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e4556f7da4199cbccc23a935ebd8779f.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dae28b86fb0117249a196d10f640861d.jpg)
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下列照片)與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的主要差異為裝備的液冷式發動機:前者為1200匹馬力等級愛知アツタ二一型;後者則換裝1400匹馬力等級アツタ三二型。除一一型裝備的收納式尾輪在一二型以後改為固定式尾輪,以及發動機整流罩頂部銜接機身處的細節之外,兩者外形幾無差異。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dc799dc2673c9e0b29c1fc7088dd5c44.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0b6408b95426e070adb892bded9564fd.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d4779b50880e36088ad26a786cccd0ac.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4be10d659c8fc27692d00c84c98b48ec.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000b9bc6a555891e6550413ddc6dd939.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74789e9c1c5cc4b3f8710d1371d97c0e.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c6e963b05c49157dc3c9fe78fb402f99.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02/mobile01-333a0a63060e1f03f9f3aa311792ee17.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da90d4ba968f6fcfdd6f8a7b842b4797.jpg)
彗星艦爆一一型自1943年六月開始生產(1943年十二月制式採用)。彗星艦爆一二型(下列照片)則在1943年五月完成首架試作機,但因アツタ三二型發動機生產延誤以致生產遞延(1944年十月制式採用)。兩者生產量相當,均為七百餘架。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d84e7c59252a8e5c045c1f56e3f24a38.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71307a3cdf39feabb822290ef09cd3ec.jpg)
本模型屬於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然而以五二三空成軍與部署的時間點及紀錄文件顯示,該航空隊應僅裝備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
彗星艦上爆擊機源於1938年(昭和13年)的十三試艦上爆擊機開發計畫,預計取代愛知D3A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前身為十一試艦上爆擊機)。本計畫由海軍航空技術廠山名正夫中佐擔綱,設計時曾參考德國Heinkel He 118轟炸機。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b678964e7e6b98aa7f806769414ee7ee.jpg)
He 118與Junkers Ju 87曾共同競逐德國空軍次世代俯衝轟炸機一角,但1936年六月間,時任帝國航空部空軍技術辦公室主任(Direktor des Technischen Amts der Luftwaffe im 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暨戰鬥飛行員總督察(Generalinspekteur der Jagdflieger)的Ernst Udet上校試飛三號原型機俯衝時解體,雖幸運跳傘生還,但也連帶使俯衝能力凌駕其上的Ju 87勝出。日本帝國海軍於1937年二月購置He 118 V4 (四號原型機),賦予機型編號DXHe1,但後續試飛時解體墜毀。此外日本帝國陸軍亦於同年十月購置He 118 V5 (五號原型機)進行評估。之後兩軍種皆未再採購此型機。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0390899d1d0ddf11a0fc3302dc3d0ae4.jpg)
為達成高速長續航力需求,十三試艦爆除搭載愛知航空機由德國Daimler-Benz授權DB 601A自行生產的アツタ系列液冷式發動機,亦為日本帝國海軍首架設置機腹彈倉的艦上爆擊機。1940年11月1日十三試艦爆試作一號機完成。由於極速552 km/h凌駕當時日本帝國海軍所有機種,加上長距離續航能力,立即受到海軍當局青睞,同步將其後續試作機改裝為艦上偵察機以補現役機種之不足。彗星艦爆的偵察機型在1943年七月制式採用後稱為D4Y1-C二式艦上偵察機一一型,連同以彗星艦爆一二型機體改裝的二式艦偵一二型總計生產三百餘架。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095754476eaf55854ade0f454d488827.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155b66ca3f0b91549128778733ce2d61.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0e9ec4567d2462fa80347433fc0ad441.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b79e6b73f428af10a18296bff4edafeb.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01/mobile01-fc8e48769d2f646852e117a01899f55c.jpg)
1942年6月5日中途島海戰時,改裝為偵察機的試作二號及三號機配屬於航空母艦蒼龍。在重巡洋艦利根起飛的南雲機動部隊索敵第四號機(愛知E13A零式水上偵察機)發現美軍航艦艦隊蹤跡後,飯田正忠一飛曹/近藤勇飛曹長操作一架偵察機型十三試艦爆前往回報地點確認。但起飛三小時後,當其目視確認美軍三艘航空母艦暨護航艦隊並回報時,蒼龍早在一小時前即已遇襲。之後藉高速甩脫敵機返航發現蒼龍已沉沒而轉降航空母艦飛龍,並使飛龍得據此情報反擊。該機之後隨飛龍沉沒而喪失。
雖然當時日本的工業技術力對液冷式發動機的製造掌握度不佳,但同樣授權DB 601A生產,愛知アツタ系列發動機的可靠度仍勝於陸軍三式戰鬥機「飛燕」裝備的川崎ハ40系列發動機。同時海軍整備員對液冷式發動機的熟悉度較高,零件備品存量也較多。因此裝備液冷式發動機的彗星艦爆各衍生型在實戰部署時,妥善性也較三式戰為高。但不論如何,據說當五二一空受令將彗星飛行隊全數轉移給五二三空時,其整備員都如釋重負。之後アツタ系列發動機生產速度及品質因空襲而持續惡化,於是1943年十二月開始開發換裝1560匹馬力等級三菱金星六二型空冷式發動機的機型(制式採用後稱為D4Y3彗星艦上爆擊機三三型)。裝備空冷式發動機的彗星艦爆衍生型在1945年起取代液冷式發動機的機型,但持續惡化的戰局使D4Y3彗星艦爆三三型(上二)以及最終量產型D4Y4彗星艦爆四三型(下)多淪為特攻機。裝備空冷式發動機的彗星艦爆生產量八百餘架。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713a53f169f9584d623470debbdaafb2.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b9276b986c033f2df056c1db40590e7b.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74ae5fa5f1619d75ee16c2fe397d9d71.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75477abcce605a76c7288f392a0120d7.jpg)
隸屬六一航戰的第五二三海軍航空隊(鷹部隊)在1943年11月5日於香取基地接收五二一空的18架D4Y1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一型而成軍。
1944年2月20日,六一航戰所屬第七六一海軍航空隊(龍部隊,操作陸上攻擊機)及第一二一海軍航空隊(雉部隊,操作艦上偵察機)隨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進駐馬里亞納群島南端塞班(Saipan)島南鄰的天寧(Tinian)島,而戰鬥機部隊預計在2月23日抵達。2月22日午間,一二一空的二式艦偵發現美軍航艦艦隊蹤跡。第一航空艦隊兼第六一航空戰隊司令長官角田覺治海軍中將於是下令七六一空的一式陸攻機群在當日夜間分三波以魚雷攻擊美軍艦隊。但三波出擊共卅三架一式陸攻之中,六架故障折返或迫降、作戰中遭擊落廿架,而美軍艦隊損失則不明。陸基的第一航空艦隊,首戰即以慘敗收場。
1944年2月22日五二三空(鷹部隊)12架彗星艦爆由飛行長兼第一、二飛行隊長相川嘉逸大尉率領,隨第六一航空戰隊派令而進駐馬里亞納群島南端的塞班島。翌日清晨前往南鄰的天寧島集結準備出擊時,就因發動機失效折返、降落失敗、降落後跑道上滑行追撞等飛行事故只剩六架妥善可飛。稍後這六架五二三空彗星艦爆由相川大尉率領執行首次戰鬥任務,以搜索攻擊美國海軍快速航艦特遣艦隊。起飛後第二小隊小隊長大石將人中尉/益田增雄上飛曹的「鷹-12」因發動機失效而由同小隊僚機「鷹-17」陪同返場,但降落後受美軍砲擊而損毀。其餘執行攻擊的四架中,根據日軍紀錄,相川嘉逸大尉/山田純中尉的「鷹-25」以250公斤炸彈命中一艘大型航艦、小坂清孝上飛曹/外岡達夫二飛曹的「鷹-79」也以60公斤炸彈命中一艘中型航艦。然而包括相川大尉的座機在內,兩架彗星艦爆作戰失蹤。總計五二三空的首次出擊就損失十架彗星艦爆及四名飛行員(含飛行長),僅餘兩架可用。美軍損失則不明。
1944年3月2日五二三空第六分隊長大石將人中尉返回本土再度率領13架彗星艦爆增援塞班島。1944年3月30日,盟軍在新幾內亞北岸荷蘭迪雅(Hollandia,今Jayapura)發動登陸戰,同時以大規模空襲牽制鄰近的帛琉群島貝里琉(Peleliu)島(菲律賓東南方、新幾內亞北方)日軍據點。第一航空艦隊本部收到貝里琉島受襲的急報,緊急派遣二六一空及二六三空甲戰各一個大隊、五二三空彗星艦爆全部12架妥善機以及一二一空艦偵兩架,於塞班島南方的關島集結,前往西南方貝里琉島索敵攻擊。這12架彗星艦爆由大石中尉率領,在32架零戰護衛下前往貝里琉島。其中一架因燃油不足迫降其它小島。其餘11架彗星艦爆在途中遭遇美國海軍Grumman F6F Hellcat機群奇襲,結果包括大石中尉在內的六架遭擊落,兩架遭擊損後自爆、三架飛抵貝里琉島降落後因燃油外洩起火或美軍砲擊而損毀。總計五二三空的第二次戰鬥任務損失11架彗星艦爆及16名飛行員(含分隊長),且無戰果。
1944年四月間,五二三空兩次增援共17架彗星艦爆,但之後數次戰鬥任務都蒙受重大損失且無戰果。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307/mobile01-0b6d5d2de278bf0fb1303e8b51d87667.jpg)
1944年6月19日馬里亞納海戰首日五二三空僅餘兩架妥善機,當日派遣出擊後即損失殆盡。因此在謔稱「馬里亞納獵火雞」(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的此役中貢獻不大。五二三空在1944年7月10日解編的同時,留置於貝里琉島的人員編入西加羅林海軍航空隊(乙航空隊),之後返回本土編入攻擊第五飛行隊;留置在天寧島的人員則編入馬里亞納海軍航空隊(乙航空隊),在8月2日與美軍陸戰隊地面戰中玉碎。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035ac8fc0886ed1749e65e828c73a0ae.jpg)
「馬里亞納獵火雞」語出部署於USS Lexington (CV-16)第16戰鬥機中隊「戰鬥亞爾㹴」(VF-16 “Fighting Airedales”)中隊長Paul Douglas Buie少校。他在1944年6月19日於簡報室耳聞該中隊飛行員戲謔描述空戰情況「Why, hell, it was just like an old-time turkey shoot down home!」,而將其節錄為「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諷刺的是Buie少校並未取得任何戰果。
現於東京靖國神社遊就館(館名由荀子勸學篇「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而來)展示的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就施以第五二三海軍航空隊「鷹-13」塗裝。本機出廠序號4316,殘骸原棄置於雅浦(Yap)島(貝里琉島與關島中途),1980年回收後以三架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殘骸零件拼湊復原。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c6de3e0e72ccf9dc31b4a03a64094e05.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2637cc1d4fb42fbdd6b8c3e4cb2eda8e.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1/mobile01-7d3fca57cb3cd010b3459044aac2268a.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adf1e23b2bfd73218cc235f71ccf3b66.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ea36264a96ae311a37932ad0bfaa24de.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80fc52fcfffb2955403b7bc5dac8e889.jpg)
實際上「鷹-13」在1944年3月2日五二三空第二次戰鬥任務中由松島三郎上飛曹/麻生博通一飛曹操縱,在貝里琉島外海為美軍戰鬥機攔截擊損後自爆犧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