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緣際會之下 那天剛好皮包裡面麥克麥克的我走進一家吃人不吐骨頭的店家裡 映入眼前的是一整排的YAMATO(哇靠 還真多)而且每一盒都在對我招手(shit) 缺點是每盒都封起來不給看(還真慘) 除非吐錢(真是夭壽) 於是乎再面對招手的壓力跟臨時的衝動還有過人的勇氣這3者衝擊之下 皮包自動打開飛出5張向老闆投懷送抱 當然老闆也沙密斯的回送我3張 結果初2就把VE-1給供回家了orz......
老實說花了4.7張回到家要打開的那瞬間 我有做最壞打算(了不起又是一陣E04) 打開之後 我真的要好好鼓勵Y社一番了 機體品質UPUP(比起舊版的1/60好太多了) 組裝紮實度UPUPUP(W社應該要冒汗) PVC材質只有UP(比起以前PVC的塑料密度好像更高) 你的進步我看到了 如果價格能再低一點 我想我就是你的VIP了.....
這飛機沒塗墨線還真的是不夠味道 我買了水性鋼蛋筆回家塗 歐SHIT!! 一樣溢出的部份用衛生紙只能擦拭掉一些而無法不能完全擦掉 而且Y社的墨線不管是模型還是完成品都是出了名的細 有夠難畫 還好我有test一下 沒有一口氣畫完 要不然這隻就毀了 再來用橡皮擦 水性溶劑一樣都是死 到最後只能買0.1極細水性代針筆 雖然溢出的部份不能完全擦掉但是對我來說算夠了 記住阿下次有人要是要塗 千萬不要買鋼蛋筆(目前只針對YAMATO的完成品) PS個人畫墨線過程是筆塗-->衛生紙擦式-->溶劑洗過擦乾-->橡皮擦擦式
說了這摸多 來看圖吧(雖然VE-1不是第一次在M01發文)~~~~
側面45度 最喜歡的角度

有夠難畫的墨線


機艙處特寫 玻璃鏡面很漂亮 或反射彩虹光 只可惜不是真的玻璃就是了

飛行員特寫

這應該是機關槍所在地

密合度一拜
不會有不平整之處 這點跟舊製程差多了
細到不行的墨線 如有模型版的一點一點黑黑的那就更好了(鉚釘?)

再來一張

另邊角度


密合度


側面 經典的熊貓



噴射口



後面也很美


經典的角度 機艙反射面更是點綴

來張全部裝備圖合照

上裝囉

又來一張


偵測裝備特寫

側面裝備圖




推進器噴射口 這個塗裝蠻好看的






準備戴帽子了

戴上囉




買不到專屬展示架 只好用錢堆起來看看下面偵測器.......千萬不要買笨呆的展示架 一整個不合裝不上去


準備變形 腳部推進器跟機身處2個卡榫分離後往下折 注意密合度


腳底推進器打開站好XD

屁股後面往前翻180度

戰鬥姿勢雛形

這次換手

手部卡榫

扳開 蠻緊的 不過這種程度並不會讓你感覺有斷掉的FU

左右手各轉90度

肩膀跟機身關節處再轉90度

再轉90度卡住卡榫

像這樣 特寫

傳說中的小兒麻痺手出現


噹噹 完成半人半飛行狀態


來個各角度吧


上裝備!!










準備變成人形囉 2邊進氣口跟機身分離 這邊也是2個卡榫 很緊注意!!

大腿骨架T字部跟機身脫離 第3個卡榫


T字部跟大腿各轉180度就變這樣了

再來是個人認為機身結購最精華處 這邊超怕斷掉(抖抖抖) 所以準備用3個角度讓大家看看

到這邊是直的

準備囉

開始

有沒有看懂 這邊再脫離

準備變L型 這邊蠻麻煩的 一次要搞好2個變形點

再來

機艙後方的機身等下會往前180度蓋住半個機艙

保護機艙前面的蓋子出現了(一條粗黑色的那個)

準備從L型再變成
字型
變了 機身後方打開 讓頭部準備伸出

同時保護蓋從後往前推移


可愛的頭


有沒看到灰色圓形MARK的後方有一小塊黑色的空間

另一個角度 機鼻準備往後推到黑色空間不見 這樣保護蓋才能完全蓋這機艙

像這樣 黑色空間不見了

從頭部後面看

前面細縫很大

推好之後 前面也好了

後面中央機身處左右2側小卡榫打開

屁股貼上去卡住

機鼻打開 準備迎接T字部

合體


完成
再來就是各個角度跟上裝備的圖啦 請觀賞XD




















後記~~~這次新製程的機體不管是可動程度紮實度而言都是令人激賞的 把玩也是OK(比較起來我上一次的YF-19品質就很像一代製程 希望新製程會運用新的YF-19)不過這是屬於大人程度的把玩 小孩子要玩的話還是不建議 當然要挑缺點不是沒有 個人希望在飛機起落架那3個開關位置的密合度能再高一些(密縫太大) 那就更完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