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_wks wrote:
首先我在地質館前廣...(恕刪)
看來您並未完全了解 多軸+GPS的飛行特性,自返一定要有HOME點,也就是在起飛時,啟動馬達,當時會將所在地的經緯度紀錄當HOME點,起飛後如有問題切自返(切記不能關發射機),只要飛機正常,GPS正常,指南針正常,氣壓計正常....反正一切都是正常,切自返才能自己回來,您沒將HOME點的資訊給小白兔,他只好叛逃。
P2/P2V/P2V+如果要在沒GPS的模式下飛行,一定要切姿態模式(一般都是S1開關置中,往上切是GPS模式,往下切是自返模式,S2開關要切在最上)飛行,我在家裡飛,一定是姿態模式飛行,切記不能切到GPS模式,因為一切,只要GPS有了衛星訊號,後果我實在無法想像(當然,最壞的結果就是提控,但在家裡飛,尤其是屋頂是鐵皮屋的話,指南針都會失常)。
有任何不確定的情況下,請務必用姿態模式飛行,P2系列的S1開關如果是四段,那就更好了,GPS/姿態/手動/自返這樣設計最好,可惜只有三段,我是設定GPS/姿態/自返。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stish wrote:
如果你兩週前摔機,...(恕刪)
謝謝大大的回覆給我參考~~~
自兩週前摔機後,我就一直想要送廠檢測,不過當初翻下來是栽在沙子上~
有三組馬達進沙,我當下都會再開機試車檢查,其中一組馬達沙子太多把它卡著無法轉動,回到家再用高壓噴氣把沙子吹走,當晚再試飛完成基本操作都沒有問題後,順便把失事前沒用完的電池用光(1顆半)
沒送修就這樣開始了,清明連休前因為連日下雨,沒去修,加上幾次再地下室測試姿態飛行都乖乖的,除了用手轉動馬達時可以感覺到沙粒跟馬達的磨擦之外,自己讓它勉強操作 …. 我相信人為真的是失事的因果,就因為這樣沒有去更換馬達以及檢查相關的狀況(特別是拆機)
清明連假,帶著它到處跑,短短3天完成密集的空拍,早上兩棵電池下午兩棵電池
拍攝三星鄉田野、過河、2百米高處拍田野然後又上太平山翠峰湖,拍攝枯木過場、繞湖、2000米海拔高度飛行 ….
蘭陽博物館前湖面過場、繞著建築外觀飛行,下午去了金車伯朗城堡,出山坡拍海岸,攀山繞著風車以及城堡,到了第二站到龍洞升空~
小白很有靈性,知道身體狀況不行飛行~給我鬧了這個脾氣摔兩次,免得這3天拍的14支航拍紀錄通通送去海裡掰掰~
深斷因果,兩週前的摔機很關鍵,我猜測馬達吃沙帶來的損傷在後去的20多次飛行一定累積了不少傷害,也慶幸它在還沒移到海面時先下來了~
雲臺中柱的變形,我無法理解~畢竟是個堅固的結購,沒有扯壞機身或是雲臺底座的情況下靠著狗3的重量可以拉扯歪斜~而狗三也沒有明顯的撞擊受損
不過至少也沒有狗三給撞死了(之前把鏡頭撞壞過)
昨晚白三發表,帶來很多新意~~但是我相信風險依舊存在,航拍設備,還是要使用民航機的安全程序態度來檢查!
剛剛也把手上的小白送廠了,希望早日出院恢復航拍作業~
,而且滯空時間比較短
,可能讓一些非專業空拍玩家會選擇P3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