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這一套的時候,其實最大的阻力來自於老婆。她認為,買一套一萬多元的「玩具」給兒子,不如拿這個錢去補習,學點才藝才是。同事的看法是,雖然看起來有趣,也相信會讓小孩學到東西,但是似乎是太貴了。回想起小時候,家境不好,沒有什麼玩具。陪伴自己的除了媽媽買的二手書,還有兩套積木:我高及雪花片。利用這兩套積木,讓我學到不少東西,也「創造」出不少自己的夢想中的東西來~因此,在兒子才一歲的時候,就買了3套積木給他,也慢慢的玩到了現在(小一)了!最近才剛買一套七巧匠(類似LAQ)的積木給兒子。老婆看到兒子玩的很起勁,也做出一些她覺得不錯的東西來之後,才覺得讓小孩子玩積木是很好的。只是,還是不能接受一萬多的EV3。(其實她不知道,我還多買了幾千元的其他感應器,而且還想再多買馬達!)其實一萬多,以大人來說,用來換一支手機甚至於都不夠!但是可以學到的東西,是無法量計的。或許一萬多的玩具是對於已經小一的兒子來說是貴的。但是在他長大之後,想起了當年那套EV3帶給他的啟發,就值得了~東西寄到家裡了~我跟老婆說:這一套是我買給兒子的教具,而不是玩具。在台灣,很多人都不把小朋友的遊戲行為視為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那其實是很可惜的!
其實善用的話, 這是一套非常便宜的益智玩具可惜台灣的翻譯書不夠多英文版的話有很多啟發式參考書內容不像台灣提供不同的組裝模型導向的內容如果看圖照做, 那還叫啟發式玩具嗎?英文版的則多從任務導向例如: Apress.LEGO.Mindstorms.NXT.The.Mayan.Adventure古墓探險總是有很多危險, 所以要用 mindstorms 組成不同用途的機器人去偵測前方引導讀者一步一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程式邏輯則又可訓練思維與行動邏輯youtube 有很多影片, 老外玩這套的創意實在很多...........運用之妙早已超出玩具的境界補習.....算了.....聰明小孩被笨老師教過, 會比老師更笨
在EV3的軟體中,有一個RAC3 TRUCK的範例......當初兒子會想要這一套,是看到這個範例的,因為他喜歡汽車.在做了2個範例熟悉一下各種零件的運用後,突然間很好奇當初看到的這一台:為什麼EV3可以做出像是一般汽車一樣,是有4個輪子,而且前輪可以轉彎的??其實轉彎機構倒是好解決.....最大的疑問是,後輪的驅動部分是要怎麼克服在轉彎,兩個輪子轉速不同的問題.在做了2個範例之後,很明白的知道,家用版沒有提供差速器,也沒辦法用現在的零件組成差速器.最大的疑問就是:在沒有差速器的狀況下,竟然可以轉彎??!!組裝完成,下載程式,竟然可以轉彎.....把程式開起來看了一下,才知道後輪的轉速差是用控制馬達出力的方式來達成的.(其實只要直接打開軟體,看作者的建構說明書就可以清楚的明白,不過我沒有這麼做,是由成品回過頭去瞭解作者的設計理念的.)不過,這一個程式卻有bug,在左轉前進時不會停止.但是拿在手上空轉時,動作卻是正常的.這個部分,找時間再來debug.....左右轉的前進後退,雖然看起來很像是遙控汽車一般,只是速度慢了點.但是卻有些卡卡.....看起來不是很自然.尤其是在倒車時,前輪有點被拖著走.原因在於:後輪轉速差和前輪的轉彎角度沒有搭配到一個完美的關係.組裝了這一個範例之後,有幾個面向可以來探討:1.買個差速器的零件其實不用一百元就可以解決了.但是可以引導發掘問題....像是汽車是怎麼不會在轉彎時卡卡的?什麼是差速器?差速器的動作原理?差速器的組裝及應用?在沒有差速器時,如何用其他零件達成所需的功能?2.把後輪兩個馬達的馬力輸出,改成由前輪轉彎的角度來做精確的運算範例的程式對於馬力的輸出,就是一個很簡單的100:60(60:100)的搭配.前進時似乎是比較順一點,但是後退時前輪似乎就有點被拖著走的感覺.是不是可以改變馬力輸出比,來改善呢?或是直接由前輪轉動的角度來計算出後輪馬力的輸出比呢?而向前轉彎及向後轉彎時,卡卡的程度不同,原因是什麼呢?範例被我拆了!打算找一天讓兒子一起來組裝之後,讓他自己發現問題.....比較一下,EV3遙控車,和他現有的一台遙控車在動作時的差異.如果我直接買個差速器,然後組裝好了,把程式改寫了,給他的就只是一台遙控車而已!!如果讓他自己提出疑問再來引導他解決問題,應該就是買這一套「玩具」最大的效用了!!
baroque123 wrote:記得大學時有一門課叫人工智慧,用的是RCX偵測地面顏色的反射率,讓機器人走迷宮 走迷宮......勾起了我27年前念高二時的回憶!當時APPLE II正流行的年代,學校教學展是用電腦鼠走迷宮.花了幾十萬買的電腦鼠,還用小教授電腦來寫組合語言.當時採用左手法則.....老師帶領了幾個學生,搞了一個多月,總算是可以把迷宮走完.現在利用EV3就可以輕鬆又快速的做出一台電腦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