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張照片中,序號88441的Goodyear FG-1D Corsair (即Goodyear授權生產的F4U-1D)嚴重損毀。除了尾舵與左主翼端翼面損毀之外,機身尾部側面亦有大幅橫向裂縫。
部份文獻與網路文章稱此FG-1D由美國陸戰隊第113戰鬥機中隊(VMF-113) Alson C. Frazer少尉駕駛,於1945年6月22日空戰中遭日本帝國海軍第三四三海軍航空隊菅野直大尉以川西N1K2-J紫電改局地戰鬥機擊損;而後Frazer少尉將其一路飛回基地生還。這些文章也以F4U遭受如此程度的損壞亦能返航而盛讚其結構的強韌性。

但事實上,這架FG-1D是在地面撞擊事故中損毀。飛行員並非Frazer少尉,時間也非1945年6月22日。
1945年7月4日,駐紮於沖繩縣伊江島的VMF-113六名飛行員奉派前往鄰近的沖繩基地將六架撥補的FG-1D飛回。序號88441的本機由Russell Hunchar中尉操縱返場降落後,操縱序號88399的僚機Martin W. Harke少尉因距離判斷失準而從後方撞上。事故後兩名飛行員皆未負傷,但兩架FG-1D皆重損塗銷。

而1945年6月22日當天,VMF-113的Frazer少尉在九州上空空戰中FG-1D座機左翼遭擊損;他在入雲脫離戰場後安返基地。當日VMF-113兩名飛行員在空戰中遭三四三空紫電改機群擊落陣亡,分別為R. D. Allcroft少尉(操縱序號76559)以及F. B. Smith少尉(操縱序號87905);並有包括Frazer少尉座機在內的三架FG-1D遭擊損。但這三架FG-1D並未塗銷,表示其損毀並非嚴重且可修復。
第三四三海軍航空隊及N1K2-J紫電改可參見二次大戰傑作機[1]: 川西N1K2-J紫電二一型(紫電改)局地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機裝甲防護僅著重飛行員與關鍵部位;過多裝甲將導致過重而影響性能。
以Vought F4U Corsair為例,飛行員座椅後具裝甲板、座艙罩風擋內具防彈玻璃。此裝甲板為減重,僅覆蓋飛行員背部,不及雙手處。因此主要執行對地密接支援任務的陸戰隊即以現地改裝方式,將掌控節流閥的左手側鏤空處補上裝甲板,座位底部亦加裝裝甲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