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看過環法賽的文宣品,或環法官方網站,你一定會發現它們都是黃澄澄的一片。即使是你騎的自行車、戴的安全帽、穿的車衣,也有很多是用了象徵性的黃色,並且跟環法賽相牽連。黃色,不只是皇袍的尊貴顏色,同時也是職業自行車手夢寐以求的車衣顏色,因為黃衫正是環法賽中象徵總成績冠軍的車衣,而環法賽則是自行車競賽的最高殿堂。
黃衫的源起是汽車報(l'Auto)的紙張顏色,汽車報是發起環法賽的媒體,也是現在隊報(l'Équipe)的前身。由於車手和觀眾抱怨在集團中分不清冠軍車手是誰,所以主辦人就要求冠軍車手要穿上黃衫。
總成績的計算方法很簡單,你每一站的比賽騎幾小時幾分幾秒,各站累加起來的時間,就是你的總成績。環法賽有 21 站,總長約 3500 公里,你也許會這樣想:「平常我們騎五六十公里,實力好的人都能領先落後者半小時,環法賽這麼長,車手間的差距應該會多達好幾個小時吧!」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總成績,差超過三分鐘就很多了,而歷史上最接近的一次是 1989 年,第一名的美國車手 Greg LeMond 只領先第二名的法國車手 Laurent Fignon 八秒鐘。
為什麼會這麼接近呢?原因就在於大多數時候,車手們都是以集團的形式進終點,而依照規定,只要車手間的差距在一秒鐘以內,整個集團的成績都是相同的。雖然集團進終點還是有排名次,但對於總成績的爭奪來說,在意的只是時間而非名次--除非你可以搶到前三名,才會分別有 20、12、8 杪的減秒獎勵。
為了要分出車手實力的差別,所以就有「關鍵站」的設計,讓車手間的差距可以拉開來。主要的關鍵站是山地站,以及講求個人實力的計時賽。由於每位車手專長不同,擅長衝刺的不擅爬坡,擅長爬坡的不擅計時賽,使得山地站以及計時賽往往成為黃衫爭奪的關鍵。近年來奪取黃衫的勝利方程式,絕大部份是要擁有傲人的計時賽能力,在山地站則要立於不敗之地,緊盯對手;其餘的就交給隊友了,把具有危險性的逃脫集團追回。但由於禁藥查緝越來越緊,強力計時賽型車手已不再佔便宜,去年反而是爬坡型選手大佔便宜,主宰了環法賽的勝負。
如同其他各色車衫,黃衫車手在第一站結束後就會產生。之後各站結束後都會依據總成績,頒發黃衫給第一名的車手,以及一隻吉祥物獅子(非賣品,拍賣上價錢很高)。所以黃衫是會轉移的,只要穿上黃衫就會成為媒體以及其他車手注目的焦點。不過只有在最終站巴黎香舍里榭大道上穿上的黃衫,才是最具意義的。
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黃衫車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阿姆斯壯,原因是他離我們的年代最近,而且創下七連霸的紀錄,前無古人,也極可能後無來者。但熟悉自行車競賽的人不見得會把票投給阿姆斯壯,理由是他只是一位「環法車手」,靠著「環法車隊」幫他達成目標。也就是說,他生來就只是要去比環法的,贊助商努力幫他達成目標,行銷的意義比較大。要知道自行車賽大本營歐洲,從四月開始就有一連串的大賽展開,許多車手從天氣開始轉暖就要馬不停蹄參加比賽,並且盡力爭取佳績,才對得起贊助商。但壯哥不必這麼苦力,只要好好準備環法賽就可以了,雖然他也參加一些歐洲的比賽,但也只是做為賽前調整之用。
真正偉大的黃衫車手,比利時的艾迪.墨克斯(Eddy Merckx)應該當之無愧。他從 1969 年開始,拿下了五次環法賽冠軍,除此之外,其他各大賽事他並沒有缺席,春季古典賽、世界錦標賽、環義、環西都有他勝利的紀錄。他還曾經在 1969 年,同時拿下環法的黃衫、綠衫、紅點衫。簡直是個「食人魔」,不留點機會給其他車手。他也被比利時這個狂熱的自行車國度,選為「二十世紀最偉大車手」。
其他也足以列入「偉大」等級的車手,還有法國的賈克.安奎地(Jacques Anquetil)、伯納.因諾特(Bernard Hinault),西班牙的米蓋爾.英杜蘭(Miguel Indurain),他們都是拿下五次環法黃衫的車手。墨克斯、因諾特、英杜蘭仍然健在,也成為環法賽會的貴賓,在頒獎台兩旁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阿姆斯壯呢?雖然他創下七連霸歷史,但他在法國的形象不太好,所以從來沒有被邀請過,只能自己私下參訪。
順帶一提,雖然法國人舉行這場世界上最大型也最重要的自行車賽,但自從 1985 年因諾特拿下黃衫之後,就再也沒有法國人能夠奪取總成績冠軍了。2004 年渥克勒(Thomas Voeckler)曾經在過程中穿上十天的黃衫,也是十年來法國人保有黃衫最久的一次,雖然黃衫在他的肩頭上顯得格外沈重,他也沒有那個八字去承擔,但他燃燒自我努力悍衛黃衫的模樣,已經讓他成為法國的英雄。
love112302 wrote:
有幾點問題...為什麼阿姆斯壯的風評不好??
就真的只因為他只參加環法賽的關係??
黃衫在每一站都會換人穿嗎?
渥克勒燃燒自我保護黃衫,結果呢@@
1999 年阿姆斯壯復出參加環法,立即展現強勢作風,頗有奪冠氣勢。法國人普遍不相信他是練出來的,因為一個癌症復出的病患,怎麼可能在世界強度最高的競賽中取得佳績。由於 98 年環法賽才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禁藥風波,所以阿姆斯壯使用禁藥之說甚囂塵上。有一站他被抓到禁藥反應,但他證明是使用破皮藥膏。法國媒體咄咄逼人,眼看環法賽又要變成爛攤子,這時賽會主席勒布朗站出來為阿姆斯壯掛保證,他一定沒有用禁藥,這才把事件壓下來。
之後每一年,阿姆斯壯或多或少都有禁藥問題,甚至有人從近身人士的訪談和挖垃圾的方式,把阿姆斯壯連覇的「秘密」集結成冊,但都沒辦法扳倒壯哥,因為他「每一次都通過藥檢」。這是壯哥謹守的分寸,從來沒有在藥檢出過錯,法理上來說,外界也不該去質疑他,因為他已盡了運動員的義務,沒什麼好批評的。
在壯哥七連霸之後,最大的風波是當年法國一個藥檢機構,為了測試新的 EPO (紅血球生成素)檢驗技術,把 1999 年環法選手留下的尿液 B 瓶(選手都要留下 AB 兩瓶,A 瓶呈陽性,就再檢驗 B 瓶)開來測試,赫然發現壯哥的尿液呈陽性反應,也就是說他有使用 EPO。法國的隊報(還記得嗎?其前身汽車報是環法創辦者),私下與藥檢機構串連取得內幕資料,大篇幅報導這個驚人的事實。然而這個檢驗是無效的,因為已經無第二瓶尿液可供查證,在「盲測」的前提下,檢驗機構也不應該知道尿液的主人是誰,更不應該把尿液編號透露給媒體。所以壯哥請了個荷蘭律師組成「真調會」,法理與邏輯上贏得了勝利,但仍然無法改變法國人主觀的認知。連當年退休的主席勒布朗都說:「阿姆斯壯欺騙了我們七年」,可以想見法國人對壯哥是多麼的失望與不滿。
到底為什麼法國人要這麼討厭壯哥?除了他只是一位「環法車手」之外,可能與他是一位有點囂張的美國人也有關係吧!壯哥從來就不是一位謙虛的人,在歐洲比賽時也不注重倫理,使得他一出道就惹人厭。甚至還有聽說在山頂為終點的一站,其他選手還在等待塞車疏通後才能下山時,壯哥早就搭著專屬直升機下山了。看在其他人的眼裡,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其實我個人不會刻意去否定壯哥的成就,甚至我也是因為他才開始關心環法賽,他的表現以及他出的書,都大大地激勵了我。只不過看多了各方面的報導,就會覺得,一位空前成功的偉人,其後必定少不了不為人知的手段。不要太相信媒體的造神運動,頂尖運動員的精神是可以學習的,但也不要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段。固然會有人支持,但唾棄的人也不會少。
-----------------------------------------------------------------------------
黃衫理論上是每一站都有可能換人穿,所以得到黃衫的人,多半會努力去捍衛黃衫!但這是一件苦差事,會搞得全車隊精疲力盡,所以在第一個禮拜,拿到黃衫的車手多半是爽幾天就好,就急著把黃衫丟出去了,免得戰力消耗,使更重要的目標無法達成。
-----------------------------------------------------------------------------
渥克勒因為超限使用體力,後來鳥掉了。原本還有白衫(最佳年輕車手)的資格,但成績越來越差,連白衫都穿不住。這就是悍衛黃衫的代價。不過他當年把黃衫延長到第十天時的表情非常棒喔!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環法畫面之一。
love112302 wrote:
長知識、長知識謝謝大...(恕刪)
就我到處爬文之下,看到這樣的說法:
A網站:
04年環法第四站 TTT (車隊記時賽)結束後,Armstrong 在總成績上領先他的對手 36 秒以上,穿上黃衫。以 USPS (當時的美國郵政車隊)整隊的實力,和不小的領先差距,要讓 Armstrong 黃衫一路穿到巴黎,應該不是難事。但是在隔天,USPS 車隊放任兔子車手攻擊,而且絲毫沒有追趕意願,由於他們是保有黃衫的車隊,又一直在主集團前方領騎,當他們不打算捍衛黃衫,其他的車隊仔細盤算,也沒有追擊的意願。最後是讓 O'Grady 的五人小組領先主集團 12 分鐘衝線,並且讓法國國家冠軍 Voeckler 以總成績領先 Armstrong 九分多鐘的差距穿上黃衫。
從這場爾虞我詐的競賽中,獲得最多好處的就是 法國車手Voeckler 了。對法國人來說,這件黃衫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因為沒有人會料想到,黃衫會落在一個不算強悍的年輕小子身上。
B網站:
第五站法國的年輕好手 Casar(FDjeux.com)成功的發動了一次攻擊,與其他四位選手合作,拉開和主集團的差距有 12 分鐘之多。這次成功的攻擊讓法國國家冠軍 Voeckler(Brioches La Boulangere)穿上黃衫,並且總成績領先的時間足足夠他穿十天,才在第四個山地站讓給 Armstrong
也就是說 Voeckler未必是自我燃燒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