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
有些人畢業之後,認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
那大學四年,研究所兩年,學校到底教了這些學生什麼??
其實真正進業界後,你會發現真正要要用到的專業技能,其實就是那幾套而已。
在電子業系統廠。
工程數學,幾乎沒用到。
電磁學,一點點。
電子學,BJT跟MOS,二極體特性要懂就是了。電流鏡,AMP設計根本沒碰到。
電路學,基本的克西何夫定律用最多。
更不要說控制跟通訊了。
大學教了很多基礎課程,一堆學生鴨子聽雷,卻不知道這些理論在實務上怎麼發揮。
說實在的,業界分工很細,除非是在研發單位(不是一般泛指的研發,市面上很多研發都是代工,照抄)。
不然,根本不需要用到太深奧的理論。
反而比較重要的是基本應用,邏輯分析,實務經驗,儀器操作,軟體使用,SOP。
然而,這些東西學校似乎都不太教,或許說也沒那個環境。
因此造成教育跟實務,產生脫節。
書念了一堆,卻一點都不好用。
台灣忽略專科體制,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台灣從事研發的少,偏偏所有學校都改制成大學,研究所。
唸完大學,研究所,這些人真有能力研發??
而又有多少單位,需要研發人才??
業界需要的是有基礎概念,有sense,懂SOP的員工。
而不需要滿口理論,但搞不清楚實務狀況的學究。
台灣或許該把一些學校改制為專業學校。
如『餐飲學校』,『紡織學校』,『手機設計學校』,『NB設計學校』。
或許才真的能貼近業界的需求。



























































































