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為大家介紹的是由造型村 SWS 所開發的1/48 Horten Ho 229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跟小弟一樣不知道Horten Ho 229是甚麼東西. 由於此模型是朋友委托製作的, 所以開工前先來做做功課也順便讓大家長知識

Horten Ho 229它是一款在二次大戰末期由納粹德國所生產的戰轟原型機, 根據維基百科裡的說明, 它是第一款由噴射發動機推進的飛翼機並包含可以迴避雷達的偵測的技術, 也是第一架擁有類似隱身技術的戰機, 機身中心莢艙是由焊接鋼管所構成, 至於機翼部分則是由滲碳膠合板(木炭與鋸木屑以及黏著劑所混合而成)構成, 現今關於Ho 229實機詳細的影片跟照片非常的稀少, 而唯一遭擄獲的實機殘骸現存於美國航太博物館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乍看Ho 229這麼簡單的造型不就是將上下兩片機身跟落架黏起來就完成了嗎? 俗話說的好 "事情不是憨人想的哪麼簡單", 這架飛機製作的重點在於它複雜的內構及發動機, 所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首先需先將發動機組合上色並完成舊化, 後段上銀漆後先噴上淡淡的透明藍, 尾端再用田宮的咖啡色墨線液噴出燒灼的效果, 由於實機誕生在黑白照片的年代已無新機可參考, 因此舊化依個人經驗與喜好來表現, 有別於現代戰機的方式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此圖為發動機與打火機尺寸的比較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接下來就是將機身骨架完成, 上完色後用田宮的咖啡色墨線液洗過一次(降低顏色的彩度)做舊化並在重點處做加強, 然後與發動機結合並黏上駕駛艙與起落架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上下機身結合處不但多達21個且面積都很小, 因此上完膠水後須用縫衣線綁緊固定才有辦法緊密黏合, 在此不得不佩服廠商開模的準確度竟然能讓21個接點都能順利接上正確無誤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機翼的兩側一共有8個油箱, 上完銀色後用黑色加咖啡色油畫顏料稀釋後做舊化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最後將機翼與機身結合, 裝上座艙罩骨架後就算大功告成了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機身尾端的小方格裡放的是減速傘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其實廠商是有附透明的機殼的, 如果裝上且上色就枉費內構的表現了, 下圖是試裝不上色但在機身處有些部分是霧面的會影響內構的清晰度, 所以最後還是依朋友的決定給它脫光光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整架飛機的重點部分, 安全帶是另購蝕刻片裝上的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SWS 造型村 1/48 Horten Ho 229

後記: 這是小弟第一次做全內構的飛機, 製作時可省去處理機身表面的塗裝, 但因細節又多又小反而需要更多的耐心, 所以眼睛不好的話可不要輕易嘗試喔! 謝謝收看!



ec29 wrote:
今天要來為大家介紹的...(恕刪)

感謝分享
樓主做的真好

Ho229的全翼型機體(flying wing)理論上會降低雷達偵測
小模型也實際測試過可以
但當初Ho229是為符合3個1000:
可攜帶1000kg炸彈
航程可達1000km
最高時速可達1000km/hr
好像並沒特別強調隱身這件事
也沒有文件顯示當時有實際測試吧?

原設計者雖宣稱使用材質可降低雷達波反射
實際測試並沒有很顯著效果

像B2轟炸機的出現確認這種設計在隱身的實際效果
大家可能才又回過來想說Ho229是不是早有這樣的想法?
把其說成第一台隱身技術的戰機
我覺得有點過
Gp奉上,又一件精彩作品,舊化相當用心
ec29 wrote:
今天要來為大家介紹的...(恕刪)




看那發動機就在駕駛身旁,感覺好熱..
Cloudy Shiau wrote:
好像並沒特別強調隱身這件事
也沒有文件顯示當時有實際測試吧?
原設計者雖宣稱使用材質可降低雷達波反射
實際測試並沒有很顯著效果...(恕刪)

全翼式(flying wing)構型的原始出發點是為了大幅減低空氣阻力以減少油耗、提升空速。此構型因雷達波反射面減少而伴隨的匿蹤效果在當年只是個附帶優勢。Ho 229原型機在戰後經檢測並未塗覆吸收雷達波的特殊塗料。以Bf 109能為當時英國雷達偵測的距離為準,經木製全尺寸模型驗證,Ho 229約可再將此距離縮短20%,但並不能匿蹤。
redshoulder wrote:
全翼式(flying...(恕刪)


還有一台Me163,印象中電視節目說明,用木料的原因,二戰德軍被炸到沒有金屬資源, 所以用木料,不是噴射引擎,而是只有十分鐘燃料的火箭引擎,因為很快,10分鐘內無對手,雖然火箭燃料用完可以滑翔返航,但這時候是活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