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on工房紙模習作---Q版三笠艦(2018年1月11日更新)



多重身份的宗谷號(5)---小艇

這宗谷還是滿多細節的,剛完成的吊架及這次的(其中一隻)小艇
都可看得出。



01.共有4隻小艇,左邊3隻就像救生艇似的,最右一隻最大,由5個
零件組合而成的。



02.貼吊架時出了點問題,估計是骨架欠工整令船舷(蒙皮)外漂部分
不夠水平,最後使吊架無法貼在預定位置上。



03.只好死馬當活馬,在幾個接觸點上補上一小紙子,權充作基座吧。



04.最大一隻小艇艇尾有「海上保安廳」字樣,加上宗谷艦尾甲板有直升機
庫,估計這狀態是在1956-1978年間的。



05.右舷外漂處還有一條舷梯。



06.小艇全部搞定。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多重身份的宗谷號(6)---桅桿與天線

其實造紙模型是需要極大耐心的,自問最缺的就是這種性格,所以容易
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01.貼煙囪旁的大通風筒時已覺得有點不妥,為何兩支通風筒竟成了
「招風耳」的狀態?經紙友提醒,原來是方向錯了,現在改正回來。



02.那位紙友亦指正了我之前對這宗谷展現哪個年份的狀態,非常感謝
他的幫忙。其實多年前我東遊時買了本模型雜誌,恰巧這期正是以宗谷
為主題的。書中有十多張在不同年份的宗谷的線圖,其中第8張與宗谷
紙模正好相同。因此,確認這是1956年10月10日南極觀測船的狀態。



03.摘取一張宗谷的膠模完成照。



04.前甲板上有個停放水上飛機的承架;右邊有兩根東東,本來這是桅桿旁
通風筒的部分,但考慮到桅桿比較難維護,所以暫時不貼。



05.這就是宗谷的桅桿。



06.駕駛艙頂還有一具(雷達?)天線。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多重身份的宗谷號(7)---豎桅桿

懶病發作,拿著小說貓了多天,是時候趕進度了。



01.前甲板桅桿有4條吊臂,照片左側就是吊臂,中間的是三角錐天線旁的
小天線。右側的是在後甲板上的,貌似龍門吊的東東。



02.這宗谷設計其實有相當多細節,單是螺旋槳就5個零件組成。



03.組合得最差的部分是船尾。



04.表面工程已完成,上桅桿也不怕造成影響。這是前甲板的,也是
最高的,旁邊有4支東東,這是用來吊放重物的吊臂。



05.駕駛艙頂的三角錐支架及天線,旁有另一支小天線。



06.後甲板的那個龍門吊,上那個是天線吧。



07.前中後的桅桿及天線等物已完成。



08.進度至此應已完成。咦!這宗谷應還有兩個飛行器。對,直升機及
水上飛機各一,所以還需加把勁。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多重身份的宗谷號(8)---兩架飛行器

兩架飛行器分別是直升機及水上飛機。



01.這架水上飛機由8個零件組成,前面兩條是浮筒,使飛機能在水面
起降。



02.雖不太複雜,但整體上算是細緻。



03.兩架排排站。



04.直升機也是有浮筒的,而且有「海上保安廳」字樣。
(稍後貼完成照)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多重身份的宗谷號(9)---完工

宗谷終於來到尾聲。



























據紙友提供資料,這宗谷的比例是1:200。打印時用紙是180g,但細小
零件則用140g。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塔奇哥瑪(10)---黃色的塔奇哥瑪

塔奇最後的一個成員來了。



01.又是塔奇。咦!這次顏色竟是黃色的,不是甚麼惡搞吧?



02.記得好像在電視版第一輯後期,9組被迫解散,大部分塔奇要被拆解,
僅有兩三個在解除武裝後,被送去參予服侍長者,更有去工地工作。



03.這個就去工地的,所以被漆成搶眼的鮮黃色。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2016年2月桌曆








希望各位合用,順祝新春大吉,合家安康。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塔奇哥瑪(11)---黃色塔奇完工

紙友提醒說,坊間還有個韓國的塔奇,但考慮到這系列已延續了一段
時間,也應是完結了。



01.懶散歸懶散,也不好意思拖太久。貼了頭及駕駛艙後,覺得還是
一次過組合成形較好。



02.塔奇真的很像螃蟹;反轉頭部就是接駁手、腿及駕駛艙的組件。



03.逐一接上六肢。



04.為了把塔奇弄得威武點,所以將腿劈得開開的。



05.這個版本手腿的接駁真是有點玄,要用點手段才搞定。



06.要固定四腿,使腿劈得...
(稍後拍造型)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塔奇哥瑪(12)---塔奇哥瑪編隊

造紙模最令人滿足的莫如是拍造型照,延宕了一段時間的塔奇系列
終要完結了。前後共造/修復了5個紙的及一個膠的塔奇,作為終結
當然要拍全家福了。



01.先拍黃色塔奇的造型。



02.威武是威武,但腿劈開了,整體穩定性卻花了不少功夫。



03.這個黃色版難度不大,不過所有接駁點都要強化,否則能不能
站起來也是問題。



04.六個各自不同顏色、質材及大小的成員。



05.竟然是那個早年的藍色(個頭最大)的細節最多。



06.塔奇哥瑪編隊跟您拜個早年,祝您闔家安康,心想事成。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老鐵匠屋與雷達門(1)

事隔數年重新玩紙模,最重要的觸發點是某次網遊時,滑到一紙模論壇,
恰巧看到一個建築類紙模。對,就是那個在我重拾筆刀的首個紙模---羅滕堡
埃森胡特酒店。
羅滕堡是德國南部的一個充滿浪漫氣氛的小鎮,適逢其會旅遊時這是我們的
重要站點。因此,對這酒店的紙模特有感覺。
這次又是羅滕堡的建築模,是SB出版的4個該小鎮紙模之一個,主角是格拉赫
鐵匠房(Gerlachschmiede)。
根據維基資料,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德國中北部民居建築。由於這裡冬季
降雪量很大,為了不讓積雪堆積在屋頂上造成過大的壓力,因此這裡的建築
普遍採用了非常陡峭的屋頂,鋪設了紅褐色的瓦片後,積雪在這樣角度的
屋頂上無法堆砌,這樣就保護了整個建築。這座建築的特色,是在底層建築上,
陡峭的屋簷直接覆蓋了頂上的兩層。作為半木半石結構的房屋,修長的屋頂,
漂亮的窗戶,美麗的綠植和鮮花,讓這座小屋在羅滕堡特別有名。
這模比例是1:160,6張A4,零件不多,組合難度屬中等。



01.除了這座鐵匠屋之外,還有一座名為雷達門的塔樓,可參閱封面左上角
實物照片。



02.所謂掛萬漏一,出發前已盡可能搜刮相關資料,可惜仍...當時我們就在
屋旁(圍繞全鎮)的城牆上看這屋,卻完全不知道它是何物。另一令人
嘆息的地方,就是照片右上遠景的雷達門正處於維修狀態。



03.故此,只好在網上摘取了別人的一張美照。注意屋左右兩旁馬路
高度相差頗大,形成門前的小斜坡。



04.老鐵匠屋與塔樓是完全分開的,先組合老房子,SB的設計頗常用
「疊盒子」方式,好處是不需骨架也能增加整體的強度,不過由於
疊盒子,即是組件接駁處就變成兩張紙的厚度。結果是疊得越多,
累積的誤差就更大。



05.由於誤差,那個半月形的路面要經「加工」方能安放。這種高低路面
令立體感增強不少。
(未完待續)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