花、素縞白壁,地面則滿鋪木地板,捎來溫潤親膚的暖意。小孩房主題色則導入橘紅、亮一點的藍綠色等繽紛色彩,挹注開朗、活潑的氛圍。


圖片來源|Azovskiy & Pahomova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