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 robot 機型主要是校準機台較麻煩.
機台若沒有使用CNC加工的零件
普通玩家很難去校準三軸的平行度跟垂直度,相對位置..
只要那三組立軸校準了.其他就簡單了.


ABS,溫210度,層0.25mm,速50mm/s,空行200mm/s

印了3.5小時..

雖然知道會變形..不過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跑去買了直線軸承來裝..
裝了才發現..X軸那兩根...不是軸承鋼棒................

sheauyih wrote:
雖然知道會變形..不過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恕刪)

這麼大的模型用50的速度應該ok,怎麼變形這麼嚴重,
我沒有印過這麼大的模型,是第一層沒有黏住還是冷卻不均勻?前面幾層冷卻後應該有一定的硬度,怎麼會被拉上來?

這是改裝水冷cooler的過程:
中間的沉頭孔要有一定的準確度,所以用雕刻機來挖

找不到合適的水管接頭,所以自己做,但是體積太小,又是空心結構,abs的強度就不夠了,一鎖緊就斷了,照片中紅色記號處就是斷掉的屍體

只好拿螺絲來改,這個是改裝完的照片

從銅塊的外觀就可以看出來,完全是外行人,本來想說沉頭孔挖好再用鋸床來切,但是銅塊太小,有些部分鋸床切不到,只好手工處理,問題是我連鋸子都不會拿,弄到兩隻手很酸、切出來的銅塊邊緣也不平整,接著鑽孔肯定有問題,然後我也沒有比較精密的虎鉗,鑽出來的孔當然就是歪的。
我還弄斷一支鑽頭,後來聽說鑽銅的時候要用比較小的偏心鑽頭。
水在循環的時候可以看到一些氣泡,可能是水道不良、所以水流不順。
風扇已經拆了,不過風扇座還留著,可能的話,用來冷卻模型的風扇我打算裝在這裡,只要把風扇座改良一下就可以了。

cooler完成後,經過測試,沒有漏水現象,列印後抽出耗材發現這個cooler確實有某種程度的功效


前面那一張照片是之前裝風扇的時候,抽出耗材可以發現有膨脹現象,雖然沒有堵住,如果是流量小的狀況還是有可能堵住,旁邊是monster鑰匙圈,網路抓的,印出來給我弟,他還蠻高興的,畢竟他花很多時間幫我車那2支螺絲,算是表達一點謝意;後面的照片是裝了水冷cooler後,抽出耗材的情況,很明顯沒有膨脹現象。

以上就是今天的進度。
有CNC加工機就是方便阿..

翹角變形的問題發生在列印30鐘以後..
會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慢慢上翹.列印時間越長,工件越厚會翹越高
原因應該是底部是熱的(軟的)..上面已開始冷卻收縮.才會往上翹.

可以在30-40分鐘內列印完的工件較沒底部翹角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不加熱底板就能黏住ABS的好方法..

目前只想到用快乾...



一般解決翹角的問題就是在角落加延伸底板以增加附著力.
如圖左下的圓圈.



sheauyih wrote:
有CNC加工機就是方便...(恕刪)

只是自己組的雕刻機而已啦,勉強能加工銅塊。

通常底板如果沒有加熱床,會在底板貼膠帶,看起來類似布材質,可以抓住abs,一般都是用3M的吧,它是藍色的。我在特力屋也有看到,不過不是3M的。

我是用Skeinforge,打開chamber的話可以隨著Z軸升高,遞減底板溫度。


應該是比較厚的模型才會這樣,我也有列印超過一小時的情況,但是模型沒有那麼厚,所以沒有變形。
模型太厚,上層收縮力量大會把底層往上拉,可是底板溫度遞減要怎麼設定比較好?
我也不知道,如果溫度降太低,可能印到一半模型就脫落了...
takashi156 wrote:
只是自己組的雕刻機而...(恕刪)



底板溫度低至65度左右工件就會脫落了..


耐高溫貼布..剛好手邊拿的到樣品..

電子業用醋酸布..

馬上測試..


ABS,溫210度,層0.25mm,速80mm/s+自動降速,空行600mm/s
底板加溫.加工後.底板冷卻後仍不會脫落.





ABS,溫210度,層0.25mm,速80mm/s,空行200mm/s
底板不加溫.直接上..看來也OK..



網拍 6cm*25m 一捲4百多..預計買一捲來用用看..
看大型工件會不會有問題.

感謝您提共的資訊..


sheauyih wrote:
底板溫度低至65度左...電子業用醋酸布..(恕刪)

原來醋酸布也能用,還沒聽過人家用這個,新招式呢!

大家列印都跑那麼快,我現在是把機器放椅子上,不敢跑太快,
我得找個合適的基座、做幾個專用腳墊才行。

現在都用0.3的噴嘴,因為印出來比較漂亮,但是溫度要調到230度,這樣材料的流動性比較好。
第一層或第二層偶爾會有流量不穩的情形,也就是可能工件結構會有一點點空洞,這應該很難避免吧,
就好像用0.5的噴嘴偶爾會溢膠,或者也可以說噴嘴漏料......
takashi156 wrote:
原來醋酸布也能用,還...(恕刪)


剛印好的風扇座
ABS,溫210度,層0.25mm,速30mm/s+自動降速,空行200mm/s
自動降速大部分都是跑10-15mm/s而已



只用了極少的支撐..
空行速度太快.工件都會晃了.(用冷底板的話應該比較不會晃)
固定龍門的機台似乎不太適合高速運行.

高速時出膠也跟不上..膠體有黏滯性..(或再嘗試加高溫度)
我的工件都是瘦高型的.
看來不需要追求高速列印了.

溢膠的問題感覺大都是路徑的問題..

你不仿測試只跑一層..畫大面積的螺旋線來看看
看線條是否勻稱..


第一層或第二層偶爾會有流量不穩..
也可能是噴嘴內有空氣.
可在 G-code 前加一段先擠一些膠後再跑工件的 G-code.
也許就會改善了..

sheauyih wrote:
剛印好的風扇座ABS...可能是噴嘴內有空氣.(恕刪)

剛剛印的風扇座

ABS、230度、層厚0.2mm、總共202層,沒有支撐、有2個地方稍微塌了,但是不影響功能。
原來不只是一開始,列印中途也會有料不足的現象,下次我把流量調大一點點看看。
至於溫度,我已經調到230度,不知道能不能再高一點點?

takashi156 wrote:
剛剛印的風扇座ABS...(恕刪)


那個看起來不太像是空氣..
有點像是料擠不出來?

如果馬達有發出聲響或頓動..
可能是馬達力量不夠..可試著加一點電流看看..

還是膠條沒夾緊?

或檢查膠條品質.是不是粗細不一?
或膠條中間空隙太多?

....
空隙很規律..我覺得可能是馬達問題..?

sheauyih wrote:
那個看起來不太像是空...可能是馬達力量不夠..可試著加一點電流看看..(恕刪)

感謝您的提醒!我都忘了,這又不是商業機台,這是diy套件。
好像流量開大一點稍微有改善,不過我也想玩一下這個driver,沒玩過這麼小的,只是我對電路這種東西是外行人,

應該是用電表正極接那個trimpot、負極接一個GND,但是我不知道哪一腳是GND
然後,這邊是要量電壓還是電流?
有沒有參考的數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