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去年尾牙送出10部賓士車。大家不提控,那有車可送,呵呵。不過 DJI 還真是中國之光,公司才成立4年多,在空拍領域已是全球第一,研發創新能力不得不佩服,創辦人還不到40歲,這些奇蹟,還真只有大陸有。stish wrote:DJI的東西就是這樣...(恕刪)
说错了。老板汪滔才30出頭歲。=====================================================================開啟了個人電腦時代的傳奇極客——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在給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郵件中興奮的講述了一大段自己與 DJI 的四軸無人飛行器 Phantom Vision 的故事。這個 2014 年極客公園創新大會組委會送給他的私人禮物,徹底震撼了沃茲大叔。稍後,當這個郵件被轉給 DJI 的創始人汪滔的時候,那位來自深圳年輕極客坦言自己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30 多年前,當沃茲大叔開啟個人電腦時代的時候汪滔還沒出生,在受惠於那個歷史性的創新 30 多年後,汪滔親手打造的產品終於讓那位元傳奇人物豎起了大拇指!8 年前,當汪滔和大學時的夥伴決定把稚嫩的本科畢業設計做成一家商業公司時,他們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產品能站在全球科技創新的前沿並接受來自矽谷的敬意。深圳高新南區創維半導體設計大廈,一家名為 DJI(大疆創新)的硬體創業公司為自己的 1000 多名員工包下了其中十多層的辦公區,而就在三年前,它們還只有幾十名員工。DJI 是一家深圳本土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和無人機製造商,這家公司為數不多的一次在國內媒體上露面還是因為 2013 年底給員工發了 10 輛賓士作為年終獎的新聞,不過,比起與其知名度並不相稱的財大氣粗,很少有人知道在矽谷科技精英和風險投資家眼中,DJI 已經是少有的能夠被拿來與蘋果比較的中國公司。根據研究機構 Frost & Sullivan 的資料,在全球小型無人飛行載具市場中,該公司控制了驚人的、超過一半的份額;《時代》雜誌曾將 DJI 研發的產品評為 2013 年度北美地區最值得擁有的高科技產品;而無人機領域的潛在競爭對手、《連線》前主編、全球創客運動的旗幟人物克裡斯•安德森在談起這家公司時還是不無敬意 地將其比作無人機領域的蘋果。紅杉資本合夥人邁克爾•莫里茨更是在他的 Linkedin 上寫道:「DJI 的 Phantom 2 Vision 基本就相當於一個飛行著的 Apple II。」在中國,互聯網領域的王興、王小川、張一鳴等等新貴極客們都是 DJI 的深度粉絲,人手至少一台 DJI 的飛行器;而各種嗅覺靈敏的 VC、PE 都以求能與 DJI 高層結識為榮,雖然這家公司早就宣佈自己不需要進行融資。這些讚譽和追捧的背後,首先是因為 DJI 的確有著非常出色的產品和技術,這支撐了其最近幾年業績爆炸式的增長——最近三年,DJI 的銷售額增長 80 倍,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zuzu2008 wrote:dji去年尾牙送出1...(恕刪)
zuzu2008 wrote:说错了。老板汪滔才3...(恕刪) dji確實有很多過人的地方,但決不是產品,我個人覺得,不是Dji厲害,而是這塊市場目前沒有世界及的廠商願意投入,說實話Dji賣最好的小白系列,充其量只算玩具等級,技術能力比Dji好的廠家太多了在飛控產品裡,太多的開源可以抄,APM不說了,還有歐洲的autoquad,都是開源的,新功能拿來抄一抄,再加上些自己開發(或特意閹割)的功能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開發人力Dji厲害的地方是對市場的眼光很準,在幾年前搞了Phantom產品線,P, P2, P2V, P2V+,這些不斷的改良 席捲了市場,當Dji被養大到沒有對手的時候,其他廠商的規模相對太小,比行銷 比產品線,都比不過的情況下Dji 就越來越大了如果有國際等級的大廠願意看的上這一塊,比如說郭董願意開發無人機,而且是針對這種大眾市場,Dji可能馬上被打趴了...
Eason兄,這份情義我心領了,我大可再買一台,但這幾天在台東,無目的的走走,靜靜,心境在慢慢改變的,悲傷,無奈,憤怒,到淡忘。我的信心和信任,已到谷底,不想再碰到遙控器。曾經,我敢譲它出去三公里,要它在海上等我,要重連wifi,我相信,它會回來,也沒有失望過。這次,三天前買的新機在旅程未開始,在眼前炸機,那落水聲現在還如此清晰!我無法釋懷,原諒,這打撃。一個準備了兩個多月的行程計劃。我了解你的用心,但我不能辜負你的好意。我只是個案,很快,會沈入論壇的眾多分享中,小心謹慎,大家都會拍出好片子的,加油。牧師今天來電,我還是希望能安排有心的朋友連上線,和有導演經驗的人一起,定可學習到不少經驗,如他所言,會討論怎麼拍,所以可以專心飛行。請私訊我,有興趣的朋友,十二月初一週的時間。必要我也可資助旅費,這是唯一能做的。謝謝!Eason0106 wrote:我可以借你我的p2v...(恕刪)
tuyuipo wrote:郭董可以造另一個蘋果...(恕刪) 如果有國際等級的大廠願意看的上這一塊,比如說郭董願意開發無人機,而且是針對這種大眾市場,Dji可能馬上被打趴了...看來很明顯的沒有國際等級的大廠願意看的上這一塊~ 包含郭董
polo913101-z1 wrote:如果有國際等級的大廠...(恕刪) 郭董看上手機這塊,出了InFocus,結果造出另一個蘋果了嗎?有資金有能力代工不等於有研發技術和創新實力。忘了說國際等級大廠Google也看上了無人機項目,收購了無人機廠商Titan ,不過目前好像沒什麼大動作,前景廣闊能賺錢的大項目誰不願意看上?其實是不願意冒險花錢打水漂
tuyuipo wrote:郭董看上手機這塊,出...(恕刪) 我只是要表達,Dji所擁有的技術創新 其實並不算是什麼高科技舉例來說吧,要開發一個飛控,很多廠商都開發的出來,也不算差,因為有很多open source可以抄但要開發一個OS,世界上沒有幾個廠商有能力,就蘋果 微軟 Google拿蘋果跟Dji比 真的沒法比
其實我覺得dji一直有在創新耶。他即將交貨的 Inspire 1 就真的讓我很欽佩,這確實是一台在外型,功能上都有很大創新的商品。性能就得等12/01 交貨後,大家的開箱文了。不過,我自已沒飛過 DJI 的,呵呵。我是 CX20 , X350pro 再加上 Tali h500 ,至於 Inspire1 ???欣賞歸欣賞,但實在是太貴了啊!stish wrote:我只是要表達,Dji...(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