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爛的感應砲
身體:分色細(人中參考RG製程直接挖空,不用冒著變成花臉貓的風險上墨線),內甲連動和可動都是新製程,瘦身成功又可以爆甲(評價兩極但個人覺得很美),關節的確有點鬆但可接受。水貼+墨線完整個愛不釋手。
可動手:手腕還是黏死了,不然拿槍會一直往下垂,擺弄時小心翼翼,很怕斷掉。
武器和手的連結設計的很棒,希望以後都是這樣設計
瑜不掩暇最大爆----"感應砲":讓我熱情瞬間冷卻,滿分的好印象扣到負分,甚至懷疑身體和感應砲是兩批人設計,而設計感應砲的是敵對陣營派來毀滅萬代的
首先感應砲的互相連結:整個鬆到炸,又蠻重的,一碰,不對,風一吹就散了。
感應砲和身體的連結卡榫淺,可動0(做個可動關節很難嗎)。卡榫是固定角度而且是固定往前傾(不能跟身體平行嗎?),加上鬆鬆的感應砲,威武的翅膀搞到像披風(弧狀向前),而且還是一碰就散的披風。
上網搜尋了感應砲改良法,與各位分享
1. 用盾頂住:頂的時候才發現盾和手的連結和盾本身都蠻鬆的,常常是感應砲和盾一起散掉

2. 投降輸一半:直接放棄翅膀型態,讓感應砲永遠是感應砲,也就是牛永遠要長在支架上
3. 金屬改造件:鋸齒狀的零件網拍有鋁製的,目前台灣大陸都沒人賣了,用過的人表示效果有限。
4. 用特效的支架架撐住翅膀:完全不需改造,支撐效果也不錯,只要無視透明支架
5. 我這裡有一批感應砲,好便宜的阿:再買一組感應砲,黏死他
6. 磁鐵:蠻多高手用的,但蠻吃技術的,磁鐵建議大陸網站購買,加運費也比吃人不吐骨頭的台灣網拍便宜
與身體的連結,我目前想到犧牲一組支架,將球狀部和與感應砲連結部合在一起,再與背包連結
讓感應砲可以喬成各種角度,改造成功再與各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