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從一個對室內裝修一無所知的「小白」,到耗時近兩個月、面談超過15間裝潢公司,最終找到心儀設計團隊的過程。我希望能將這些經驗分享給正在找裝修,卻不知如何起步的朋友。本文將分享三個階段,並在文末分享幾間我個人在台中觀察下來不錯的設計公司供大家參考。
1. 🔍 討論之前:找尋、評估與確立風格
1.1 最佳的找裝修時機點?
找尋設計公司的時機點主要分為兩種:兩者各有利弊,可根據入住時間的急迫性來決定。
- 交屋前半年 (預售屋/新成屋): 可以提早卡位設計師檔期,但此時報價多為粗估,需等交屋前才能進行細部確認。優點是價格確定後,能立刻在交屋時進場施工。
- 交屋後當下: 可立即獲得準確報價,但可能因設計師手頭案件多而延後施工日期。
1.2 評估設計公司的要點:避開裝潢蟑螂
想知道設計公司是否為合法經營與性質,我建議從以下幾個面向進行評估:
| 評估項目 |
檢視方式 |
潛在警訊 |
| 合法營業登記證 |
前往「公司行號營業項目登記查詢」查核。 |
找不到資料或營業項目不符。 |
| 公司負面判決 |
以公司名稱為關鍵字搜尋判決書,判斷是原告或被告。 |
若為「被告」且涉及消費糾紛,需特別謹慎。 |
| 公司性質 |
* 室內設計公司: 注重整體性、美感與實用並重。 |
* 系統櫃/傢俱起家公司: 我自己感受上可能過度強調櫃體塞滿空間以減少木作,犧牲設計感。 |
| 口碑與評價 |
審閱 Google 評論、Threads/IG/Facebook 相關社團(像是裝潢蟑螂等等),尋找負面新聞。 |
評論數極少或是大量負面個案 |
1.3 如何尋找自己喜歡的風格?
除了參考設計公司在 IG 上的作品集,我推薦幾個尋找靈感的平台:
- Pinterest (首推): 擁有強大的 AI 功能,能根據您喜歡的圖片生成類似風格。我會為家中不同區域(客廳、臥室、廚房)建立專屬相簿,分類整理中意的照片。
- 100室內設計 App / PULO: 台灣較常見的裝修平台,可查看眾多案例。
2. 📝 討論之中:釐清需求、評估設計師與合約細節
2.1 如何釐清自己的「核心需求」?
對於沒有經驗或不特別講究生活品質的人來說,一開始就提出詳細需求是不太可能的。我個人是建議可以
- 分區構想: 針對房子的每個場域(廚房、客廳等),從實用性、美感、到更細部家電傢俱擺放等層面,先有一個初版想法。
- 收集案例: 在討論前就收集好靈感或實際案例,並在與設計師討論過程中不斷精進。
- 輔助工具: 我個人推薦使用 AutoCAD Web/Mobile 在你的 cad 檔案上進行簡單測量(物件距離、面積)。雖然最終尺寸仍以現場丈量為主,但能幫助您在初期規劃時對空間有初步概念。
2.2 評估適合您的設計師
| 評估項目 |
具體觀察點 |
為什麼重要? |
| 設計想法與深度 |
平面圖設計想法是否多元?能否分析不同方案的優缺點?是否有提出您未曾聽過的新點子? |
反映設計師的專業功力和對空間的掌握度。 |
| 實際操刀者 |
是總監(資深)、新人、還是只會做系統櫃的設計師?甚至是否擁有室內裝修乙級證照? (可至這裡查詢) |
影響設計的深度與品質,畢竟大家都希望由厲害的人來實施。 |
| 時間分享意願 |
討論時間長短(有些設計師只聊30分鐘,有些願意超過2小時)。 |
願意傾聽、解釋裝潢細節甚至是建築知識的設計師,通常功力較深,也展現服務熱忱。 |
| 溝通效率 |
是否積極溝通,並能高效分析不同優缺點? |
好的溝通效率能讓設計過程更順暢,減少不確定性。 |
| 得獎 |
四大室內設計大獎: 德國iF、德國紅點、美國IDEA和日本Good Design Award 或是 Muse 獎項 |
獎項證明外界對於該設計公司的客觀評價 |
2.3 設計師與工班的配合模式:品質的保證
這是影響最終裝修成果的關鍵。我建議從以下三階段提問:
- 施工前:
- 工班關係: 是否有長期配合甚至簽約的工班?不建議選擇工班完全外包的公司。長期配合能確保設計師與工班有足夠默契,品質與板材標準(F1 或 E0 等級)更有保障。
- 施工中:
- 監工與回報: 有無施工進度回報?頻率多久一次?
- 圖面能力: 設計師是否有能力將平面圖/立面圖轉化為精確且詳細的施工圖給工班實作?可要求看實際施工照片或圖面。
- 監工頻率與工班數量: 設計師是否會到現場監工?頻率多久?一個設計師帶太多工班(例如 10 組)可能影響監管品質,需留意是否只衝業績量。
- 施工後:
- 後續服務: 設計師是否會協同細清, 是否會協同保修?
- 保固內容: 詢問木作、系統櫃體、門片五金等的保固年限。
2.4 設計合約、工程合約與付款方式
| 項目 |
說明與注意事項 |
| 合約類型 |
1. 室內設計公司: 通常會拆開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 2. 系統櫃公司: 多數只有工程合約。 |
| 合約優惠 |
有些公司會將設計費全額折抵或部分折抵工程費,或提供贈品、家電折價券等。或是在社群媒體上留下好的評論以節省設計費用,這個我覺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還是需要回歸工程本體價格評估。 |
| 分階段付款 (最重要) |
務必採分階段付款! 業界常見比例為 30%\30%\30%\10%,但每家公司不同。極不建議選擇一開始就要支付 50% 或更高比例的公司,這是避免裝修蟑螂的核心防線。 |
| 詳細工程報價 |
報價是否夠細?而不是只有「木工」、「水電工程」等大項。若交屋時間未定,報價可能浮動。但有些公司仍可以提供完整的工程報價, 個人建議至少要求一份詳細報價,讓心裡有個底。注意:有些公司要求簽約才能帶回報價,有些則是可以不用簽約也可以帶回去。 |
| 破解話術 (以系統櫃為例) |
某幾家大廠系統櫃常以「特地為您打 7 折」的話術進行促銷。但我實際比較後,在相同需求與板材等級下的系統櫃價格,可能仍然比其他設計公司貴上數十萬(以我的部分是多了20萬)。貴的原因可能是較長的保固年限(如五金終身保固)或是其他因素,這筆費用感覺很像是這對售後服務提前支付的,只是後續服務能否到位則考驗運氣。 |
3. 📊 討論之後:分析與決定
將所有討論過程中獲得的資訊整理成表格,進行理性比較,以以下幾點為原則做出決定:
3.1 設計與價格面
- 公司/設計師: 公司是否合法?設計師資歷深淺、是否獲獎/有乙級證照?服務到位度、想法、效率及與您是否同頻。
- 風格與作品: 作品數量、風格豐富性,以及是否貼近您的實際需求。
- 價格: 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總價是否在您的預算範圍內。
3.2 品質與工藝面
- 工班配合: 是否有長期、固定,甚至簽約的工班團隊。
- 圖面與監工: 是否能提供詳細的施工圖?是否有完善的現場監工與進度回報。
- 用料與保固: 確認使用的板材等級,,以及最終保固年限。
🌟 台中設計公司分享 (個人觀點)
找設計師就像找另一半,需要緣分和專業度兼具!希望我的經驗能讓各位在找設計公司的路上少走彎路。如果你們有任何關於台中裝潢的心得,都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最後,分享幾間我在台中接觸下來,覺得還不錯的設計公司供大家參考也希望這篇經驗分享能對正在裝修路上奮鬥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