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第廿彈: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塗裝為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航空艦隊第六一航空戰隊所屬第五二三海軍航空隊(鷹部隊)4號機。此架「鷹-4」歷程不詳,因此存在的時間點在1943年11月5日五二三空於千葉縣香取基地接收五二一空的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機隊成軍,至1944年六月下旬於馬里亞納(Mariana)群島戰力消耗殆盡而後解編為止。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下列照片)與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的主要差異為裝備的液冷式發動機:前者為1200匹馬力等級愛知アツタ二一型;後者則換裝1400匹馬力等級アツタ三二型。除一一型裝備的收納式尾輪在一二型以後改為固定式尾輪,以及發動機整流罩頂部銜接機身處的細節之外,兩者外形幾無差異。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彗星艦爆一一型自1943年六月開始生產(1943年十二月制式採用)。彗星艦爆一二型(下列照片)則在1943年五月完成首架試作機,但因アツタ三二型發動機生產延誤以致生產遞延(1944年十月制式採用)。兩者生產量相當,均為七百餘架。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本模型屬於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然而以五二三空成軍與部署的時間點及紀錄文件顯示,該航空隊應僅裝備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

彗星艦上爆擊機源於1938年(昭和13年)的十三試艦上爆擊機開發計畫,預計取代愛知D3A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前身為十一試艦上爆擊機)。本計畫由海軍航空技術廠山名正夫中佐擔綱,設計時曾參考德國Heinkel He 118轟炸機。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He 118與Junkers Ju 87曾共同競逐德國空軍次世代俯衝轟炸機一角,但1936年六月間,時任帝國航空部空軍技術辦公室主任(Direktor des Technischen Amts der Luftwaffe im 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暨戰鬥飛行員總督察(Generalinspekteur der Jagdflieger)的Ernst Udet上校試飛三號原型機俯衝時解體,雖幸運跳傘生還,但也連帶使俯衝能力凌駕其上的Ju 87勝出。日本帝國海軍於1937年二月購置He 118 V4 (四號原型機),賦予機型編號DXHe1,但後續試飛時解體墜毀。此外日本帝國陸軍亦於同年十月購置He 118 V5 (五號原型機)進行評估。之後兩軍種皆未再採購此型機。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為達成高速長續航力需求,十三試艦爆除搭載愛知航空機由德國Daimler-Benz授權DB 601A自行生產的アツタ系列液冷式發動機,亦為日本帝國海軍首架設置機腹彈倉的艦上爆擊機。1940年11月1日十三試艦爆試作一號機完成。由於極速552 km/h凌駕當時日本帝國海軍所有機種,加上長距離續航能力,立即受到海軍當局青睞,同步將其後續試作機改裝為艦上偵察機以補現役機種之不足。彗星艦爆的偵察機型在1943年七月制式採用後稱為D4Y1-C二式艦上偵察機一一型,連同以彗星艦爆一二型機體改裝的二式艦偵一二型總計生產三百餘架。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1942年6月5日中途島海戰時,改裝為偵察機的試作二號及三號機配屬於航空母艦蒼龍。在重巡洋艦利根起飛的南雲機動部隊索敵第四號機(愛知E13A零式水上偵察機)發現美軍航艦艦隊蹤跡後,飯田正忠一飛曹/近藤勇飛曹長操作一架偵察機型十三試艦爆前往回報地點確認。但起飛三小時後,當其目視確認美軍三艘航空母艦暨護航艦隊並回報時,蒼龍早在一小時前即已遇襲。之後藉高速甩脫敵機返航發現蒼龍已沉沒而轉降航空母艦飛龍,並使飛龍得據此情報反擊。該機之後隨飛龍沉沒而喪失。

雖然當時日本的工業技術力對液冷式發動機的製造掌握度不佳,但同樣授權DB 601A生產,愛知アツタ系列發動機的可靠度仍勝於陸軍三式戰鬥機「飛燕」裝備的川崎ハ40系列發動機。同時海軍整備員對液冷式發動機的熟悉度較高,零件備品存量也較多。因此裝備液冷式發動機的彗星艦爆各衍生型在實戰部署時,妥善性也較三式戰為高。但不論如何,據說當五二一空受令將彗星飛行隊全數轉移給五二三空時,其整備員都如釋重負。之後アツタ系列發動機生產速度及品質因空襲而持續惡化,於是1943年十二月開始開發換裝1560匹馬力等級三菱金星六二型空冷式發動機的機型(制式採用後稱為D4Y3彗星艦上爆擊機三三型)。裝備空冷式發動機的彗星艦爆衍生型在1945年起取代液冷式發動機的機型,但持續惡化的戰局使D4Y3彗星艦爆三三型(上二)以及最終量產型D4Y4彗星艦爆四三型(下)多淪為特攻機。裝備空冷式發動機的彗星艦爆生產量八百餘架。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隸屬六一航戰的第五二三海軍航空隊(鷹部隊)在1943年11月5日於香取基地接收五二一空的18架D4Y1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一型而成軍。

1944年2月20日,六一航戰所屬第七六一海軍航空隊(龍部隊,操作陸上攻擊機)及第一二一海軍航空隊(雉部隊,操作艦上偵察機)隨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進駐馬里亞納群島南端塞班(Saipan)島南鄰的天寧(Tinian)島,而戰鬥機部隊預計在2月23日抵達。2月22日午間,一二一空的二式艦偵發現美軍航艦艦隊蹤跡。第一航空艦隊兼第六一航空戰隊司令長官角田覺治海軍中將於是下令七六一空的一式陸攻機群在當日夜間分三波以魚雷攻擊美軍艦隊。但三波出擊共卅三架一式陸攻之中,六架故障折返或迫降、作戰中遭擊落廿架,而美軍艦隊損失則不明。陸基的第一航空艦隊,首戰即以慘敗收場。

1944年2月22日五二三空(鷹部隊)12架彗星艦爆由飛行長兼第一、二飛行隊長相川嘉逸大尉率領,隨第六一航空戰隊派令而進駐馬里亞納群島南端的塞班島。翌日清晨前往南鄰的天寧島集結準備出擊時,就因發動機失效折返、降落失敗、降落後跑道上滑行追撞等飛行事故只剩六架妥善可飛。稍後這六架五二三空彗星艦爆由相川大尉率領執行首次戰鬥任務,以搜索攻擊美國海軍快速航艦特遣艦隊。起飛後第二小隊小隊長大石將人中尉/益田增雄上飛曹的「鷹-12」因發動機失效而由同小隊僚機「鷹-17」陪同返場,但降落後受美軍砲擊而損毀。其餘執行攻擊的四架中,根據日軍紀錄,相川嘉逸大尉/山田純中尉的「鷹-25」以250公斤炸彈命中一艘大型航艦、小坂清孝上飛曹/外岡達夫二飛曹的「鷹-79」也以60公斤炸彈命中一艘中型航艦。然而包括相川大尉的座機在內,兩架彗星艦爆作戰失蹤。總計五二三空的首次出擊就損失十架彗星艦爆及四名飛行員(含飛行長),僅餘兩架可用。美軍損失則不明。

1944年3月2日五二三空第六分隊長大石將人中尉返回本土再度率領13架彗星艦爆增援塞班島。1944年3月30日,盟軍在新幾內亞北岸荷蘭迪雅(Hollandia,今Jayapura)發動登陸戰,同時以大規模空襲牽制鄰近的帛琉群島貝里琉(Peleliu)島(菲律賓東南方、新幾內亞北方)日軍據點。第一航空艦隊本部收到貝里琉島受襲的急報,緊急派遣二六一空及二六三空甲戰各一個大隊、五二三空彗星艦爆全部12架妥善機以及一二一空艦偵兩架,於塞班島南方的關島集結,前往西南方貝里琉島索敵攻擊。這12架彗星艦爆由大石中尉率領,在32架零戰護衛下前往貝里琉島。其中一架因燃油不足迫降其它小島。其餘11架彗星艦爆在途中遭遇美國海軍Grumman F6F Hellcat機群奇襲,結果包括大石中尉在內的六架遭擊落,兩架遭擊損後自爆、三架飛抵貝里琉島降落後因燃油外洩起火或美軍砲擊而損毀。總計五二三空的第二次戰鬥任務損失11架彗星艦爆及16名飛行員(含分隊長),且無戰果。

1944年四月間,五二三空兩次增援共17架彗星艦爆,但之後數次戰鬥任務都蒙受重大損失且無戰果。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1944年6月19日馬里亞納海戰首日五二三空僅餘兩架妥善機,當日派遣出擊後即損失殆盡。因此在謔稱「馬里亞納獵火雞」(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的此役中貢獻不大。五二三空在1944年7月10日解編的同時,留置於貝里琉島的人員編入西加羅林海軍航空隊(乙航空隊),之後返回本土編入攻擊第五飛行隊;留置在天寧島的人員則編入馬里亞納海軍航空隊(乙航空隊),在8月2日與美軍陸戰隊地面戰中玉碎。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馬里亞納獵火雞」語出部署於USS Lexington (CV-16)第16戰鬥機中隊「戰鬥亞爾㹴」(VF-16 “Fighting Airedales”)中隊長Paul Douglas Buie少校。他在1944年6月19日於簡報室耳聞該中隊飛行員戲謔描述空戰情況「Why, hell, it was just like an old-time turkey shoot down home!」,而將其節錄為「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諷刺的是Buie少校並未取得任何戰果。

現於東京靖國神社遊就館(館名由荀子勸學篇「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而來)展示的D4Y1彗星艦爆一一型就施以第五二三海軍航空隊「鷹-13」塗裝。本機出廠序號4316,殘骸原棄置於雅浦(Yap)島(貝里琉島與關島中途),1980年回收後以三架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殘骸零件拼湊復原。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20]: 海軍航空技術廠D4Y2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二型

實際上「鷹-13」在1944年3月2日五二三空第二次戰鬥任務中由松島三郎上飛曹/麻生博通一飛曹操縱,在貝里琉島外海為美軍戰鬥機攔截擊損後自爆犧牲。
不沉的航空母艦:陸基第一航空艦隊暨所屬的第六一航空戰隊

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第一航空艦隊機動部隊自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攻擊前編成,至1942年六月初中途島海戰一次損失赤城、加賀、飛龍、蒼龍等四艘航空母艦而解編。1943年7月1日第一航空艦隊再次編成,但基於航空母艦建造困難,航艦操作人員訓練緩不濟急、海權優勢不再等種種不利因素,依海軍軍令部參謀源田實大佐的構想,改以陸上基地「不沉的航空母艦」方式部署。


陸基的第一航空艦隊下轄第六一航空戰隊,由艦隊司令長官角田覺治海軍中將直轄,至1944年一月共編成十三支海軍航空隊。翌月再從中抽調三支海軍航空隊編成第六二航空戰隊,俾於本土擴編訓練。這兩支飛行戰隊最終各滿編十支海軍航空隊。


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部在1944年2月20日,所屬飛行隊訓練尚未完成的狀態下,移防馬里亞納群島南端塞班(Saipan)島南鄰的天寧(Tinian)島,隨即展開對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特遣艦隊的作戰。然因角田司令對優勢美軍艦載機群積極迎戰的策略,使訓練不足的部隊戰力大量消耗,而後在同年六月下旬馬里亞納海戰(あ号作戰、菲律賓海海戰)中全軍覆滅。角田司令也在七月底美軍陸戰隊登陸佔領天寧島時玉碎。

美軍佔領天寧島之後即用以部署Boeing B-29 Superfortress重轟炸機,自1945年一月起對日本本土展開密集戰略轟炸,同時也終結了以中國成都作為戰略轟炸基地的馬特洪峰作戰(Operation Matterhorn)。1945年8月6日及9日,由天寧島起飛的美國陸軍航空隊第509混成大隊第393轟炸機中隊B-29 “Enola Gay”與”Bockscar”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而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1944年7月10日,日本帝國海軍施行進一步的空地分離政策,編成數支乙航空隊。相對於傳統的甲航空隊,乙航空隊未配置飛機,僅以地面戰防衛基地。六一航戰所屬的絕大部份航空隊在此時航空戰力已不復存在,因此大多解編,而以當時人員所在區域重新編入馬里亞納海軍航空隊及西加羅林(Caroline)海軍航空隊等兩支乙航空隊,進行地面作戰。這兩支乙航空隊在美軍陸戰隊登陸佔領馬里亞納、加羅林諸島的同時也陸續被殲滅。

第一航空艦隊所屬第六一航空戰隊慣以動物稱呼下轄海軍航空隊(第六二航空戰隊則以自然現象稱呼):

• 第一二一海軍航空隊(雉部隊):1943年10月1日於香取基地編成,裝備空技廠D4Y1-C二式艦上偵察機一一型、中島C6N彩雲艦上偵察機。1944年7月10日解編,留置於天寧島及分遣於帛琉群島貝里琉(Peleliu)島(菲律賓東南方、新幾內亞北方)的地勤人員在八月間兩處據點陷落時玉碎。





• 第二六一海軍航空隊(虎部隊):1943年6月1日於香取基地編成,裝備各型三菱A6M零式艦上戰鬥機。1944年7月10日解編,重新編入第二〇一海軍航空隊。





• 第二六三海軍航空隊(豹部隊):1943年10月1日於朝鮮元山基地編成,裝備零戰。1944年7月10日解編。飛行員及所餘八架零戰編入二〇一空,五百名地勤人員則在同年7月21日於關島(馬里亞納群島南方)玉碎。


• 第二六五海軍航空隊(狼部隊):1943年11月15日於鹿兒島基地編成,直屬第一航空艦隊,裝備零戰五二型。1944年1月15日移防台灣新竹基地,並在2月1日編入第六二航空戰隊而改稱雷部隊。但因六一航戰三四一空預計裝備的川西N1K1-J紫電局地戰鬥機交機延遲,而於5月5日編入六一航戰。1944年7月10日解編。後編入二〇一空。




• 第三二一海軍航空隊(鵄部隊):1943年10月1日於千葉縣茂原基地編成,裝備中島J1N月光夜間戰鬥機。此航空隊在馬里亞納海戰伊始就已近損失殆盡。1944年7月10日解編後同時,與其它航空隊殘兵統編成馬里亞納海軍航空隊,為日本帝國海軍首次編成的乙航空隊之一。同年八月間於天寧島、關島全員玉碎。


• 第三四一海軍航空隊(獅部隊):1943年11月15日於愛媛縣松山基地編成,因本欲裝備的川西N1K1-J紫電局地戰鬥機生產延遲而改裝備零戰。由於訓練遲延之故,直到1944年6月12日才以13架零戰前往天寧島參戰。但在抵達天寧島前,6月15日即在硫磺島空戰中損失八架而滯留。1944年7月10日編入第二航空艦隊,1945年2月10日由三四三空納編。

• 第三四三海軍航空隊(隼部隊):1944年1月1日於鹿兒島基地編成,因本欲裝備的川西N1K2-J紫電改局地戰鬥機生產延遲而改裝備零戰。此航空隊在馬里亞納海戰時損失殆盡,而於1944年7月10日解編。之後在同年12月25日於橫須賀基地由軍令部航空部員源田實大佐重新編成,裝備紫電改,稱為劍部隊。

• 第五二一海軍航空隊(鵬部隊):1943年8月15日於北海道千歲基地編成。前期主要裝備彗星艦爆,1943年11月5日所屬彗星飛行隊轉屬五二三空後,即全面操作空技廠P1Y銀河陸上爆擊機。1944年7月10日解編、同年8月10日於關島全員玉碎。

• 第五二三海軍航空隊(鷹部隊):1943年8月1日於香取基地編成,裝備彗星艦爆。同年11月5日接收五二一空彗星艦爆。1944年7月10日解編、同年8月2日滯留於天寧島的人員玉碎。


• 第七六一海軍航空隊(龍部隊):1943年7月1日於鹿兒島縣鹿屋基地編成,主要裝備三菱G4M一式陸上攻擊機。1944年8月3日天寧島陷落全員玉碎,後在菲律賓中部宿霧以彗星艦爆再度編成。


• 第一〇二一海軍航空隊(鳩部隊):1944年1月1日由原第一航空艦隊輸送機部隊編成,裝備昭和L2D零式輸送機、空技廠L3Y九六式陸上輸送機(三菱G3M2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二一型的運輸機型)、中島G5N2-L深山改輸送機。1944年7月10日解編後再編成,由第一航空艦隊直轄。

redshoulder wrote:
第廿彈:海軍航空技...(恕刪)

又上了歷史課了
+5分啊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redshoulder wrote:
第廿彈:海軍航空技...(恕刪)


非常期待R大每週的軍事歷史課,總是能鉅細靡遺的介紹每一種兵器,好強呀~
可能這一架不是什麼熱門機種

討論的不甚熱烈

當初告訴小犬「又是一架綠色、太陽旗日機..」

他也是直搖頭、興趣缺缺

待收到實機之後

感覺「迪亞哥」對日機真是厚道

無論塗裝顔色、零件組裝...

皆十分的出色

直讓我有再購一架的念頭


三年級的小犬

現在學會了看最後一頁的性能表

也十分驚訝它的性能

.....
這期本來不心動,但看了大大的文都動搖了!!

不過發現愛灰熊買不到這系列了...
不知道其他大大還知道有其他管道有折扣的嗎?!
彗星艦爆的知名事蹟

1944年10月24日萊特灣(Leyte Gulf)海戰中,USS Princeton (CVL-23)輕型航空母艦遭日本帝國海軍第七〇一海軍航空隊(二代)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單機投擲的一枚炸彈,經起降機位置穿越飛行甲板與機庫,誘爆油料彈藥而重損沉沒。這也是太平洋戰爭後期才部署的彗星艦爆在正規對艦攻擊中唯一著名的戰果。



USS Princeton (CVL-23)輕型航空母艦的沉沒也連帶使美國海軍Grumman F6F Hellcat艦載戰鬥機的特殊塗裝成為絕響,參見二次大戰F6F的特殊塗裝

此外,1945年一月於靜岡縣藤枝基地編成,由倡議夜襲戰法的美濃部正少佐實際指揮的「芙蓉部隊」(第一三一海軍航空隊轄屬的戰鬥第八〇四飛行隊、戰鬥第八一二飛行隊、戰鬥第九〇四飛行隊),即以D4Y2彗星艦爆一二型作為主體,輔以A6M5零戰五二型。此部隊在大戰末期日軍全面潰敗時,尚能維持高妥善率,並以低戰損(在81次戰鬥任務786出擊架次中,損失43架及103名人員)創造部份敵艦船擊損及敵機場破壞的戰果。然而在1945年五月下旬菊水作戰期間,美國海軍及陸戰隊裝備AN/APS-6空用雷達的F6F-5N艦載夜間戰鬥機大量部署後,專攻夜戰的芙蓉部隊出擊也隨之受阻。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玉音放送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前連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的參謀長,刻正由第五航空艦隊司令長官轉任第三航空艦隊的宇垣纏海軍中將隨即於午後五時率領十一架第五航空艦隊第七〇一海軍航空隊的彗星艦爆,由九州海軍大分航空基地起飛,前往沖繩中城灣朝美軍艦隊發動特攻而喪生,但並未締造任何戰果。此次停戰後才發起的特攻,宇垣中將隨身攜帶山本大將贈予的短刀,與中津留達雄大尉(七〇一空大分派遣隊長)及遠藤秋章飛曹長共乘垂直尾翼戰術編號701-122的D4Y4彗星艦上爆擊機四三型。
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命名規則

1942年11月1日日本帝國海軍頒佈新的海軍航空隊命名規則,將所有戰鬥部署(外戰)的海軍航空隊全部改以數字命名,而三位數字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未作戰鬥部署(內戰)的海軍航空隊則維持原先名稱,且冠以地名或兩位數字的命名規則維持不變。戰鬥部署的海軍航空隊命名規則為:

• 百位數(航空隊機種): 
一:陸上偵察機、夜間戰鬥機
二:艦上戰鬥機
三:局地戰鬥機
四:水上偵察機、水上戰鬥機
五:艦上爆擊機、艦上攻擊機
六:航空母艦、航空戰艦、潛水艦艦載機
七:陸上爆擊機、陸上攻擊機
八:飛行艇
九:海上護衛哨戒
一〇:輸送機

• 十位數(轄屬鎮守府):
〇、一、二:橫須賀鎮守府
三、四:吳鎮守府
五、六、七:佐世保鎮守府
八、九:舞鶴鎮守府

• 個位數(航空隊屬性):
奇數:常設航空隊
偶數:特設航空隊(依戰局或演習需求而編成,例如以十二試艦戰進行實戰測試的第十二航空隊) 

因此第六一航空戰隊所屬的海軍飛行隊就能由名稱加以判斷: 

• 偵察機部隊:一二一空(雉),為轄屬橫須賀鎮守府的常設航空隊。
• 艦上戰鬥機部隊:二六一空(虎)、二六三空(豹)、二六五空(狼)後轉隸第六二航空戰隊(雷),皆為轄屬佐世保鎮守府的常設航空隊。
• 局地戰鬥機部隊:三二一空(鵄)、三四一空(獅)、三四三空(隼),前者轄屬橫須賀鎮守府,後兩者轄屬吳鎮守府,皆為常設航空隊。
• 艦上爆擊機部隊:五二一空(鵬)、五二三空(鷹),皆為轄屬橫須賀鎮守府的常設航空隊。五二一空初期以彗星艦上爆擊機為主,但改操作銀河陸上爆擊機後並未改為七字頭。
• 陸上攻擊機部隊:七六一空(龍),為轄屬佐世保鎮守府的常設航空隊。
• 輸送機部隊:一〇二一空(鳩),為轄屬橫須賀鎮守府的常設航空隊。

此外依新制,

• 操作零戰的台南海軍航空隊改稱第二五一海軍航空隊(轄屬佐世保鎮守府的艦上戰鬥機常設航空隊),而後再編成的二代台南海軍航空隊則因作為飛行員訓練用途而無數字命名。
• 操作陸上攻擊機的高雄海軍航空隊改稱第七五三海軍航空隊(轄屬佐世保鎮守府的陸上攻擊機常設航空隊),而後再編成的二代高雄海軍航空隊則因作為飛行員訓練用途而無數字命名。
• 操作飛行艇的東港海軍航空隊改稱第八五一海軍航空隊(轄屬佐世保鎮守府的飛行艇常設航空隊)。
• 第七〇一海軍航空隊(轄屬橫須賀鎮守府的艦上攻擊機常設航空隊)初代於1942年11月1日由美幌海軍航空隊改稱,1943年3月15日解編;二代則於1944年2月20日由豐橋海軍航空隊改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