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2c3ac73a70fe8b058aaf06d9795aa4ba.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d51e02d00d96ce72bf374d88ff2a0f20.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0225a1cabf37eaceb9f2198ddca3d2ea.jpg)
第二次中日戰爭初期日軍以水上偵察機掛彈攻擊地面目標,甚至作為戰鬥機使用,成果還不差。以此為因,加上正規航空母艦數量不敷侵攻或防禦南洋星羅棋佈島嶼與廣袤海域的考量,日本帝國海軍部在1940年(昭和十五年)九月責成川西航空機發展專職水上戰鬥機。但此一五試水上戰鬥機因需求規格不易達成導致開發延宕,直到1943年12月21日方才獲制式採用成為N1K1強風水上戰鬥機;然而已因戰局逆轉而時不我予,最終僅生產97架。直到改裝為陸基局地戰鬥機N1K1-J紫電及後繼改良型N1K2-J紫電改,才在1944年夏秋戰鬥部署以後大放異彩。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f7fb828f739fda2c50e4bb044c3304ae.jpg)
在一五試水上戰鬥機難產的同時,太平洋戰爭已箭在弦上。日本帝國海軍部於是在1941年元月提出由三菱A6M2a零式一號艦上戰鬥機一型加裝浮筒,作為一五試水上戰鬥機過渡方案的「仮称一号水上戦闘機」構想。考量當時三菱已聚焦生產零戰及G4M一式陸上攻擊機,且正進行一四試局地戰鬥機的開發(制式採用後稱為J2M雷電局地戰鬥機),故責成小型水上機開發經驗豐富的中島進行試作。同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首日試作一號機首飛,隨後於1942年(皇紀二六〇二年) 7月6日獲制式採用,稱為二式水上戰鬥機。機型編號A6M2-N即指由零戰一一型或二一型(A6M2)改裝的水上戰鬥機(N)。雖然初始構想是以既有零戰改裝,但因防蝕防水考量而改採全機新造。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cc5dda68ef114fc25e67c5e673797301.jpg)
中島飛行機的單浮筒設計源自1931年獲制式採用的E4N2九〇式二號水上偵察機二型。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02/mobile01-fe707aeaeaadd87757699becf82fe16e.jpg)
二式水戰因掛載浮筒重量與空氣阻力大增以致性能受限,無法與同期美軍戰鬥機抗衡,因此1943年九月即停產。總生產數雖僅327架,卻是專職水上戰鬥機史上生產數量最多者。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a7e816909f7ab92178d4efc5b618a5f2.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9/mobile01-a8f4252d7f5c543b7876b1f3106e017b.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8d028cd73de47e927572ec44a1677bd9.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f5d843c3161e5442e967bfd238e39d0e.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0bc2bd14925e3d87d5cd666a115f6a67.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4c9a2ca51b4523bb61f6b0622914dcf2.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d32da78cddeb74dc706d6af2a682d8b5.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ae8a5ac1e15e588fb813fd2a3f17b7bf.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d853546ffdea7774ee4c16205fb5674b.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951bdf0aaf7046a0cb92098348ef57b0.jpg)
照片中機身日之丸後方具閃電標誌的二式水戰為1943年四月至十二月間部署於新幾內亞島西鄰阿魯(Aru)群島的第九三四海軍航空隊松永英德上飛曹座機,垂直尾翼戰術編號34-116。松永上飛曹為水上戰鬥機頭號王牌,生涯戰績宣稱16架,但未有確實紀錄。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8924dc6d15844019c22040c0f2f4219a.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1/mobile01-a9f9a109ae0f75ab59eb00dd29ced64c.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1/mobile01-56fada31b37f245ee970e8bf18a0168e.jpg)
神川丸及同型艦聖川丸、君川丸、國川丸本是川崎汽船株式會社預計用以航行紐約定期航線的七千噸級高速貨輪。神川丸於1937年三月竣工,後因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而在同年9月17日為日本帝國海軍徵用,作為特設水上機母艦;特設即指民船徵用改裝者。其它同型艦之後亦皆受徵用改裝為特設水上機母艦。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eb82cd318044650b243509ab9eeda93f.jpg)
經歷中國戰場的戰鬥部署後,神川丸於1941年五月在右舷加裝一座吳式二號五型射出機,編制四架愛知E13A零式水上偵察機與八架三菱F1M零式觀測機,繼而參與太平洋戰爭初期的侵攻戰事。照片前景垂直尾翼識別碼X的零式水偵隸屬1942年間特設水上機母艦君川丸飛行機隊。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49ec8afc8200684212c88353188700cc.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3dd2dcb72e4894e15c8532b084f50bf8.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826c505a453d66d6c61389e7817e8f63.jpg)
1942年六月初中途島海戰後,神川丸於同年7月14日編入城島高次少將指揮的第一一航空戰隊,歸由同日新編的第八艦隊(外南洋部隊)節制。八月間盟軍發動瓜島戰役後,神川丸調整飛行機隊編制為11架二式水戰及2架零式水偵。第一一航空戰隊在1942年8月29日受命編組R方面航空部隊(R即拉包爾Rabaul)參與瓜島戰役。由於瓜島距當時日軍航空據點拉包爾過於遙遠,從拉包爾起飛的零戰二一型雖以續航力著稱,也只能在瓜島滯空作戰15分鐘,遑論攻擊航程中遭遇的敵飛機艦艇。水上機母艦則聊以彌補中途島海戰後正規航空母艦短缺以及陸基飛機遠距難達的航空戰力缺口,並用以鞏固建設前進航空基地。
R方面航空部隊在編成時含四艘水上機母艦及52架各式水上機:
• 水上機母艦千歲:16架零觀及中島E8N九五式水上偵察機、6架零式水偵、1架川西E7K九四式水上偵察機
• 特設水上機母艦神川丸:11架二式水戰、2架零式水偵
• 特設水上機母艦山陽丸:6架零觀及九五式水偵
• 特設水上機母艦讚岐丸:8架零觀、1架零式水偵、1架九四式水偵
甫結束阿留申(Aleutian)群島戰鬥部署的神川丸在9月4日入列。此水上機部隊以二式水戰擔任制空、攻擊;零觀與九五式水偵擔任對地對艦轟炸、船團護衛、輔助二式水戰任務;零式水偵與九四式水偵作為長程偵察、反潛。各飛行機隊垂直尾翼識別碼為千歲YI、神川丸YII、山陽丸P、讚岐丸Q。
R方面航空部隊以布干維爾(Bougainville)島南端肖特蘭(Shortland)群島之主島肖特蘭島為山陽丸及讚岐丸飛行機隊之基地、東側坡坡朗(Poporang)島為千歲及神川丸飛行機隊之基地,兩基地隔海相望。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ee36ca61b7bbc1e51ba638debb451343.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e461d29f703d305d21a351f29f0516a8.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442081805652fe4ad0a60fddac1e7252.jpg)
前進基地則位於肖特蘭島以東280公里聖伊莎貝爾(Santa Isabel)島東岸萊卡塔灣(Rekata Bay),距瓜島僅250公里,為二式水戰50分鐘巡弋航程。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93ac22381a67344206c2d541fbe9b774.jpg)
然而作為R方面航空部隊制空之用的二式水戰與零觀因浮筒的重量及空氣阻力,極速分別僅有437 km/h與370 km/h,較零戰二一型的極速533 km/h及Grumman F4F-4 Wildcat的極速515 km/h相去甚遠;與F4F-4的六挺12.7 mm機槍相較,二式水戰與零戰相同的兩門20 mm機砲與兩挺7.7 mm機槍火力稍顯薄弱、零觀的三挺7.7 mm機槍火力則屬貧瘠。這兩種機型除對抗美軍戰鬥機、攔截來襲的Boeing B-17 Flying Fortress重轟炸機之外,還須掛彈進行對地對艦攻擊任務。
在美軍航空戰力速趨強化、來襲頻率逐漸增加的狀況下,R方面航空部隊在1942年10月10日僅成軍月餘即已無機可飛。當日讚岐丸兩架零觀(Q-6、Q-11)與神川丸兩架二式水戰(YII-104:川井治郎一飛曹、YII-107:丸山瀧雄一飛兵)共同護衛輕巡洋艦龍田及第一五驅逐隊驅逐艦親潮、早潮、黑潮、陽炎組成的瓜島運輸船團。途中遭遇美軍F4F-4戰鬥機廿架、Douglas SBD-3 Dauntless轟炸機十二架、Grumman TBF Avenger魚雷攻擊機六架的大編隊,交戰後日機編隊全滅;美機編隊則為日艦防空砲火擊落五架。
該役遭擊落的兩架神川丸水戰隊二式水戰其中一架,據信是8月20日首波進駐瓜島韓德森機場(Henderson Field)的美國陸戰隊第223戰鬥機中隊(VMF-223)中隊長John Lucian Smith少校(生涯戰績19架、榮譽勳章得主)所締造的最後一次戰果。關於VMF-223與VMF-224派赴瓜島參戰的事蹟可參見二次大戰傑作機[18]: Grumman F4F-3 Wildcat。
在R方面航空部隊戰力全損的同時,千歲已在9月27日因安全考量撤離肖特蘭島基地、讚岐丸也隨之在10月13日後撤至拉包爾;山陽丸與神川丸則持續於肖特蘭島支援水上機飛行隊作戰。山陽丸於1942年11月21日航向土魯克(Truk)群島途中為美國海軍USS Stingray (SS-186)魚雷命中受損,拖曳回肖特蘭島緊急維修後又遭空襲,翌年元月中旬才再航抵土魯克改裝為特設運送船。神川丸則在1943年2月1日於肖特蘭島因空襲受損,維修後作為橫須賀至土魯克轉拉包爾的運輸用途。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29dbfbccf94aa8676c2cbb6439d20086.jpg)
R方面航空部隊在1942年10月12日由特設水上機母艦聖川丸運輸增援九架隸屬第十四航空隊(二代,1942年11月1日改稱第八〇二海軍航空隊)的二式水戰,統歸神川丸飛行長江藤恆丸少佐節制;至11月7日僅餘兩架。就此神川丸水上戰鬥機隊解編,而將所餘機體移交予八〇二空;垂直尾翼識別碼YII也同時轉移予國川丸飛行機隊。
神川丸水上戰鬥機隊自1942年9月4日至11月7日隸屬R方面航空部隊參與瓜島戰役期間,總計以360架次執行211次戰鬥任務,宣稱擊落14架敵機、擊損逾6架。
1944年八月獲派成為三菱J8M1/キ200秋水火箭攔截機實驗部隊横須賀海軍航空隊百里原派遣隊隊長的小野二郎大尉,當時即為神川丸水上戰鬥機隊飛行分隊長。小野大尉自1942年9月4日至10月12日間以二式水戰共執行36次戰鬥任務,其中9月14日於韓德森機場上空擊落一架F4F-4戰鬥機、9月24日在肖特蘭島上空追擊一架來襲的美國陸軍第11 (重)轟炸大隊B-17E重轟炸機達110公里,但用罄所有槍砲彈只能將其擊損。關於三菱J8M1/キ200秋水火箭攔截機,可參見二次大戰傑作機[42]: 三菱J8M1/キ200秋水。
照片中最右方垂直尾翼戰術編號NI-118的二式水戰即八〇二空水戰隊分隊長山崎圭三中尉於1943年二月間於坡坡朗基地的座機,具三枚斧頭擊墜標誌。左方零觀垂直尾翼戰術編號L-1-9,為神川丸飛行機隊所屬。1943年間神川丸與國川丸分別為第一一航空戰隊一、二號艦,飛行機隊識別碼分別為L-1、L-2。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d7bba2995bbe9789217d1c4cf70ed180.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bd6f8feb32423b6d700391816473b3c5.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48]: 中島A6M2-N二式水上戰鬥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2/mobile01-79df6322fe13891f035c1dfc044223af.jpg)
R方面航空部隊的主體第一一航空戰隊在1943年4月15日解編,所轄的神川丸與國川丸飛行機隊則合併編成第九三八海軍航空隊。九三八空僅操作零觀及零式水偵等水上偵察機。
神川丸最終在1943年5月29日由土魯克群島前往拉包爾運補途中,為美國海軍USS Scamp (SS-277)潛艦擊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